《希伯來聖經》綜覽《雅歌》:從男女之情到更愛上帝

《希伯來聖經》綜覽《雅歌》:從男女之情到更愛上帝

分享至你的:

「安息日研經坊」(2021-10-2)《希伯來聖經》綜覽:《雅歌》(作者:Herbert Chan

圖為以色列地的百合花(見歌2:1-2、16、4:5、5:13、6:2-3、7:2),攝於耶路撒冷聖經植物公園;© Herbert Chan/Beit Midrash Yeshua

《雅歌》除了可按字面意思理解,猶太的傳統會把書中男女之情比喻為上帝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而基督徒的傳統則理解為基督和教會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也嘗試把《雅歌》中的男女關係理解為上帝和祂子民(包括外邦信徒)之間的關係:

1)這對我們來說可帶來甚麼屬靈的意義或提醒?

2)《新約聖經》裏有提及相關的教導嗎?

 

簡介《五小卷》

在綜覽《希伯來聖經》第三部分《著作》的《詩篇》、《箴言》和《約伯記》之後,按次序就是《五小卷》,所以我們會先簡介《五小卷》和綜覽《五小卷》的起首書卷:《雅歌》。這五卷書會在猶太月曆的主要節日裏誦讀。(見下表)

猶太的節日

按猶太傳統會讀的書卷

希伯來文書名

逾越節

雅歌

שִׁיר הַשִּׁירִים

五旬節

路得記

רוּת

耶城被毀日

耶利米哀歌

אֵיכָה

住棚節

傳道書

קֹהֶלֶת

普珥節

以斯帖記

אֶסְתֵּר

不過這猶太傳統並非耶書亞(耶穌)時期的傳統[1],而是後來的猶太人按照猶太節期在月曆上出現的次序而發展出來的,以便守節時在會堂裏誦讀。而每卷書所對應的節期都有其原因,我們會在綜覽每卷書的時候提及。

 

簡介《雅歌》

1. 書名:《雅歌》的希伯來書名 שִׁ֥יר הַשִּׁירִ֖יםShir Hashirim(Song of Songs)來自1:1「所羅門的雅歌。」希伯來文 שִׁ֥יר Shir的意思是歌,而  שִׁ֥יר הַשִּׁירִ֖יםShir Hashirim就是「歌中之歌」,這表達方式就如「萬王之王」、「至聖所」那樣,表示這歌是極致非凡的一首作品。

2. 《雅歌》的內容簡介和研讀上的困難:《雅歌》的主題表面上是表達對愛情的渴慕,用詩歌體裁寫出一對男女的相愛過程,以至進入婚姻當中的感受。女主角為農村女孩,而她的良人則為一位耶路撒冷的君王,詩歌的內容主要是描述二人的內心世界,也有一些對現實和夢境的描述,並不按照時序而寫。當中偶爾提及雙方的母親、兄弟、守衛和耶路撒冷的女子等人物。在所有《希伯來聖經》的書卷中,《雅歌》普遍是被忽略的,而要解讀這書也存在不少難題,例如:a)作者是否所羅門?b)內容露骨,難以公開教導;c)既難以直接按字面來讀和教,那麼應該如何理解經文的內容和想要表達的意思(按字面、寓意還是其他方法)?d)跟《以斯帖記》一樣,書卷內容在原文中並沒有提及上帝的名字[2],要怎樣理解這書的神學意義?e)關乎情愛的內容,為何可以列入《聖經》的正典?f)詩歌體裁的經文沒有交代內容的時間、地點、人物和背景資料等,也不按時序,以致難以準確解讀。

3. 作者:《雅歌》的作者在傳統上被認為是所羅門,但也有不支持這說法的。支持者的理據主要建基於:a)1:1的標題指向所羅門;b)《列王紀上》4:32指出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所以《雅歌》可能是他所寫的智慧文獻中的其中一首;c)按照經文的內容和描述,情歌本身較配合一些國泰民安(有農耕收成)和生活平靜的處境,這也符合所羅門王的時期;d)經文同時提及南北兩國的地點(例如:得撒和耶路撒冷),並沒有反映南北國之間有衝突,或已受到亞述或巴比倫帝國的威脅,亦不像亡國被擄或回歸的景況,因此也符合所羅門時期的理解。而不支持者的理據則主要是:a)《列王紀上》11:3提及所羅門娶了七百個公主,三百個妃嬪,但經文卻指向一男一女的專一關係;b)經文中出現所羅門的名字時是以第三身來記載而不是用較為合理的第一身;c)《雅歌》的希伯來文有受亞蘭文影響的跡象,所以不像以色列國早期的著作;d)標題1:1中「所羅門的」原文是 אֲשֶׁ֥ר לִשְׁלֹמֹֽה 也可理解為「歸給、屬於、為了」所羅門(就如「大衛的詩」也未必是指由大衛所寫),因而估計《雅歌》也未必一定出自所羅門之手,而可以是後人收集後歸在他名下。無論如何,我們無法絕對肯定作者是否所羅門,不過《雅歌》的內容反映男主角應該在耶路撒冷作王,而且經文提及雖然他有六十王后、八十妃嬪,並有無數的童女,但女主角才是他獨一的鴿子、是他完美的人兒(6:8-9),加上拉比傳統上較支持所羅門是作者的說法[3],所以即使我們無法肯定,但嘗試用所羅門來代入經文,可算是最理想的做法,並且也是編者以「所羅門的雅歌」為題的原因。

4. 成書日期:若按傳統觀點相信所羅門為《雅歌》的作者,這書的寫作日期就會是在他作王的時期(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而假使這書只是歸在所羅門的名下而並非由他所寫,按照經文反映的社會背景和牽涉的地理資料,也指向屬於以色列國較早期的作品[4]

5. 解經的方式:早期的猶太拉比已經討論是否應該按字面的意思來理解這書,其中著名的拉比 Akiba(公元後第一至二世紀)宣告,如果有人在宴會廳中唱《雅歌》並純粹當歌詞(按字面意思)來看,他就不能承受永生(T. Sanh. 12:10)。而猶太拉比在傳統上傾向用《雅歌》中男女之間的愛情比喻為上帝和以色列民之間的愛[5]。基督教的傳統則傾向理解為預表基督和教會之間的愛。可以說,過去兩者都認為按字面的意思較難直接應用,於是傾向以寓意或預表的方式來解讀《雅歌》。不過,也有現代學者認為《雅歌》應按字面理解,是純粹描寫人類對愛情和性的渴求的文學作品。筆者建議用猶太人兼容性的態度來面對,只要說法合理並能帶領我們更親近上帝,也就不妨同時參考多個不同層次的解釋(包括字面、寓意和預表),以豐富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和對祂話語的理解。

6. 神學信息:雖然《雅歌》的主題表面上是男女之間的愛,但其實也有其神學重要性,例如:

a)說明上帝關心人的所有,包括愛和被愛、對性的需要、戀愛的過程和感受。

b)愛情和性都是上帝賜給人的禮物,本是好的。可惜後來人扭曲愛和性的觀念(例如:創6:4-6),而《雅歌》卻教導和強調上帝子民中間正確的觀念和應用:i)一男一女的夫妻盟約關係是上帝所訂立和看重的(創2:24-25;箴2:15-18);ii)正確的性關係符合《妥拉》所教導的道德倫理(出20:14;利18和20章);iii)對抗古近東的異教、拜偶像中的廟妓文化(利19:29;申23:17-18;王下23:7;何4:14)。

c)帶出要明白《聖經》和上帝,不能單靠理性討論,也要從感性層面去體會的重要性。

d)《雅歌》中一男一女的親密關係,尤如返回人類犯罪前伊甸園的美好景況(創2:25),表明上帝希望領人回歸像伊甸園那時的人與人、上帝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e)《雅歌》高舉「愛」,表明上帝喜悅「愛」、看重「愛」,甚至祂自己就是「愛」(約一4:16)!祂喜悅人建立彼此相愛的關係,包括愛祂、愛基督和愛鄰舍。

7. 文學手法:《雅歌》整卷書都是以希伯來詩歌體裁寫成,當中常用的修辭包括:

a)平行句,例如:如同基達的帳棚,好像所羅門的幔子(1:5);

b)重複句,例如:不要挑動愛情(2:7、3:5、8:4);我的良人屬我(2:16、6:3);我屬我的良人(6:3、7:10);

c)明喻及圖像,例如:……你的牙齒如新剪毛的一群母羊,洗淨之後走上來,它們成對,沒有一顆是單獨的。(4:2)

d)其他手法,例如:大量對話、描寫反應、感嘆、雙關語(pun, word play)的文學修辭技巧等等。

8. 大綱以及其文學結構:《雅歌》共有8章,1:1是標題,然後1:2-8:14的內容大綱並不是按時序來記載,而是用一個文學上的倒影結構去呈現男女之間的關係,首尾部分強調雙方對彼此的渴慕和期待,而中間的部分是二人結合的婚禮圖畫,充滿浪漫的意境:

A. 渴慕之歌(1:2-2:7)

B. 尋覓之歌(2:8-3:5)

X. 婚姻之歌(3:6-5:1)

B’. 委身之歌(5:2-8:4)

A’. 期待之歌(8:5-14)


渴慕之歌(1:2-2:7

第一段詩歌的主題是描述男女的互相渴慕。1:2-4描寫女主角渴望得到他良人的親吻和愛情,並重複用酒來比喻她在愛和思念中的陶醉(1:2、1:4)。從「王領我進入他的內室。我們必因你歡喜快樂,我們要思念你的愛情」(1:4)並之後提及的「耶路撒冷的女子」(1:5),反映她的良人在耶路撒冷作王。接著1:5-7描述她的內心世界和家庭背景,她為自己皮膚黝黑而自辯,說母親的兒子們都對她發怒,要她去看守他們的葡萄園,以致連自己的葡萄園也未能看守。這些話反映出她看自己為不配、因被人使喚而自憐,同時夾雜著內心對良人的一份思念──「你在何處牧羊?正午在何處使羊歇臥?」她雖看自己為卑微,良人卻稱讚她是最美麗的女子,又比喻她像法老戰車上的駿馬,因為埃及戰車的馬匹會配戴金銀的裝飾,所以這是指他要給她配戴華麗的裝飾,表達出對她的愛意和看重。(見1:9-11)

歌2:1 我是沙崙的玫瑰花,是谷中的百合花。

歌2:2 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荊棘裏的百合花。

1:12-2:2雙方繼續輪流稱讚對方的美麗和英俊。女主角說自己是「沙崙的玫瑰花,谷中的百合花。」沙崙是以色列北部沿海的平原,土地算肥沃和適合植物生長,所以「沙崙的玫瑰」是指自己十分平凡,只是花海中的一朵而已;同樣,在缺乏河流和水源的以色列地,山谷是最多雨水匯集流經之處,因此雨季過後乾旱的山谷也可生出較多的花草,所以「谷中百合花」是平行句,同樣指到自己不過是眾多百合花的其中一朵而已,她覺得自己如此平凡,根本配不上男主角。但是,她的良人卻回應:「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荊棘裏的百合花。」說明他心目中只有女主角一朵百合花,其他的女子都是荊棘,肯定了女方的獨一地位和重要性。餘下的經文繼續表達女主角對良人的心動和渴慕,甚至因愛成病,反映男女主角並非可以常常單獨相處見面,他們的相聚有時可能只在公開的宴會廳裏(參2:4)。這跟男主角作為以色列王,要「牧養」整個國家,國務繁重的背景吻合(王在古近東的文化中往往被比喻為牧羊人去保護國民和供應他們的需要)。

歌2:7 耶路撒冷的女子啊,我指著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囑咐你們,不要喚醒(תָּעִ֧ירוּ,不要挑動(תְּעֽוֹרְר֛וּ愛情,等它自發。

第一段詩歌以2:7作結,類似的句子也在3:5和8:4出現,估計是作為詩歌的停頓和分段之用。我們無法肯定說這話的人是誰,但按照上下文應該是女主角。當中「耶路撒冷的女子」估計是王身邊的眾多童女(參1:3),「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則可寓意為快速和戀慕的意思(參詩8:33;箴5:9、6:5),而「喚醒」和「挑動」在原文中其實相同,也就是在叮囑那些圍繞著王身邊的侍女,要讓她與王之間的關係自然發展,不要在王身邊代她說話或作任何催逼的行動。這提醒我們感情是不能勉強的(就如上帝恩待我們,不會勉強我們去愛祂、為祂付出),所以我們也不應只做一些表面工夫,試圖營造一份看似與上帝親密的關係,事實上我們若尊重祂的話就應該全心全意地切實去愛祂並順服地遵行祂的吩咐,這才是真正愛上帝的表現(參申6:4、約14:21)。另外,如果以女主角的思念去看的話,這或許是在表達女主角對王的體貼和尊重,她雖然十分渴慕見王,但同時又不希望打擾王處理國務,寧願等候王回來見自己的矛盾心情。可以說,第一段詩歌細緻地描寫了這對情侶對彼此的肯定、愛意、渴慕等心情,並他們互相體貼、顧及對方感受的心意。另外要留意,經文中多次提及「葡萄園」,這是彼此建立親密關係的圖畫,因為耶和華也曾用葡萄園來表達自己和以色列的親密關係(賽5章),難怪猶太拉比的寓意解經會把當中的男女關係比喻為上帝與子民之間的理想關係。


尋覓之歌(2:8-3:5

第二段詩歌的主題為「尋覓」,2:8-14描述男主角前來找女主角的經過,希望她會跟自己同去,並用冬天已過,春天已來比喻為適合見面的時機,讓他得見她的美貌,得聽她悅耳的聲音。

歌2:15 請為我們擒拿狐狸,就是毀壞葡萄園的小狐狸,我們的葡萄正在開花。」

歌2:16 我的良人屬我,我也屬他,他在百合花中放牧。

2:15再次提及葡萄園,並以二人的葡萄正在開花來表達彼此關係的穩步發展。不過,歌詞突然說要提防小狐狸毀壞葡萄園,就是指要防範任何破壞或影響他們二人關係的東西。如果按猶太拉比的寓意式解經,這是提醒以色列民要預防一些傷害或影響他們與上帝之間關係的事情,因為上帝和子民是彼此屬於對方的,不能容納第三者,這對當時古代的猶太人來說,特別提醒他們不可在敬拜上帝的同時,又去拜其他偶像(例如:巴力、亞舍拉)。而對基督徒而言,則提醒我們不可容讓任何東西傷害或影響我們與主耶書亞(耶穌)之間的關係,這與耶書亞在登山寶訓中「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的教導互相呼應。2:16的「我的良人屬我(דּוֹדִ֥י לִי֙ dodi li),我也屬他(וַאֲנִ֣י ל֔וֹ wa’ani lo)」表明彼此擁有對方和屬於對方,而「他在百合花中放牧」反映良人作為一位王,在身邊會有許多女子出現,但二人都單單屬於對方、彼此委身於對方。

2:17-3:5則描述女主角對雙方已經結成夫婦一起生活的憧憬或描述。她在黃昏的時候期望她的良人回家,並會在夜間突然睡醒而不見良人,於是便到城中尋找他。最終女子找到她的良人,就拉住他不再肯放他走,她說要「領他進入我母親的家,到懷我者的內室。」這是平行的詩句,表達出一種十分有安全感的處境,那是因為她的良人不能離開她。而這段詩歌的結束(3:5),再次用「耶路撒冷的女子啊,我指著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囑咐你們,不要喚醒,不要挑動愛情,等它自發。」這句話,也許像之前2:7那樣是表達一種希望讓愛情自然發展的心聲,這正是女主角既不想良人離開自己,同時也不想勉強他去愛和委身於自己的情況。


婚姻之歌(3:6-5:1

第三段詩歌的主題描述男女主角進行婚禮、進入婚姻的親密關係,也是整篇《雅歌》的核心部分。3:6-11是女主角對所羅門王坐轎行婚禮的描述,婚禮進行的氣氛濃厚,並且經文兩次提及所羅門的名字(3:7、3:11);4:1-8則進一步描述他迎娶女主角的情境、在婚姻中親密的關係和對她的讚美,當中描述女主角在面紗後的美麗(4:1),王稱她為「我的新娘」(4:8),並且邀請她一同離開黎巴嫩。黎巴嫩可能是她原生家庭的所在或他們二人相識之地(留意所羅門時期的以色列國版圖北至推羅和西頓,所以當時的黎巴嫩也屬以色列境內)。這時,男主角要她離開和轉移視線(4:8),可能在提示二人的結合不但在身分上要有所轉變,他期望女主角要有新的視野,並且要離開過去父家的舊有生活方式,因著新的身分而作出改變。

4:9-5:1繼續表達男主角(新郎)對女主角(新娘)的愛意,其中4:12-16比喻女主角「是上鎖的園子,是禁閉的園子,是封閉的泉源」也就是她單單屬於她的良人(4:16-5:1)。當中出現樹、花、沒藥、沉香等香料等字眼,不禁讓人聯想起《箴言》7:14-21描述一個愚昧無知的青年怎樣被誘惑去靠近外邦女子,最終賠上自己的性命。這兩段經文成了對照,突顯出把親密關係建立在婚姻中才是真智慧!如果按猶太拉比寓意式的解經,這場婚禮和雙方的聯合可比喻為上帝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後在西奈山宣讀十誡、訂立盟約的情景。難怪猶太的傳統會在逾越節的時候誦讀《雅歌》,就是要記念以色列民出了埃及並與上帝聯合,就必須撇棄以往在埃及的舊有生活方式和思維,單單事奉上帝。


委身之歌(5:2-8:4

第四段詩歌的主題關乎雙方對對方的委身,與之前第二段對對方的尋覓是一個呼應(2:8-3:5)。一開始5:2-8記載女主角躺臥,但心卻醒,這時她的良人敲門要她開門,像是工作忙碌過後夜裏回家的情況。她初時因為已經洗淨了自己、脫了衣裳就寢就不想再起來開門,但當看見良人從門縫裏伸進他的手就想改變主意,在遲疑不決之間她最終也前往開門,然而她的良人已經轉身離開了,於是她就出去尋找。這時經文再次提及城中巡邏的守衛,這明顯在《雅歌》的文學倒影結構中與之前的3:1-4是個平行,然而這次女主角遇上他們後,竟然被打傷和被奪去了披肩!這情況是難以理解的,解經家大多解釋守衛誤以為她是個妓女[6],但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她做惡夢的夢境(5:2),又或者只是一個比喻,去對比之前3:4最後找到良人的美好結果。無論如何,這段結束在「耶路撒冷的女子啊,我囑咐你們:若遇見我的良人,要告訴他,我為愛而生病。」(5:8)這是女主角再次對「耶路撒冷的女子」說話,以表達她內心對良人渴慕的感受。而這段有關二人的若即若離,反映他們雖然已經結婚,但二人仍未能完全同步或建立出默契。按照猶太拉比的寓意式解經,這段可比喻為以色列民在西奈山立約後便隨即在山下拜金牛犢,以致上帝十分傷心,最終要由利未人殺害其他支派的同胞三千人以及摩西的代求才能平息事件(出32-33章)。另外也有猶太拉比把這段經文比喻為以色列民亡國被擄的慘痛經歷,因此他們思念上帝,希望祂出手救贖他們回歸耶路撒冷。

接著5:9女主角被提問「你這女子中最美麗的,你的良人有甚麼勝過別的良人呢?你的良人有甚麼勝過別的良人,你這樣囑咐我們?」引出一段女主角讚美和肯定她良人的話(5:10-16),接著她再被問到「你這女子中最美麗的,你的良人往何處去?你的良人轉向何處去了?我們好與你同去尋找他。」而她的回應就是「我的良人進入自己園中,到香花園,在園內放牧,採百合花。」(6:2)這回答對應之前第二段詩歌的起首2:8-2:16,表達二人有屬於他們倆的葡萄園,而6:3「我屬我的良人,我的良人屬我;他在百合花中放牧。」在原文更與2:16幾乎完全相同,明顯是個平行對應,以表達雙方的關係是彼此單單屬於對方,這些提問根本不能動搖他們之間那種委身和忠誠的關係。另外,這也可對照伊甸園中蛇怎樣用說話來挑撥亞當、夏娃和上帝之間的關係,讓二人不聽從上帝的吩咐(創3:4-5),而《雅歌》則強調二人的關係不會因為別人的話而動搖。

6:4-13記述男主角對他佳偶的稱讚,當中「你美麗如得撒,秀美如耶路撒冷」(6:4)是指著以色列南北兩個地區的重要城市(得撒和耶路撒拉冷分別是南北國分裂早期的兩國首都,後來北國的暗利把首都遷至撒瑪利亞;參王上16章)。得撒(תִּרְצָה Tirtzah)在原文的意思是「美麗」,也就是說,他用雙重的手法去表達女主角的重要性和美麗!不但如此,男主角更進一步強調雖然宮中有六十王后、八十妃嬪,和無數的童女,但在他眼中唯有女主角是完美和獨一的,就連王后和妃嬪見了她也要讚美她(6:8-10)。之後經文指他下到堅果園後又不知不覺坐在百姓高官的戰車中,可以說,他作為王的身分卻遇上最愛的人,生活忙碌於戀愛與國務之間,有點兒分身乏術,而6:13a(原文為7:1)指她們(估計是耶路撒冷的女子們)重複呼喊書拉密的女子(即女主角)要她回去、回去。當中書拉密這個名稱在原文帶著定冠詞,所以不是人名,這可能是北方某遊牧民族的名稱,也有可能是跟希伯來文字根shlm(「完美」的意思)有關,這名字甚至可以是「所羅門」在原文的陰性詞,暗示女主角是屬所羅門的女子[7]。無論如何,更重要的是這句話反映出她正在離開、遠去!可以推測,也許女主角仍未願意緊緊跟隨男主角的步伐,完全地放下自己與她的良人同心面對國務。在寓意的明白上,這提醒上帝的子民必須與上帝同心,願意為到祂的國而放下自己等等。而6:13b「你們為何要觀看書拉密的女子,像觀看兩隊人馬הַֽמַּחֲנָֽיִם;原文的意思是『兩個營』或『瑪哈念』;參32:2)在跳舞呢?」可能是對著所羅門的侍女,女主角帶點晦氣的回應,就是指她們為何要她回去,以顯露自己與王不協調的表現。無論如何,當中所表達的兩隊人馬或兩個陣營,正好吻合之前對女主角未能完全跟隨她良人步伐的推測。

接著,7:1-9a記載男主角對女主角的身體發出讚美的話。猶太拉比用寓意去理解這些經文,把腳和大腿比喻為上耶路撒冷朝聖的腳蹤,又把肚臍比喻為建立下一代的美德(因為肚臍是連於未出生的嬰孩,供應他們的養分),而兩乳則因為是用作乳養嬰孩而被寓意為教養孩子。因此這些表面上與性有關的含意也被看為是正面和值得稱讚的。接著經文記載女主角對男主角的回應,看來她期望返回昔日他們相聚的田野和村莊,並在葡萄園檢查種植的成果,她說在那裏要把愛情給他。當中提及她為良人預備了曼陀羅草和各樣佳美的果子,這些都與生育有關,昔日呂便曾在田野找到曼陀羅草而讓利亞從拉結手中取得與雅各同房的機會,及後因而多了幾位弟妹(創30:14-21)。這時女主角期望她的良人像自己的兄弟,那麼她就可以在公眾場合毫無顧忌地與他親吻(或許也表示她願意像服侍兄弟那樣為良人而付出和犧牲)。接著經文提及她帶男主角進入她母親的家,也就是她最有安全感的地方,這時她得著良人的擁抱,表明二人的契合和委身。這段最後再以「耶路撒冷的女子啊,我囑咐你們,不要喚醒、不要挑動愛情,等它自發。」作結,暗示二人的緊密關係是自然努力的成果。


期待之歌(8:5-14

最後一段詩歌以「期待」為題,當中8:5-7是女主角表達自己對愛情的看法,指出它的寶貴和激烈。

歌8:6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熱戀如陰間之牢固,所發的光是火焰的光,是極其猛烈的火焰。

歌8:7 愛情,眾水不能熄滅,江河也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 

留意8:6a的「心上如印記」並非單純指「心心相印」的意思,因為在古代「印」代表一個人的身分標記和權柄(參創38:18),當女主角希望良人心上和手臂上都有她為印記,意思除了求良人把她銘記在心,也包括希望良人屬她所擁有,希望自己有權對他提出要求,甚至他會為自己做事等等。換句話說,女主角渴望良人極為看重她的位置。而8:6b解釋為甚麼她有這個想法,經文同時用了平行和雙關語的修辭技巧,因為「愛情(אַהֲבָ֔ה ’ahavah)……堅強(עַזָּ֤ה ‘azah)」和「熱戀(קִנְאָ֑ה qin’ah)……牢固(קָשָׁ֥ה qashah)」本身已經是平行句(另外「死」和「陰間」也是平行),而且所用的四個詞語都是單數陰性詞尾的ah音,形成像中文的押韻現象,為要強調當中對愛情的表述,就是如死亡一樣十分堅固,因為沒有人能夠脫離死亡的人生結局!換句話說,愛情有能力超越死亡,是死亡也不能分離的。另外,愛情又是極其猛烈的火焰[8],寓意它的力量極大,甚至可以推動和改變一個人,但同時如果一不小心也就會對人造成極大破壞和傷害,因此要發展一段愛情就必須十分小心和謹慎。8:7繼續表達愛情之火連眾水都不能熄滅,其力量之大和堅定,並非金錢所能動搖和改變。換句話說,愛情能使人有力量為了對方而犧牲自己的一切,並且是至死不渝、堅定不移!

全書的末段8:8-14明顯不是按時序的描述,而是為要帶出一個小女孩仍未長成卻有人來提親,以致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況(8:8)。經文強調的是無論如何也要盡力好好準備自己,並渴望讓自己的葡萄園有份獻給所羅門,可以得聽他的聲音(留意原文的「聽見」也可解作「聽從」)。最後,這段經文以「我的良人哪,求你快來!(בְּרַ֣ח  berach;flee, go away, hurry)像羚羊,像小鹿,在香草山上。」這句話作結,表達一份期望準備好自己,並期待良人可以盡快到來的心情。按猶太拉比的寓意式理解,就是以色列民希望自己準備好迎見上帝的面並期望上帝快來;對基督徒而言,我們明白主基督已經來過世上,現在我們要好好預備自己,等候祂的再來。


若看《雅歌》為上帝和祂子民之間的關係,當中的屬靈意義並它與《新約聖經》的關聯:

1. 忠誠和專一的關係:《雅歌》強調夫妻是一男一女的忠誠盟約關係(例如2:2、2:15-16、6:3、6:8-9)。這提醒我們首先要愛對對象,並且忠於對方,因此我們對上帝和配偶都要專一,並要留心防範一些可能破壞雙方關係的人、事、物。

而在《新約聖經》中提醒人要對主和對人忠誠的經文有以下例子:

太6:24「一個人不能服侍兩個主;他不是恨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服侍上帝,又服侍瑪門。」

約15:5 我就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

腓3:19 他們的結局就是滅亡。他們的神明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光榮,專以地上的事為念。

提前3:12 執事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要好好管兒女和自己的家。

多1:6 若有無可指責的人,(監督)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兒女也是信主的,沒有人告他們放蕩,不受約束,就可以設立。

2. 上帝期望我們愛祂和委身於祂:《雅歌》帶出男女之間的期望、犧牲和委身,而上帝也期望我們愛祂、著緊祂、願意聽從祂和委身於祂!值得留意的是所羅門是大衛的子孫,這跟主耶書亞(耶穌)平行,如果這是關乎對所羅門的愛,也可平行我們對大衛的子孫耶書亞的愛。

《新約聖經》中相關的提醒:

太10:37 愛父母勝過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勝過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路10:27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如己。

約14:21 有了我的命令而又遵守的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人,我父要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親自向他顯現。

約21:17 耶穌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 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無所不知,你知道我愛你。」

弗5:22-33 作妻子的,你們要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作丈夫的,你們要愛自己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這是極大的奧祕,而我是指基督和教會說的。然而,你們每個人都要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要敬重她的丈夫。

雅4:8 要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

彼前2:4 要親近主,他是活石,雖然被人所丟棄,卻是上帝所揀選、所珍貴的。

約一4:16 我們知道並且深信上帝是愛我們的。上帝就是愛,住在愛裏面的就是住在上帝裏面;上帝也住在他裏面。

3. 主是我們的快樂、滿足和渴望:《雅歌》中常常表達男女之間對對方的渴慕和欣賞,尤其用了許多五官感覺來描述對對方的愛和稱讚,這提醒我們要更多讚美上帝和配偶,而且視上帝和配偶為我們最大的滿足來源!今天我們最大的滿足來自甚麼?我們平常用甚麼來滿足我們五官的感覺?要知道上帝期望我們會尋求祂、渴慕祂、為祂大發熱心、因祂而滿足。

《新約聖經》中相關的提醒:

太7:7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找到;叩門,就給你們開門。[9]

路11:11-13 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他豈不更要把聖靈賜給求他的人嗎?

約3:29 娶新娘的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在一旁聽,一聽見新郎的聲音就歡喜快樂。因此,我這喜樂得以滿足了。

約15:11 「我已對你們說了這些事,是要讓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裏,並讓你們的喜樂得以滿足。

約16:24 直到現在,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使你們的喜樂得以滿足。

約20:20 說了這話,他把手和肋旁給他們看。門徒一看見主就喜樂了。

啟3:19 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另參多2:14)

4. 渴望主快來:《雅歌》常常出現期望對方出現或得以相見的經文(1:7、2:17、3:2、5:6、8:13),這提醒我們是否時刻渴望都與主同行?生命的所有部分都讓祂介入?我們是否期望主的再來?我們會因看見自己像《雅歌》結尾的小妹那樣未充分預備好而不斷努力嗎?最終我們渴望回歸伊甸園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嗎?

《新約聖經》中相關的經文:

太22:8 於是王對僕人說:『喜宴已經齊備,只是所邀的人不配。

太25:5 新郎遲延的時候,她們都打盹,睡著了。

路15:21 兒子對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

約14:3 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哪裏。

帖前2:19 當我們的主耶穌再來,我們站在他面前的時候,我們的盼望、喜樂和所誇的冠冕是甚麼呢?不正是你們嗎

啟19:7 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的婚期到了,他的新娘也自己預備好了,

啟21:2 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娘打扮整齊,等候丈夫。

 

結語:從男女之情到更愛上帝

《雅歌》表面上是關乎男女之情,是容易被忽略的書卷,但其實這本書除了描寫人的情愛,也提醒我們可以怎樣更愛上帝。透過這次對《雅歌》的綜覽,筆者希望能讓讀者對這書有以下的認識和提醒:

1. 猶太的傳統會把《雅歌》中的男女之情比喻為上帝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並看上帝和以色列的婚盟為在西奈山所立的約(所以拉比的傳統會在逾越節讀《雅歌》);而基督徒的傳統則理解這關係為基督和教會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新郎和新婦的關係)。這讓我們明白讀《聖經》可以有多個層次和角度,並且可同時地應用,活出願意委身去愛上帝和愛配偶的生命。

2. 雖然《雅歌》的內容按字面理解是有關男女之情,但這反映出上帝對愛情的看重,對性、對渴望有親密關係的肯定。這書帶出一男一女的夫妻關係是上帝的設計和心意,我們要好好維繫和經營與配偶之間的愛和感情,並要懂得去守護一份親密的關係,不容讓有破壞和傷害它的情況出現。而對於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同樣地我們也必須好好守護,提防自己不要得罪上帝,也不要輕易被來自別人或世界的話去動搖我們對上帝的信心。

3. 《雅歌》提醒我們不但要懂得更多去愛配偶、彼此讚美、肯定對方,更進一步提醒我們要懂得投放更多感情去愛上帝和讚美祂!既然我們與上帝有盟約的關係,就更要學習與上帝同心,不是只要求上帝按我們的想法來滿足我們,而是願意學習體貼上帝,願意更多為天國而付出、渴望主的再來和同在。

《雅歌》的末段為愛情作了定義,說明它的力量和影響力(8:6-7),但願我們都被基督那份犧牲捨己的愛而激勵(參路7:47;羅5:8;林後5:14;弗3:18-19、5:2),好讓我們也不斷嘗試用更多的愛去愛上帝和愛我們的配偶。



[1] 按照公元後六世紀的猶太拉比文獻《塔木德》對《著作》的記載,其次序是得、詩、伯、箴、傳、歌、哀(b. B. Bat. 14b)。而公元前二世紀的《七十士譯本》則把《雅歌》放在詩歌智慧書裏,順序是詩、瑪拿西的禱告、伯、箴、傳、歌,其後是所羅門智訓、便西拉智訓、所羅門的詩篇,可以說這些次序理應更貼近耶書亞時期的書卷次序。

[2] 《和合本》把8:6的結尾翻譯為「耶和華的烈焰」,但《和修》、《新譯》、《呂振中》等都翻譯作類似「極為強烈的火焰」,而不是「耶和華的火焰」。因為這句話的原文שַׁלְהֶ֥בֶתְיָֽה 裏,「火焰」這個字שַׁלְהֶ֫בֶת 在整本《希伯來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裏,以致其意思和用法難以確定,至於結束於yah這個發音上除了可理解為耶和華,也可理解為「她的」(參《七十士譯本》),當中「她」指的應是前文「嫉恨」這個單陰名詞,並理解為極其強烈的意思。

[3] 猶太拉比R. Hiyya Rabba指所羅門年老的時候才寫《雅歌》,但也有另一位R. Yonatan則指他年輕時寫《雅歌》、中年時寫《箴言》、年老時寫《傳道書》。要留意的是,雖然拉比對《雅歌》的寫作時間有所爭議,但他們在所羅門為《雅歌》的作者這一點上都沒有爭議。

[4] R.C. Sproul, ed.,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 Accordance electronic ed. (Orlando: Ligonier Ministries, 2005), paragraph 15054.

[5] 猶太拉比的解經可分四個層面(PaRDeS:Peshat, Derash, Remez, Sod),是字面的應用、引伸的教導、隱藏的意義和屬靈的謎語,其中以Derash層面理解《雅歌》,就是將當中的男女關係引伸至上帝和以色列民之間的關係。

[6]  Roland E. Murphy, The Song of Songs: A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Canticles or The Song of Songs, Hermeneia 22; ed. S. Dean McBride Jr.; Accordance electronic ed. (Minneapolis: Fortress Press, 1990), 171.

[7] Graham S. Ogden and Lynell Zogbo, A Handbook on The Book of Song of Songs, UBS Translator’s Handbooks; Accordance electronic ed. (New York: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98), 192;另參G. Lloyd Carr, The Song of Solomon: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TOTC 19; IVP/Accordance electronic ed. (Downers Grove: InterVarsity Press, 1984), 168。

[8]見註2。

[9] 留意《馬太福音》7:7其實在引用耶29:4-13「信上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對所有被擄的,就是我使他們從耶路撒冷被擄到巴比倫去的人如此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這是耶和華說的。你們呼求我,向我禱告,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當中的意思並非指子民想要甚麼就求甚麼,而上帝必定聽從,而是透過耶利米帶出上帝的旨意中,子民必定會被擄去巴比倫,只要子民願意順服上帝的這個心意,他們就無論求甚麼都能經歷上帝的應允,以顯明這是上帝的帶領。所以太7:7的意思,是指門徒在聽從主的情況下求就能得著,而不是完全想怎樣滿足自己都可以。留意《路加福音》11:11-13是個平行的教導,當中指按上帝的旨意求聖靈的話,上帝必會垂聽。

其他「《希伯來聖經》綜覽」查經摘要:


分享至你的:

關於作者

Herbert Chan administrator

陳金城,現任 BMY 總幹事,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碩士,主修猶太研究,專注於研究早期猶太人與基督徒的釋經、喜愛希伯來語、日語、結他、以色列地旅遊。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