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生平與保羅書信時序

分享至你的:

保羅生平與保羅書信時序圖表:

使用原則:相片或影片之版權均屬本機構所有,我們授權基督教教會及團體在社交媒體轉載或聚會場合作分享之用,無須申請,但使用時必須標明相片來自本機構(例如:「相片來源:耶書亞研經中心」 或 “Photo credit: Beit Midrash Yeshua”),並保留相片或影片中本機構的註冊商標。

至於其他用途,例如:轉載、複製或列印等,不論是商業用途或非商業用途,都請先向本機構查詢及申請授權。

更多認識使徒保羅:

1. 保羅(Παῦλος Paulos)又稱掃羅(Σαῦλος Saulos),掃羅是他作為猶太人的名字,其希伯來文 שָׁאוּל Sha’ul 的意思是「求問」;而保羅這名字則是他生活在外邦人中而用的羅馬名字,意思是「微小」。

2. 保羅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徒22:3)。作為流散的猶太人(Diaspora Jew),他熟悉猶太人的傳統,又常接觸希臘和羅馬的文化、教育和觀念,因此他十分熟悉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互動與界線。這背景有助他成為「外邦人的使徒」(羅11:13),同時向猶太人和外邦人傳講福音。

3. 保羅屬便雅憫支派,是法利賽人,這背景讓他較容易認信耶書亞(耶穌)就是從死裏復活的彌賽亞(如果他是撒都該派則難以接受死人復活的事;見徒23:8)。

4. 保羅早年前往耶路撒冷學習,在迦瑪列門下受教(徒22:3;腓3:5)。保羅的老師迦瑪列是開明和受人敬重的猶太智者(徒5:34),因此保羅也必然精通聖經,受會堂歡迎,不時可作客席拉比在安息日教導(參徒9:20-22、13:5、13:14-15、14:1、17:1等),成為可被主大大使用的福音使者。

5. 保羅未信主前在信仰上十分激進,司提反殉道時他也贊同要處死他(徒7:58-8:1),並熱心地逼迫基督徒(加1:14、腓3:6)。而自從大馬色路上遇見主並受洗後,他就繼續大發熱心地傳道(徒13-28),不惜擺上自己的性命去為主作見證(徒20:24)。

6. 保羅以製造帳棚為業(徒18:3),以此支持自己的事奉,不讓教會受累,並成為其他信徒努力做工的榜樣。(參帖前2:9、帖後3:8)

7. 保羅生來就是羅馬公民,這反映他的父親也有羅馬公民的身分,這可能是他父親或他祖父早前在當地為羅馬人的奴隸,後來被該羅馬主人臨死前授予了羅馬公民的身分,又或是保羅的先人曾為羅馬帝國立下大功才被授予了羅馬公民的身分。無論如何,這個身分有些助於他傳道的工作,並成就他前往羅馬傳道的計劃。(徒16:37、22:25-28)

8. 《使徒行傳》記載了保羅三次宣教之旅,以及他最後的羅馬之旅(徒13-28)。期間不斷建立教會和信徒的生命,並寫書信去教導和造就他們,過程中有許多一同事奉的同工,包括:巴拿巴、路加、西拉、提摩太、提多、百基拉、亞居拉、約翰馬可等等。

9. 保羅書信一般被認為有13封(見上圖表),當中最早一封是《帖撒羅尼迦前書》(寫於主後50年),是保羅在第二次宣教之旅途中所寫的(另一個較保守的說法是他最先寫《加拉太書》,但這說法要把其成書日期,定在耶路撒冷會議對外邦人是否需要先成為猶太人才能得救的決議之前;徒15章)。

10. 保羅最後死於羅馬尼祿皇帝的年間,傳統上認為他是羅馬公民而不用釘十字架,甚至死前可與親友見面,並估計他約在主後68年寫下最後一封書信《提摩太後書》,最後被判死刑斬首,為主殉道。

屬靈意義和提醒:圖表中旗幟的高低,可反映自保羅信主後,他與耶路撒冷聖殿的距離。這讓我們知道,作為敬虔熱心的猶太人,他本來的宗教信仰中心應該是耶路撒冷的聖殿,但自從信主後這個中心已經轉移到主耶書亞(耶穌)身上!因此他可按主的呼召和帶領,離開耶路撒冷往更遠的地方去傳揚福音,而這個過程是一步步地為主越走越遠的(讓福音廣傳)。他的生命也成為我們生命的榜樣:原來當我們讓主耶書亞(耶穌)成為我們生命的中心時,我們就可以因為主的緣故,被使用去為主越走越遠,一步步成就主的心意和計劃,向更多不同的人作見證,建立祂的國。盼望我們都效法保羅的一生,正如他效法基督一樣,更好地為主而活、更大被主使用、為主走更遠的路!阿們。

P.S. 有關更多保羅書信的特色、神學主題和寫作手法等,可參考我們簡介保羅書信的文章

與圖表相關的文章:

奉獻支持我們的事奉:

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弟兄姊妹的奉獻支持,若你有感動奉獻,這將會是對我們的鼓勵和支持!(本機構是獲豁免繳稅之慈善團體,奉獻金額HK$100或以上,可用奉獻收據作減免稅項)。


分享至你的: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