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聖經》綜覽《撒母耳記下》:讓主耶書亞作我們一生的王

《希伯來聖經》綜覽《撒母耳記下》:讓主耶書亞作我們一生的王

分享至你的:

「安息日研經坊」(2021-3-20)《希伯來聖經》綜覽:《撒母耳記下》(筆者:Ada Lui)

圖為:「大衛的子孫作王」by James Tissot(1862-1902), The Jewish Museum at New York

《撒母耳記下》記載了「大衛之約」(7:8-15),內容包括:上帝應許要堅立大衛的國和王位直到永遠。試討論:

在《新約聖經》裏每當指耶書亞(耶穌)是大衛的子孫時,當中的意思是甚麼?耶書亞怎樣應驗「大衛之約」?

 

簡介《撒母耳記下》

有關《撒母耳記下》(שְׁמוּאֵל ב Shemuʾel Bet)的書名、作者及成書日期,請參考上一篇《撒母耳記上》的查經摘要。[1]《撒母耳記下》共有24章,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大綱如下:

  1. 大衛作希伯崙的王:掃羅王朝的衰落(1-4章)

  2. 大衛作以色列的王:建都耶路撒冷,犯罪與離開耶路撒冷,重回耶路撒冷(5-20章)

  3. 大衛當政時的附錄:饑荒;勇士名單,大衛頌歌及最後之言,勇士名單;瘟疫(21-24章)

 

《撒母耳記下》的主題和中心思想

一. 大衛作希伯崙的王:掃羅王朝的衰落(1-4章)

《撒母耳記上》的結尾記載了兩場戰爭(撒上28-31章),一場是掃羅與非利士人之戰,另一場是大衛與亞瑪力人之戰,結果是掃羅戰死,大衛得勝並返回洗革拉。《撒母耳記下》的開始就記載有一個亞瑪力人到大衛那裏,告訴他掃羅和約拿單在戰中陣亡,又聲稱是自己殺死了垂危的掃羅,大衛並沒有因此慶幸,反而撕裂衣服,悲哀哭泣及禁食,更命人把那個亞瑪力人殺死,因為他作供說自己殺了耶和華的受膏者,大衛之後作了一首「弓歌」去哀悼掃羅和約拿單,表達他對掃羅王的忠心及對摯友約拿單的喜愛。

大衛在求問耶和華之後,就帶著家眷到希伯崙,正式結束了他為逃避掃羅的追殺而逃亡的日子。接著猶大人就到希伯崙去,膏立大衛作猶大家的王(這是大衛第二次被膏立,第一次是被撒母耳)。當大衛知道是基列的雅比人把掃羅和約拿單埋葬後,就派使者對基列的雅比人說要厚待他們,此舉除了表示對掃羅的尊敬之外,也是希望得到雅比人的支持(撒上11章記載掃羅曾救過雅比人,所以他們是掃羅的支持者)。當大衛作猶大家的王時,掃羅的元帥押尼珥立了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作王,於是大衛王朝與掃羅王朝南北分立,雙方時有戰爭(並不是由大衛作主動,而是由押尼珥挑起,例如:基遍之戰,參撒下2:12-32),結果是「大衛家日見強盛,掃羅家卻日見衰弱。」(3:1)

在掃羅家掌權的其實是押尼珥,他因伊施‧波設質問他為甚麼與掃羅的妃子同寢而向伊施‧波設發怒,說:「……我要照著耶和華起誓應許大衛的話為他成就,廢去掃羅家的國度,建立大衛的王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猶大,從但直到別是巴。」(3:9-10)這番話透露出他本知道上帝的心意是要立大衛作全以色列的王,卻背道而馳立了伊施‧波設作王,現見大衛家強盛就趁機投向大衛。押尼珥先派使者到大衛那裏表示要與他立約,大衛答應,但條件是要取回他的妻子──掃羅的女兒米甲(大衛此舉大槪是想以掃羅的女婿這身分得到以色列人的擁護),押尼珥就照做了,然後跟以色列的長老商議,說:「從前你們企盼大衛作王治理你們,現在你們可以這樣做了。」(3:17-18)由此可見,其實以色列民早有歸向大衛之意。

押尼珥到希伯崙向大衛表示他要召集全以色列與大衛立約,讓大衛能治理全以色列,然而當他離開後就被約押追上並殺了。大衛知道後要百姓撕裂衣服,腰束麻布,然後把押尼珥葬在希伯崙並為他舉哀。這事傳到全以色列後,伊施‧波設的兩個軍官把伊施‧波設殺死,又把他的首級拿到希伯崙給大衛,滿以為會得到獎賞,但大衛吩咐人把他們殺了。及後以色列眾支派來到希伯崙見大衛,說:「看哪,我們是你的骨肉。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華也曾對你說:『你必牧養我的百姓以色列,你必作以色列的君王。』」(5:1-2)於是以色列的眾長老到希伯崙與大衛立約,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這是大衛第三次被膏立)。

由大衛被撒母耳膏立開始、到被掃羅追殺而要逃亡、及至掃羅死亡、他在希伯崙作王、直到最後作全以色列的王,大衛都並沒有以自己的能力或捷徑(主動殺掃羅或坐享別人殺掃羅的成果)去取得以色列的王位,他只是希望以和平及立約的方式去得到以色列眾人的擁戴。事實上,上帝讓他先在希伯崙作王七年,然後才讓他作全以色列的王(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即共四十年),這既是上帝指定的時間,也是對大衛的考驗,而經文讓我們看見,是大衛對上帝的敬畏和順服讓他通過了種種考驗,最後成為了那位上帝為子民所立的王。

二. 大衛作以色列的王:建都耶路撒冷,犯罪與離開耶路撒冷,重回耶路撒冷(5-20章)

1)建都耶路撒冷(5-10章)

大衛統一了以色列之後,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建首都,他選了位於便雅憫南面近猶大北面的耶路撒冷,這明顯是一個政治考慮,有利於他管理猶大和以色列各支派,此外,這處地勢險要,也適合作首都,大衛打敗那裏的耶布斯人,取得錫安的堡壘,即大衛城,又在那裏建皇宮,生兒女。及後他兩次在利乏音谷,遵照上帝的指示擊敗了非利士人。經文說:「大衛知道耶和華堅立他作以色列王,又為自己百姓以色列的緣故,使他的國興盛。」(5:12)這一連串的敘事都可見上帝使大衛的王國興盛並建立他的家。

耶路撒冷成為政治中心後,大衛想使它也成為宗教中心,於是打算把約櫃接到大衛城。這次運送約櫃共進行了兩次,第一次大衛把約櫃從巴拉‧猶大(即基列‧耶琳,參撒上7:1)亞比拿達的家裏抬出來,放在新車上,由牛來拉並由亞比拿達的兒子烏撒和亞希約趕車,大衛和以色列全家則在耶和華面前奏樂跳舞;但在運送途中牛失前蹄,烏撒用手扶住約櫃而被上帝擊殺,大衛於是懼怕就把約櫃轉送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共有三個月時間,及後聽到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才歡歡喜喜地再去接回約櫃,這次他按照著上帝的吩咐用人抬約櫃(參民4:5、15),自己獻牛與肥畜為祭,大衛當時穿著細麻布以弗得,意味著他沒有穿王袍,而是以僕役的身分,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然而米甲卻因此輕視大衛,經文說米甲直到死的那日都沒有孩子(這反映出上帝不喜悅她輕看大衛)。從這兩次運送約櫃的事件可見,上帝的子民不能以外邦人那種方式去對待上帝的約櫃(參撒上6:7),而是要在上帝面前謙卑,也要以上帝所喜悅的方式去敬拜祂。

當耶和華使大衛的國不受四境的仇敵擾亂時,大衛生發為上帝建殿的心。上帝藉先知拿單告訴大衛,上帝悅納了他建殿的心,但建殿的不是大衛而是他的兒子。接著在撒下7:8-16記載了上帝對大衛作出的應許,大概可分為三部分:

一)第一部分(撒下7:8-11):

7:8現在,你要對我僕人大衛這樣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從羊圈中將你召來,叫你不再牧放羊群,立你作我百姓以色列的君王。

7:9 你無論往哪裏去,我都與你同在,剪除你所有的仇敵。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偉人的名一樣。

7:10 我必為我百姓以色列選定一個地方,栽植他們,使他們住自己的地方,不再受攪擾;兇惡之子也不像從前那樣苦待他們,

7:11 並不像我命令士師治理我百姓以色列的日子。我必使你平靜,不受任何仇敵攪擾,並且耶和華應許你,耶和華必為你建立家室。

這部分應驗在大衛在位之時,重點是上帝會建立和興起大衛的家,使他的名為大。

二)第二部分(撒下7:12-15):

7:12 當你壽數滿足、與你祖先同睡的時候,我必使你身所生的後裔接續你;我也必堅定他的國。

7:13 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國度的王位,直到永遠。

7:14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用世人的鞭責罰他。

7:15 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像離開在你面前所廢的掃羅一樣。

這部分將應驗在接續大衛作王的那一位後裔身上,重點是這位兒子會為上帝建殿,而他與上帝的關係會如同是父子。

三)第三部分(撒下7:16):

7:16 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你面前永遠堅立,你的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

這部分則應驗在更遠的將來,重點是上帝應許會有一位後裔從大衛家而出,上帝會立他坐在大衛的王位上直到永遠,而他的國度也必堅定到永遠。

上帝給大衛的這些應許極為重要,因為《希伯來聖經》多處暗示上帝曾與大衛立了永約(稱為「大衛之約」;參撒下23:5、賽55:3、耶33:21、詩89:3-4【原文是89:4-5】、代下21:7等)。這約強調上帝要堅立大衛的國到永遠,他必有後裔接繼其王位,好延續上述這些應許所提及的內容(另參代下7:18、13:5、詩132:11等)。另外,這些應許具有一些可貫穿整本《聖經》的元素,例如:上帝對國度的應許更新了祂要使亞伯拉罕成為大國、君王要從他的後裔而出的應許,並應驗在《新約聖經》裏所指的大衛的子孫耶書亞(耶穌)身上(下文再述)。

接著經文敘述大衛的統治,對外他戰勝了四圍的外邦人,把得到的大量金銀銅器皿分別為聖獻給耶和華(8:11);對內他定了各政治宗教的職位。經文描述「……大衛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8:14)「大衛作全以色列的王,又向眾百姓秉公行義。」(8:15)反映出大衛以上帝的公義去治理以色列,他如同是上帝在地上的一個完美代表,可以說,這時候的以色列國就像是上帝的國度臨到地上一樣。

除了秉公行義,經文記載了大衛的兩個恩慈行動:第一,大衛恩待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他兩腿都是瘸的,大衛把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他,又讓他住在耶路撒冷並與王同席吃飯。第二,大衛因亞捫王拿轄曾恩待他而欲向拿轄的兒子哈嫩施恩,但哈嫩卻羞辱大衛的臣僕,甚至向大衛發動戰爭,最後被大衛打敗。這兩則敘事反映出大衛不但以公義治國,同時又向人施憐憫。然而人對大衛作王會有接受或拒絕這兩種反應:接受的那位可與王坐席,拒絕的那位就會被王打敗。

2)犯罪與離開耶路撒冷(11-18章)

正當大衛王朝像回到上帝所立的伊甸園那樣美好時,罪卻進入了大衛的生命,並且又是藉著眼目的情慾而發動的。大衛因看見赫人烏利亞的妻子拔示巴美貌而與她同寢,當大衛得知她懷了孕,他為了掩飾自己的罪,就借亞捫人的手讓烏利亞在戰場上被殺,及後假裝烏利亞之死與自己無關,然後把拔示巴接回宮作妻子。大衛這些行為同時犯下姦淫、謀殺、作假見證及貪戀人的妻子等罪,他所做的在上帝眼中看為惡,於是祂差拿單去見大衛。拿單以一個富人搶了窮人小母羊的故事揭發大衛的罪,大衛承認:「我得罪耶和華了![2]」上帝要他承受犯罪的懲罰:「現在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12:10)、「你在暗中做那事,我卻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在日光之下做這事。」(12:12)並按著大衛自己口中所說的,犯這罪的人要賠償四倍(12:6)。我們從往後的敘事看見這是指大衛將有四個兒子喪生。[3]

之後幾章經文就描述罪怎樣在大衛家蔓延以致大衛要承受罪所結的果子,第一件事是拔示巴與大衛從姦淫所生的孩子得重病而死,然而吊詭的是,大衛接著跟拔示巴所生的兒子所羅門卻為耶和華喜愛,上帝祂藉拿單賜給所羅門一個名字叫「耶底底亞」,意思是「耶和華所愛的」,可見上帝的慈愛仍與大衛同在。第二件事是他的長子暗嫩強姦了同父異母的妹妹她瑪,大衛雖然憤怒,卻沒就暗嫩的罪採取任何行動,她瑪的胞兄押沙龍因此對暗嫩懷恨,就在二年後,他趁暗嫩到以法蓮地赴他所設的宴會時把暗嫩殺死,之後逃到基述,三年後得約押的幫助而回到耶路撒冷並與大衛見面。同樣地,大衛也沒有追究押沙龍的罪,這時的大衛像已失去了執行公義的能力。

押沙龍不但沒有悔罪之心,更密謀造反,他常常站在城門旁為人判斷爭訟,同時又貶損大衛,說王沒有為他們施行審判,押沙龍因此漸漸贏取了以色列民的心。如是者過了四年,他向大衛謊稱要到希伯崙還願,卻暗中派密使走遍以色列各支派,以角聲宣布:「押沙龍在希伯崙作王了!」於是隨從押沙龍的百姓日漸增多。大衛為免押沙龍擊殺城裏的人,就逃離耶路撒冷,有一群臣僕隨他而行,祭司撒督抬著約櫃想與大衛同去,但被大衛阻止,說:「你將上帝的約櫃請回城去。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來,再見到約櫃和他的居所。倘若他說:『我不喜愛你』;我在這裏,就照他眼中看為好的待我!」(15:25-26)可見,大衛知道自己是否仍然可以回耶路撒冷作王,全在乎上帝是否喜悅他,他也願意順服在上帝的心意下。

當大衛知道他的一位謀士亞希多弗轉投了押沙龍,就叫他的朋友戶篩也假意轉投押沙龍,好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同時暗地裏把耶路撒冷的消息傳給他。在大衛逃亡期間,有兩個人出現,一個是米非波設的僕人洗巴,他帶著驢和餅去迎送大衛,聲稱米非波設已離棄大衛並說:「以色列家今日必將我父的國歸還我。」(16:3)大衛於是把凡屬米非波設的都給了洗巴。另一個是掃羅家族的示每,他咒罵大衛並向他扔石頭,大衛的將領亞比篩本想把他殺了,但大衛說:「由他咒罵吧!因為這是耶和華吩咐他的。或者耶和華見我遭難,因我今日被這人咒罵而向我施恩。」(16:11-12)這再一次反映出大衛在患難中仍盼望上帝向他施恩。

押沙龍聽從亞希多弗的計謀,在以色列眾人眼前與他父親的妃嬪親近,這正應驗了上帝之前藉拿單所說:「你在暗中做那事,我卻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在日光之下做這事。」亞希多弗給押沙龍出的另一個主意是,在當夜由他帶領一萬二千人去追殺大衛,但戶篩的主意是要押沙龍聚集所有以色列民,並親自率兵出戰。這次押沙龍卻聽從了戶篩的計謀,而經文也說明了原因:「……這是因為耶和華定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良謀,為的是耶和華要降禍給押沙龍。」(17:14)由此可見上帝的介入,也預告了押沙龍必因出戰而身亡的結局。

戶篩隨即要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把消息告知大衛,要他當夜過約旦河,負責傳消息的兩個人的行蹤被押沙龍的一個僕人發現,幸得一個婦人把他們藏在井裏,才得以脫險並順利把消息帶給大衛,這情節讓我們想起兩個探子在耶利哥城被喇合隱藏的故事(書2章)。於是大衛和跟隨他的百姓都過了約旦河,到了瑪哈念時有三個人前來,其中一個是基列人巴西萊,他為大衛一行人提供充足的食物,並說:「百姓在曠野中,必定又飢渴又疲乏。」這情況是儼如以色列民出埃及後在曠野得到上帝的供應,這又讓我們看見上帝的保守和照顧一直伴隨著大衛。

大衛本想親自迎戰押沙龍,但被軍兵勸阻,於是他把軍兵分為三隊,分別由約押、亞比篩、以太率領,大衛囑咐他們說:「你們要為我的緣故寬待那年輕人押沙龍。」(18:5)這場內戰發生在以法蓮的樹林裏,以色列百姓敗在大衛的軍兵面前。而當押沙龍騎著騾子從大橡樹密枝底下經過時,他的頭被橡樹夾住而懸掛在空中,約押見到他就把他殺死。大衛坐在城門等待消息,得知押沙龍的死就非常哀痛,眾軍兵也因而感到羞愧,但約押勸王到城門,於是眾軍兵才有面目到王面前。接著以色列眾支派議論紛紛要請王回來,大衛則派人到撒督和亞比亞他那裏,要他們讓猶大支派請王回去,這估計是大衛想挽回猶大眾人的心,釋除他們以為會被追究背叛罪的憂慮(因押沙龍是在猶大的希伯崙自立為王的,反映出他們曾支持過押沙龍)。

3)重回耶路撒冷(19-20章)

這部分是有關大衛返回耶路撒冷途中的敘事,有些是他離開時所發生的事的後續:

1) 猶大人到吉甲迎接大衛過約旦河;

2) 示每和洗巴各自帶著僕人來安排大衛的家眷過河。示每為之前曾咒罵大衛的罪而俯伏在大衛面前請求饒恕,亞比篩本想把他殺死,但被大衛阻止;

3) 米非波設迎接王,向大衛解釋說是被洗巴欺騙才沒有與大衛同去,大衛最後決定米非波設與洗巴要平分土地。米非波設的回應是:「我主我王既然平安地回宮,甚至讓洗巴全都拿去也沒關係。」(19:30)。

4) 巴西萊送大衛過河,他自覺年老而婉拒了大衛接他回耶路撒冷的好意,只讓自己的一位僕人隨大衛回去。

從這些人來迎接大衛的人的表現及結果可以歸納出,當大衛要重返耶路撒冷作王時,有四種情況發生:最先來接大衛的是他所屬的支派,接著是有人需要王的饒恕,有人的冤情要得到申訴,有人會因王回來而歡喜,也有人樂意為王擺上而不求回報。

接著發生了另一場內亂,是由一位便雅憫人示巴所挑動的:以色列眾人因不滿猶大人先於他們迎接王而種下了背叛大衛的種子,他們離棄大衛跟隨示巴,而猶大人則緊緊跟隨大衛。大衛派亞瑪撒出戰,但他耽延了所定的期限,大衛於是派亞比篩出戰,約押同去並在基遍把亞瑪撒殺死,約押走遍以色列各支派追趕示巴,直追至伯‧瑪迦的亞比拉,城內的一位智慧婦人成功勸眾人把示巴殺死,於是一場內戰又平息了。

留意從大衛犯罪而衍生的一連串後果可見,這許多的波折固然是因大衛的罪而起,但他的兒子暗嫩和押沙龍的喪生其實也是由於他們自己個人的罪所致。而所不同的是,大衛犯罪後懂得向上帝認罪,在承擔罪的懲罰期間仰賴上帝的憐憫,所以仍然能蒙上帝的眷顧,但暗嫩和押沙龍卻完全沒有悔改的心,以致死在罪中。

. 大衛當政時的附錄:饑荒;勇士名單,大衛頌歌及最後之言,勇士名單;瘟疫(21-24章)

《撒母耳記下》的主角雖然是大衛,但它所記的事其實是以色列的建國史,如果說這卷書是一部建國史,那麼這幾章的附錄就跟一個國家要怎樣被建立有關。

撒下21:1-14記載了一場饑荒。經文說:「大衛在位年間有饑荒,一連三年,大衛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掃羅和他家犯了流人血之罪,因為他殺死了基遍人。』」掃羅明顯違反了當日約書亞與基遍人所立的約,就是以色列人要讓他們存活(參書9:15),於是大衛問基遍人要些甚麼。基遍人要求把掃羅子孫七人懸掛在基比亞,也就是耶和華揀選掃羅的地方,大衛於是把掃羅子孫七人交了出來,但不包括米非波設,當中有利斯巴為掃羅所生的兩個兒子。利斯巴在懸掛屍體的附近搭棚,不讓飛鳥或走獸走向屍體。大衛因此受感動,讓人到基利波山把掃羅和約拿單的骸骨搬來,與那些被懸掛的人的骸骨一同葬在便雅憫的洗拉,也就是掃羅父親基士的墳墓裏。這件事反映出上帝非常看重人是否守約,祂會向人追討背約的罪,而守約的精神是以色列的立國根基,正因為他們與上帝有一份立約的關係,所以要謹守遵行約裏的吩咐,如果他們背約,上帝會按照約裏所定的審判而降災給以色列。

撒下21:15-23:39的敘事有四個單元,當中有一個結構:

A. 大衛的四位勇士名單:他們把非利士人中幾個最強悍的殺死

B. 大衛的頌讚詩:大衛因著耶和華救他脫離所有仇敵和掃羅之手而向上帝感恩

B’. 大衛最後之言:大衛提及上帝要他以公義和敬畏上帝的心來治理以色列

A’. 大衛的三十七位勇士名單:當中提及他們的英勇及忠於大衛的事蹟

這四個單元的首尾是記載大衛身邊一班既英勇又忠心於他的勇士,他們為國殺敵及保護王的安全,這正好說明一個國家的興盛不能單靠一位有領導才能的王,而是必需有一班既與王同心,又願意捨命去建立國家的人;中間的兩個單元則是王最重要的兩個角色:第一,他必須知道在他之上有一位上帝,上帝才是他和子民的終極拯救者;第二,王要以公義和敬畏上帝的心去治理國家,也要把這心志承傳給下一代,好使上帝能堅立祂與大衛所立的約。

最後的24章與21章首尾呼應,同樣是記載上帝要追討子民的罪。經文沒有說明那是甚麼罪,只說上帝激起大衛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大衛派約押執行這工作,走遍全地,歷時九個多月。之後大衛心中自責,就向上帝認罪,求祂除掉自己的罪孽。可見這裏要指出的罪,既涉及子民,也涉及王。

上帝藉先知迦得對大衛說:「耶和華如此說:我向你提出三樣,隨你選擇一樣,我好降給你。……你要國中有七年的饑荒呢?或是你在敵人面前逃跑,被追趕三個月呢?或是在你國中有三日的瘟疫呢?」(24:12-13)大衛的回答是:「我很為難。我們寧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裏,因為他有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裏。」(24:14)於是,耶和華降瘟疫給以色列,百姓中死了七萬人,正當天使去到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要毀滅耶路撒冷時,耶和華改變心意,不降那災難,並吩咐迦得對大衛說:「你上去,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上為耶和華立一座壇。」(24:18)於是大衛用了五十舍客勒銀子買下禾場與牛,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燔祭和平安祭。耶和華垂聽了那地的祈求,瘟疫就在以色列中停止了。(24:25)

《撒母耳記下》以這個敘事作結可謂繞有深意,因這地方就是日後聖殿興建之地,聖殿是上帝在地上的居所,也是祂與人相會之處。這裏本是上帝要追討人的罪孽而施行審判的地方,往後卻成為了人因著悔改及獻祭而得蒙憐憫的地方。當人來到這裏,就能經歷到上帝的公義和憐憫,而祂的憐憫往往比祂要施行的刑罰更大。

在以色列國的歷史裏,大衛王絕對是一位典範人物,他是以色列民要學效的對象。大衛被稱為是一位合乎上帝心意的人,這不是指他是一個不會犯罪的人(事實上,世上根本沒有不曾犯罪的人,參約一1:10),而是指他是一位上帝可使用的人,上帝甚至要與他立永約。從這卷書我們看見大衛是一個認識上帝的人,當他省察到自己的罪,就立即向上帝認罪悔改並求祂除去自己的罪孽。當他承受罪的刑罰時會仰望上帝的憐憫,以致上帝可以引領他回到生命的正軌,活出一個在上帝眼中看為好的生命。人在想起大衛時,應該想起上帝在他身上所彰顯的公義和憐憫,而這就是這卷書的主題和中心思想。

 

在《新約聖經》裏每當指耶書亞耶穌是大衛的子孫時,當中的意思是甚麼?

《馬太福音》一開始記載耶書亞的家譜時,就提到他是大衛的子孫,「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太1:1)又記載到他在地上的父親約瑟是大衛的子孫(太1:20),在在都是要強調耶書亞是大衛的後裔。而從幾位東方博士對希律王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裏?」(太2:2)以及天使向野外牧羊人的宣告:「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1)也是要指出耶書亞的出生就是要像大衛那樣作猶太人的王,也是眾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即「基督」,意思是「受膏者」),並且他要作他們的救主。

在《馬太福音》裏記載了三則敘事,兩則是關於盲人被耶書亞摸過眼睛後就得看見(太9:27-30,20:29-34),一則是關於一個迦南婦人因耶書亞話語的能力,她的女兒就從被鬼附的苦況中得釋放(太15:21-28)。這三則敘事的共通點是他們都向耶書亞呼求:「大衛之子,可憐我(們)吧!」可見當時有些人藉耶書亞所行的神蹟而相信他就是大衛的子孫,他身上帶著屬天的能力,能拯救他們脫離肉身的痛苦及壓制。但他們當中更多人相信耶書亞既是大衛的子孫,就會像大衛那樣是一位榮耀的君王,會立時拯救他們脫離地上外邦政權的壓制,所以當耶書亞騎騾進入耶路撒冷時,他們就歡呼擁戴他為王:「和散那歸於大衛之子!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至高無上的,和散那!」(太21:9)(「和散那」的意思是「求你拯救」,也是「耶書亞」這名字的意思)可以說,每當經文記載有人稱呼耶書亞(耶穌)是大衛的子孫時,都是在反映他們期待著耶書亞的來到會實現他們心目中對大衛的印象,也就是,耶書亞會是一位理想的君王,會按著上帝的應許來復興大衛王朝、拯救他們脫離外邦的欺壓及解決他們所面對的種種困難。

 

耶書亞怎樣應驗「大衛之約」?

毫無疑問,耶書亞就是上帝所應許的那位要來到以色列民中的「大衛的子孫」,而我們從天使對馬利亞的宣告中就更清楚地看見耶書亞就是那位要應驗大衛之約的人:「他將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上帝要把他祖先大衛的王位給他。」(路1:32)這三件將要發生在耶書亞身上的事正好與大衛之約裏的三個部分的重點相同,見下表:

 大衛之約相關的應許耶書亞將要成就的
1撒下7:9 我必使你得大名他將要為大
2撒下7:14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稱為至高者的兒子
3撒下7:14 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你面前永遠堅立,你的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主上帝要把他祖先大衛的王位給他

值得留意的是,當上帝對大衛說出這約裏的應許時,其應驗的時間將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大衛在位時期,他兒子所羅門在位時期,以及將來大衛的後裔作王的時期,而耶書亞則是一人同時應驗所有這些約裏的應許。

耶書亞被稱為是大衛之約裏所指的那個「大衛的子孫」,意味著他會是一個如同大衛一樣的人物,的而且確耶書亞他像大衛一樣是上帝所揀選並膏立的,他有上帝的同在和屬天的能力,上帝將藉著他向以色列人施行拯救,並要堅立他的王位直到求遠。然而,他卻不是按著當時猶太人對「大衛的子孫」的期望那樣,在世時作一位像大衛那樣的得勝君王,為他們推翻羅馬人的政權,復興地上的以色列國,而是按著上帝所定的時間,在他第一次來到地上時,是要為建立上帝那永恆的天國作準備。耶書亞先領受的職分是像耶和華的先知那樣去宣講悔改的信息(參太4:17),並以行神蹟去證明他就是上帝所差來的人(參太3:17,路4:18-19),他呼籲人聽從他的教導,活出一個離開罪的生命,好為自己將來能得著永遠的拯救並進入上帝的國。

耶書亞雖是那位要坐在大衛王位上的人,但他不是像大衛那樣即時以軍事行動去解救以色列人,建立一個地上的王國,也並非即時解決所有人的困難,滿足他們對自己的期望。我們從他與法利賽人及彼拉多的對話中看見,他要帶來一個怎樣的王國:

1) 當法利賽人指控耶書亞趕鬼的能力來自鬼王別西卜時,耶書亞回應說他是靠著上帝的靈趕鬼,而當上帝的能力藉著他成就在人身上時,那就是上帝的國臨到他們了。(太12:22-28)

2) 當彼拉多問耶書亞他是否猶太人的王時,耶書亞回答說他的確是,只是他的國不屬於這世界,他來是「為了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都聽我的話。」(約18:37)

由此可見,耶書亞要作王的那個國度,是一個屬靈的國度,屬於這國度的人,會聽從耶書亞的話,也會經歷上帝的拯救工作。

當時的人對耶書亞是否就是那位大衛的子孫存疑,其癥結或許可以從耶書亞與法利賽人的這番對話中看見:

太22:41 法利賽人聚集的時候,耶穌問他們:

太22:42 「論到基督,你們的意見如何?他是誰的後裔呢?」他們說:「是大衛的。」

太22:43 耶穌說:「這樣,大衛被聖靈感動,怎麼還稱他為主,說:

太22:44 『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把你的仇敵放在你腳下?』」

太22:45 大衛既稱他為主,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後裔呢?」

太22:46 沒有一個人能回答一句話,從那日以後沒有人敢再問他甚麼。

耶書亞引用的經文來自《詩篇》110:1,其中叫當時的人最不理解的是,如果基督是大衛的後裔,那麼大衛為甚麼反而稱自己的後裔為主呢?這答案在耶書亞從死裏復活之後,使徒彼得為我們解開了:

徒 2:30 既然大衛是先知,他知道上帝曾向他起誓,要從他的後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寶座上。

徒 2:31 他預先看見了,就講論基督的復活,說:『他不被撇在陰間;他的肉身也不見朽壞。』

徒 2:32 這耶穌,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這事的見證人。

徒 2:33 他既被高舉在上帝的右邊,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

徒 2:34 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但他自己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

徒 2:35 等我使你的仇敵作你的腳凳。』

彼得的講道指出,耶書亞雖是大衛的子孫,但他比大衛還要大,大衛死了,但耶書亞卻死而又活,現已在高天之上,坐在上帝的右邊,他要作王直到永遠,他的國度不是一個短暫的、屬地的國度,而是一個永恆的、屬天的國度。原來,這位以色列人所期望的彌賽亞,當他第一次來到地上時,是要作一位「受死的彌賽亞」,及至當他經歷了死亡之後,才會作一位「君王彌賽亞」。「受死的彌賽亞」和「君王彌賽亞」這兩個角色表面看來好像並不協調,然而我們從這裏所引用的《詩篇》110篇的第4節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詩 110:4 耶和華起了誓,絕不改變:「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的體系永遠為祭司。」

這裏預言了那位彌賽亞是一個如同麥基洗德那樣的人物(參創14:18-20),「麥基洗德」的意思是「公義的王」,也就是說上帝起誓要立的那位彌賽亞既是王,也同時是上帝永遠的祭司,他是一人身兼兩個職分。而我們從耶書亞的死而復活終於明白過來,他之所以能承接這兩個職分其實是要先經過死亡。《希伯來書》指出耶書亞的死亡所包含的兩重意義:

來7:27 他不像那些大祭司,每日必須先為自己的罪,後為百姓的罪獻祭,因為他只一次將自己獻上就把這事成全了。

來2:14 既然兒女同有血肉之軀,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軀,為能藉著死敗壞那掌管死權的,就是魔鬼,

來2:15 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作奴隸的人。

耶書亞作為我們的大祭司,他獻上的不是牲畜的祭,而是以自己作為一個永遠的贖罪祭,為我們付清了罪的贖價,成為上帝與人中間的永遠中保;此外,他的死亡也敗壞了魔鬼的權勢,他所戰勝的不是地上的政權,而是戰勝了罪藉死亡而轄制我們的權柄,他既已戰勝死亡,就可以把我們從罪及死亡中釋放出來,好與他同得死而復活的生命。

耶書亞是大衛的子孫,他會應驗大衛之約,在上帝那永恆的國度裏作王直到永遠。當他第一次來到地上時,他傳揚天國悔改的道,凡聽從他又順服在聖靈底下的,就是服在上帝的國的統治下,人在這個國度裏會經歷到從罪裏得釋放的自由 ,而上帝的國就是藉此而建立在那些以耶書亞為主為王的人身上。而按著耶書亞的應許,他必會再來,當他再來時,他不但要作屬上帝子民的王,也要作全地的王,在全地施行審判,成就上帝按照大衛之約裏所應許的那永恆國度。

 

結語:讓主耶書亞作我們一生的王

大衛是耶書亞的一個預表人物,他所象徵的是一位按著上帝的心意,去拯救祂的子民脫離敵人侵擾的一位得勝君王。如上文所述,大衛的確按上帝的心意建立了一個統一而強盛的以色列國,但他卻因犯罪而受上帝的審判,致使自己及國家一度陷入混亂及軟弱的景況,最後因著上帝的憐憫及信實,他才得以保住王位。大衛的事蹟讓我們知道,那位守約施慈愛的上帝才是我們的終極拯救者,因著祂對人的慈愛和憐憫,人才得以站立在祂面前。

上帝差主耶書亞降生成為大衛的後裔,是要應驗大衛之約,使他作上帝子民的王,然而當耶書亞在世時,他並不是以一個君臨天下之勢來到子民當中,而是懷著柔和謙卑的心,去尋找屬上帝的迷羊(太11:29,15:24),他又順服上帝的旨意,甘心獻上自己的性命成就上帝的永恆救贖計劃,現已在高天之上成為我們永遠的大祭司,當他再來時就要作子民及全地的王,他的國也將存到永遠。

我們這群已有天國子民身分的信徒,是否都在盼望這位榮耀君王的再來?又是否每天都以主耶書亞為我們的王,順服他的旨意,在世過著敬虔及謹慎自守的日子?最後,筆者願以使徒彼得的話作為我們彼此的勸勉。

彼前4:1 既然基督在肉身受苦,你們也該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已經與罪斷絕了,

彼前4:2 使你們從今以後不再隨從人的情慾,只順從上帝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

彼前4:7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要警醒禱告。


[1]  《撒母耳記上》綜覽〈在困難中忍耐和聽從上帝〉

[2] 我們如果以大衛是「一國之君」,他當然可以「三妻四妾」,也可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觀念去看大衛的行為,就未必會認同他的行為是惡的。然而,作者告訴我們他這些行為其實只是要滿足一己私慾,就肆意違背耶和華的教導,這明顯是得罪了上帝(另參詩51:4)。

[3] 這是指大衛要為自己謀殺了烏利亞而賠上四個兒子的性命,第一個是他與拔示巴所生的第一個孩子得重病而死(撒下12:18),第二個是長子暗嫩因強姦了她瑪而被押沙龍所殺(撒下13:29),第三個是三子押沙龍因叛亂而被約押所殺(撒下18:14),第四個是四子亞多尼雅因覬覦王位而被所羅門所殺(王上2:25)。

其他「《希伯來聖經》綜覽」查經摘要:


分享至你的:

關於作者

Ada Lui subscriber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