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約書亞記與主耶穌

《希伯來聖經》綜覽《約書亞記》:屬靈的傳承和爭戰

「安息日研經坊」(2021-2-20)《希伯來聖經》綜覽:《約書亞記》(筆者:Herbert Chan)

圖為圍繞耶利哥吹角 by James Tissot(1862-1902), The Jewish Museum at New York

今次我們會簡介《希伯來聖經》裏《前先知書》的部分,以及綜覽《約書亞記》。討論問題如下:

  1. 《約書亞記》的記載與主耶書亞(耶穌)的生命和事奉有甚麼關聯?

  2. 《約書亞記》對屬靈領袖來說有甚麼提醒或應用?

 

簡介《前先知書》

《希伯來聖經》分為三大部分:摩西的律法(5卷)、先知書(8卷)和著作(11卷),合共24卷書。到了中世紀,猶太人把先知書分為前先知書(下表1-4)和後先知書(下表5-8)。

 希伯來文名稱英文名稱中文名稱
1יְהוֹשֻׁעַJoshua約書亞記
2שֹׁפְטִיםJudges士師記
3שְׁמוּאֵלSamuel撒母耳記
4מְלָכִיםKings列王紀
5יְשַׁעְיָהוּIsaiah以賽亞書
6יִרְמְיָהוּJeremiah耶利米書
7יְחֶזְקֵאלEzekiel以西結書
8תְּרֵי־עֲשַׂרThe Twelves十二先知

《前先知書》包括四卷書:《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紀》,從文體性質來看,它們都屬於歷史記載,所以基督教在傳統上稱它們為「歷史書」,可是從它們的主旨和文學手法來看,每卷書的寫作目的都並非是要讓讀者客觀地明白當時的歷史,而是要讓上帝的子民明白祂對子民的心意、感受和教導。另外,有近代學者看四卷書的本質為「申典歷史」(Deuteronomistic History),意思是它們緊接著《申命記》的歷史而延伸,並建基於《申命記》的神學,其內容包含《申命記》所帶出的盟約關係、摩西律法的教導、祝福與咒詛等觀念。而對於猶太人把這四卷書視為《先知書》的一部分,基督徒可能會較難理解,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普遍基督徒都誤解了「先知」這觀念。其實《聖經》裏「先知」(נָבִיא nāvı̂ʾ一詞並非解作「未卜先知」或預言家,而是「代言人」的意思(參出7:1),所以《聖經》中所記的耶和華先知等於是「上帝的代言人」,是站在子民和上帝之間的中介人。而摩西在《申命記》提及上帝會興起一位先知像他(參申18:15),所以一直以來,猶太人都期待上帝的先知興起,好代表上帝去教導和引領子民。事實上,在《希伯來聖經》的世界裏,上帝的先知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當中他們的職份包括:代表上帝發言(例如:約書亞代表上帝發言和帶領子民進入迦南地)、施行審判和拯救(例如:眾士師和撒母耳),而且更會膏立君王(例如:撒母耳膏立掃羅和大衛),和行神蹟奇事等(例如:以利亞和以利沙就行了許多神蹟)。因此,雖然這四卷書表面看似是歷史書,但其實內容包含重要的先知性記載,交代了上帝在以色列民中間的教導、心意和帶領。

 

簡介《約書亞記》

  1. 書名:《約書亞記》的希伯來書名 יְהוֹשֻׁעַ Yehôshuaꜥ,源自1:1中提及嫩的兒子「約書亞」這名字。他接替摩西成為以色列民的領袖,並帶領他們過約旦河進入迦南地去得地為業。

  2. 作者和成書日期:《約書亞記》的作者不詳,猶太的傳統認為是約書亞本人,但近代學者大多估計成書日期是在被擄回歸後,所以推斷作者並非約書亞。而書中的內容(主要是地名有關的描述)則反映較可能是寫於約書亞死後與撒母耳或掃羅時期之間[1]

  3. 內容大綱:《約書亞記》緊接著《申命記》結尾摩西離世的記載,講述嫩的兒子約書亞繼承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進入迦南地爭戰,實現上帝對先祖亞伯拉罕的應許,就是把迦南地賜給他的後裔。《約書亞記》全書有24章,可分為上下兩半,前半的12章主要記載攻佔迦南地的經過,而後半的12章則主要關乎分地和承受地業後的安排。全書大致可分為四大段落:

A. 預備進入迦南地(1-5章)

B. 攻佔迦南地(6-12章)

C. 分地的安排(13-21章)

D. 承受地業後的安排(22-24章)

 

綜覽《約書亞記》的四大段落:

A. 預備進入迦南地1-5章)

《約書亞記》首五章記載約書亞接續摩西的角色,帶領以色列民過約旦河,要他們準備去為上帝而戰,成就上帝向亞伯拉罕的應許(創15:16)。一開始上帝多次吩咐約書亞要剛強壯膽[2],謹守遵行祂藉摩西所吩咐的話。這大概是因為對比在曠野裏跟從上帝,現在子民要主動去攻城掠地,所需要的勇氣和毅力必然更大。但上帝同時多次應許會與約書亞同在,所以對約書亞和子民來說,跟從上帝就是活在一份張力中,他們要相信上帝必然與他們同在,然後拿出勇氣主動迎接面前的困難,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得上帝的喜悅。

第二章記載兩個探子窺探耶利哥城並被妓女喇合救出,喇合同樣也活在一份張力中,但她選擇信靠上帝而背棄耶利哥王。喇合雖然是個外邦女子,但因著她對耶和華所表現的勇氣和信心,最終讓自己和家人在日後獲得拯救。喇合的信心也讓以色列民確信耶和華必會把迦南地交在他們手裏,這反映出子民在面對地上爭戰的同時,背後其實也是一場屬靈爭戰,子民必須選擇信靠耶和華才能得勝。

接著約書亞帶領百姓過約旦河時,經文刻意記載當時正是收割的日子,約旦河的水漲滿兩岸(3:15),以致第二代以色列民在過約旦河時經歷到河水中斷和豎立成壘的神蹟,就如昔日第一代以色列民出埃及過紅海時的經歷一樣。這讓當時的以色列民(以及讀者)明白到上帝昔日怎樣帶領摩西,祂也必怎樣帶領約書亞,以色列民也必同樣經歷上帝大能的拯救和得勝。子民經過乾了的約旦河時,十二支派各拿了石頭作記念,並在吉甲行了割禮和守逾越節。

然後約書亞在靠近耶利哥時遇見一個人,他問那人:「你是屬我們的,還是屬我們敵人的呢?」(5:13)這反映出約書亞認為陣營只有兩個,不是屬自己一方的就必然是屬敵人的,但那人的回應指出自己是來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約書亞作為領袖,他在面對耶利哥這場爭戰時以為自己是最重要的人物,子民必須聽命和依靠他去得勝,然而上帝這時提醒他帶領子民的元帥其實是上帝,而子民得勝的關鍵也在於他們順服和依靠祂!接著約書亞像摩西看見火燒荊棘的異象時那樣把鞋脫下去跪拜上帝。這提醒我們在跟從上帝和為上帝爭戰的路上,除了要有勇氣和信心之外,絕不能因為自己正在做對的事而自高自大,因為得勝的真正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謙卑和順服依靠上帝!從《約書亞記》首五章的記載來看,當中已經有幾個十分重要的主題出現: 1)領袖的傳承;2)上帝的應許必會實現;3)在張力中選擇信靠耶和華;4)耶和華才是我們的元帥等。而這些主題也會陸續在往後的經文出現。

B. 攻佔迦南地(6-12章)

6-12章主要記載四場爭戰(耶利哥、艾城、南方王的聯盟、北方王的聯盟),當中對耶利哥和艾城的戰役記載得尤其詳細,估計因為這是最先的兩場戰役,指出了子民在爭戰中得勝的屬靈原則:耶利哥雖然是一座大城,但子民只要按照耶和華的吩咐一連七天繞城行走和吹角,最終城牆就倒下,以色列民大大得勝;相反,艾城雖然是座小城,但因為亞干一人違背耶和華的吩咐,導致所有以色列民都經歷挫敗。可見我們不可輕忽自己行惡的影響力,原來一個人犯罪跌倒是可以導致整個群體失敗的。這再次提醒我們耶和華是真正的元帥,我們必須一同順服依靠祂才能得勝!

第8章結尾特別記載約書亞在以巴路山上為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築了一座壇,寓意迦南地將要成為敬拜上帝之地。不但如此,約書亞更將摩西所寫的律法抄寫在石頭上,並讓以色列眾民站在約櫃兩旁,在抬約櫃的祭司的面前,一半對著基利心山,另一半對著以巴路山,照耶和華的僕人摩西先前所吩咐的,為以色列百姓祝福,又宣讀律法上祝福和詛咒的話。這讓當時的以色列民親身體會如昔日上帝在西奈山上頒布律法、把十誡寫在石版上讓摩西帶下山給百姓、與百姓立約的經歷等,好讓他們都立志成為上帝的子民。筆者嘗試用下表把以上《約書亞記》所記的以色列民經歷與《出埃及記》作平行對照:

約書亞記出埃及記
過約旦河(書3-4)過紅海(出14-15)
打敗耶利哥王(書6)打敗法老追兵(出14-15)
毫不容易才打敗艾王(書7-8)毫不容易才打敗亞瑪力人(出17)
約書亞在以巴路山獻祭、在石頭上抄寫律法書、宣讀祝福與咒詛(書8:30-35)上帝在西奈山宣讀十誡、在石版上寫下律法、百姓獻祭(出19-24)

進入9-11章,就是另外兩場戰役的記載。約書亞最先攻佔的耶利哥和艾城,是屬於後來便雅憫抽籤所得的地區,位於整個以色列的中心樞紐位置,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可輕易向南北開展戰線。9-10章記載約書亞在基遍和亞西加一帶打敗南方五個在亞摩利的王,就是耶路撒冷王、希伯崙王、耶末王、拉吉王和伊磯倫王。當中經文多次指出是耶和華使以色列民得勝的(10:10-11、14),祂甚至聽禱告讓日頭和月亮停住(10:12-13),以致日出時光線從水平線上出現,更有利以色列軍向西面推進殺敵。經文接著記載約書亞繼續向南方推進,奪取了瑪基大、立拿、拉吉、希伯崙等重鎮,從加低斯‧巴尼亞攻到迦薩,又攻打歌珊全地,直到基遍。而經文強調約書亞之所以能一舉擊敗了這些王,奪了他們的地,是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為以色列作戰。

然後11章記載了類似的戰事,這次是對付以夏瑣王耶賓為首的北方聯盟。經文描述敵軍雖然多如海邊的沙,並有極多的戰車戰馬(11:4),但耶和華卻把他們全交在以色列的手中(11:8),約書亞奪了這些王的一切城鎮,擒獲了這些王,用刀殺了他們,把他們完全滅盡[3],正如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所吩咐的。經文強調,他們得勝是基於「耶和華怎樣吩咐他的僕人摩西,摩西就這樣吩咐約書亞,約書亞也照樣做了。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約書亞沒有一件偏離不做的。」(11:15)這再次提醒我們耶和華才是元帥,而領袖要傳承的正是要使上帝的子民順服祂和依靠祂!

約書亞照著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話奪了那全地,就按著以色列支派所得的份把地分給他們為業。於是國中太平,沒有戰爭(11:23;另參22:4)。這讓以色列民初嚐上帝所賜的平安生活,體驗上帝怎樣使他們經歷祂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實現。而12章以清單列出以色列民在約旦河的東西兩岸所奪得的地和所擊敗的王,回顧耶和華怎樣帶領他們爭戰和得勝。

C. 分地的安排(13-21章)

13章一開始記載耶和華指約書亞已經年紀老邁,但還有極多剩下的未得之地,所以吩咐他要進行抽籤分地,好讓以色列各支派能繼承他的角色和肩負起爭戰的責任,就是按照各自的分地繼續完成得地為業的使命。這提醒我們分地的真正意義並非指我們可以怎樣為自己獲取個人利益,而更多是關乎承傳和承擔,就是延續上帝過去透過約書亞帶領子民爭戰得勝的經歷,讓各支派都承擔起上帝所分給他們的責任,透過順服和依靠耶和華去得著地業,經歷得勝,讓上帝所期望的國度得以在他們中間建立起來。下列簡表為抽籤分地的次序和記載。

 約旦河西約旦河東經文
1 呂便書13
2 迦得書13
3 瑪拿西半支派書13
 迦勒積極奪得希伯崙 書14、15
1猶大 書15
2以法蓮 書16
3瑪拿西半支派 書17
 七個支派未夠積極分地 書18
1便雅憫 書18
2西緬 書19
3西布倫 書19
4以薩迦 書19
5亞設 書19
6拿弗他利 書19
7 書19
 逃城及利未人分散在48個城逃城及利未人分散在48個城書20-21

在抽籤分地的過程中,經文加插了一段耶孚尼的兒子迦勒主動提出耶和華應許他的後裔必得地為業的經文(14章),於是約書亞為他祝福,並把希伯崙給他為業。經文三次重複指他「專心跟從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像提醒著各支派都要以這心志為榜樣,就是無論面對甚麼困難和張力,上帝的子民也應堅持走耶和華喜悅的道路。然而,18章記載餘下七個支派在分地的事上有所耽延,但最後約書亞也在示羅(會幕所安放之地)為他們抽籤分地。20-21章記載利未人因為沒有自己的產業而必須散居在十二支派當中,其中有六座城要定為逃城,好讓不小心殺了人的人有機會逃避報仇者的追殺。這一方面表明上帝所要求的公義和聖潔要在應許地彰顯,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上帝必會按應許讓以色列民得地為業,好讓他們能夠在當地遵行祂的吩咐。

D. 承受地業後的安排(22-24章)

22章記述分地後約旦河東兩個半支派做了一件讓其他支派誤會的事。當時呂便、迦得和瑪拿西半支派在約旦河東築了一座壇,這讓全會眾的以色列人都聚集在示羅,打算上去攻打他們,因為他們以為這兩個半支派打算離棄耶和華,不再前往耶和華會幕所在的示羅和其他支派一同敬拜上帝。但這兩個半支派澄清築壇的目的並非要向別神獻祭或離棄耶和華,而是要以此為證據,好讓他們的後裔能證明自己也是敬拜耶和華的,免得日後約旦河西的其他支派說他們在耶和華裏無份(22:27)。事件澄清後,其他支派固然不再討伐約旦河東的兩個半支派,但《聖經》特意要記載這場誤會,看來是為要提醒十二支派在爭戰和分地後,彼此之間會較以往更容易出現溝通和信任上的問題,所以大家必須更致力去維繫互信,彼此守望,這樣才能同心建立上帝在他們中間的國度。

最後23-24的兩章經文,主要講述約書亞臨終前囑咐全以色列眾長老、領袖、審判官和官長日後要怎樣繼續履行抽籤分地的責任,就是要他們努力去得地為業、愛耶和華,大大壯膽地謹守遵行寫在摩西律法書上的一切話,不偏左右地事奉祂。約書亞又肯定百姓過去付出的努力(23:8),並和他們立約,讓他們立志跟從上帝(24:25)。當中約書亞指自己和一家都必定事奉耶和華(24:15),而百姓當時也作出同樣的回應,多次表明自己絕不會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別神,並承諾會謹守遵行上帝的律法(24:16、21、24)。24:31特別記載「約書亞在世的日子和他死了以後,那些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所做一切事的長老還在世的時候,以色列人事奉耶和華。」這句話一方面反映以色列民在約書亞死後的一段時間仍然十分敬畏上帝,但同時另一方面也暗示這個美好的屬靈情況並不持久。事實上,我們從往後的《聖經》經卷就可以看見以色列民的屬靈景況將會走下坡。因此,這再次提醒我們「屬靈的傳承」的重要性。

 

《約書亞記》的記載與主耶書亞(耶穌)的生命和事奉的關聯

《約書亞記》的內容和主題,都跟耶書亞的生命和事奉很有關係,筆者現以下表列出一些供參考。

 《約書亞記》主耶書亞的生命和事奉
1約書亞(יְהוֹשֻׁעַ Yehoshua)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拯救」耶書亞(יֵשׁוּעַ Yeshua)名字的意思也是「耶和華拯救」[4]
2上帝與約書亞同在上帝與耶書亞同在
3約書亞是「先知」,帶領十二支派耶書亞是「先知」,帶領十二門徒
4約書亞讓第二代子民經歷「出埃及」耶書亞讓信他的人經歷「出埃及」
5約書亞(在以巴路山)教導子民謹守遵行律法耶書亞登山教導律法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6約書亞實現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耶書亞實現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5]
7約書亞為十二支派分地,將得地為業的使命傳承下去耶書亞給十二門徒大使命,將傳天國福音的使命傳承下去
8十二支派的分地是關乎承擔使命,作約書亞未完的工十二門徒傳道也是關乎承擔使命,作耶書亞未完的工
9爭戰得勝全在乎上帝,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傳道時得勝也全靠聖靈,不是靠自己的能力
10外邦人喇合因信藉恩典得救耶書亞也讓外邦信徒因信藉恩典得救

 

《約書亞記》對屬靈領袖來說有甚麼提醒或應用?

透過綜覽《約書亞記》,筆者認為這書可帶給今天屬靈領袖幾個重要的提醒和應用:

  1. 應許必實現:百姓能夠取得迦南地,是上帝對亞伯拉罕應許的實現(參創15:16),這說明主的信實不變。今天,領袖們也同樣要使信徒相信和經歷《新約聖經》中主的應許也必會應驗。

  2. 屬靈的傳承:約書亞繼承了摩西,之後又分地給十二支派繼續爭戰,傳承得地為業的使命,就如耶書亞差遣十二門徒在他離世後繼續傳道一樣。所以,領袖必須好好計劃如何在屬靈上「傳承」使命,激勵並建立會承擔的門徒,讓他們延續愛上帝、專心跟從祂、為祂爭戰和建立天國的使命。

  3. 耶和華才是元帥:領袖一方面既要有承擔和勇氣,但另一方面也要懂得謙卑讓耶和華作元帥,並要懂得肯定和感激他人的參與和協助。畢竟我們要傳承的不是個人的成就而是上帝的偉大。

  4. 順服和違背:這書展現出《申命記》中祝福與咒詛的原則,當子民遵行上帝的吩咐就經歷得勝(耶利哥),違背的話就招致失敗(艾城),可見順服上帝是屬靈爭戰的得勝關鍵。

  5. 群體的觀念:今天信徒講求個人得救和自身的信仰體驗,然而這書提醒我們當所有子民都順服上帝時,他們才會從爭戰中得勝,因為一個叛逆的人(亞干)已經可讓全部子民一同落敗。所以領袖要教導信徒不能單顧自己的事,也要彼此看顧,要以整體信徒都能一同得勝為目標。

  6. 承擔的觀念:「分地」並非為個人的利益好處,而是分工去承擔建立上帝國度的重任。所以領袖要教導信徒明白上帝所賜的崗位,學習各盡其職做好自己的本分,在不同崗位中(家庭、工作、事奉和日常生活中)都要積極承擔起建立上帝國度的責任。

  7. 合一而非單一:十二支派中有兩個半支派的行事和想法截然不同(例如:自行築壇),引致支派之間產生誤會,險些導致內戰。這提醒領袖和信徒,要明白群體之間必然在行事和想法上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必須彼此更多尊重、互信和溝通,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論斷和紛爭。

最後,《約書亞記》其實不但可分為上下兩半或四個大段落,全書更有一個倒影結構:

A. 摩西死後,約書亞要起來作領袖(書1)

B. 喇合的信心(書2)

C. 過約旦河,取石頭作記念(書3-4)

D. 耶利哥和艾城的戰役反映屬靈爭戰得勝的原則(書5-8)

E. 打敗南方的聯盟和北方的聯盟(書9-12)

X. 約書亞年老,所以先分地再由十二支派繼續爭戰得地(書13)

E’. 約旦河東和約旦河西的分地(書14-19)

D’. 逃城和利未人的安排反映上帝公義和聖潔的原則(書20-21)

C’. 兩個半支派返回約旦河東,築壇作證據(書22)

B’. 約書亞的臨別叮囑和立約,百姓以信心回應(書23:1-24:28)

A’. 約書亞死後不久,百姓仍事奉耶和華(書24:29-33)

這結構進一步突顯出約書亞既是摩西的繼承者,他自己也是把使命傳承至下一代的人,而當中最重要傳遞給後世的,並不是約書亞自己的個人成就或功績,而是要讓後人承擔起建立上帝國度的使命,為主爭戰,以耶和華為元帥,並立志遵行上帝的吩咐,不偏離了祂去敬拜別神。

 

總結:屬靈的傳承和爭戰

《約書亞記》提醒我們屬靈上傳承的重要性和屬靈爭戰中得勝的關鍵原則。與世人不同的是,我們要致力傳承下去的目的和動機並非要千古留名,讓人記念自己的豐功偉績,而是要讓下一代更加愛主、敬畏祂和榮耀祂,讓上帝可更大去得著人的心,傳承祂的心意和使命。而過程中所要面對的屬靈爭戰,我們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經驗,而是先要懂得謙卑順服主,讓耶和華作我們的元帥去帶領我們爭戰得勝。祂既是信實的主,祂的應許就必會實現,讓信靠祂的人得勝和必不蒙羞(參羅8:37、賽28:16、彼前2:6等)。求聖靈幫助我們成為祂喜悅的軍隊,好讓我們懂得專心跟從祂、有分為祂去爭戰、有幸可以經歷祂帶領我們得勝。阿們!


[1] 例如:西頓這地方仍被看為是腓利基的重鎮(11:8、19:28)、耶布斯人仍住在耶路撒冷(15:63)等。參Jewish Study Bible 以及Reformation Study Bible對《約書亞記》的簡介。

[2] 書1:6、7、9、18,另外之前在《申命記》上帝也曾三次吩咐約書亞要剛強壯膽(申31:6、7、23)。

[3] 留意可能會有人用「種族滅絕」、「違反人權」等現代術語來標籤《約書亞記》中攻打迦南地的記載,然而我們要知道這些觀點存在謬誤,因為:1)《聖經》中的上帝是全地的最終掌權者,所以祂對迦南地罪惡的審判只是行使祂的權柄,就如之前祂曾用洪水審判毀滅全地,並應許會再來審判世人一樣; 2)沒有審判就沒有拯救,如果沒有懲治邪惡,公義就不能伸張,所以上帝要按祂的公義來執行審判並無不妥,因為只有這樣祂所定的美善和平安才得以在迦南地彰顯;3)上帝是有憐憫的主,不是喜愛殺戮或反覆無常地隨意就奪去人的性命,祂曾表明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參創15:16),所以未有即時執行審判,換句話說是給予迦南人有回轉悔改的機會,只是祂預知到他們絕大部分都將不打算悔改信靠上帝,因此我們不能把一件獨特性的攻打迦南地事件,定性為上帝或《聖經》的價值觀有錯。

[4] 「約書亞」這名字在被擄回歸後受亞蘭文影響而有所改變,我們從尼 8:17的原文可見約書亞這名字的希伯來原文已改為 יֵשׁ֨וּעַ  Yeshua,亦即耶穌的希伯來文名字「耶書亞」(參《新約聖經》的希伯來文譯本MHNT、DHNT)。

[5] 《約書亞記》具體地成就上帝賜迦南地給亞伯拉罕子孫的應許 ,而耶書亞則讓人因信稱義,成為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加3:7-9、羅4:11-16、9:6-8等),也就是在屬靈意思上成就了上帝要使亞伯拉罕的後裔多不勝數這個應許(創12:2、15:5-6)。而耶書亞成就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地,筆者認為在屬靈上可以理解為人的心因信耶書亞而歸向上帝和順服祂,因為應許地的關鍵在於上帝的子民從心裏悔改,願意立志活出上帝的吩咐。

其他「《希伯來聖經》綜覽」查經摘要: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