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們的禱告和事奉都蒙主喜悅

分享至你的:

「安息日研經坊」(2017-8-12)馬可福音11:1-26摘要(17願我們的禱告和事奉都蒙主喜悅(作者:Herbert Chan)

(圖為「耶書亞騎驢駒進城」,攝於伯法其的教堂內;版權屬 Saint Mary’s Press 所有)

今週研讀的經文是《馬可福音》11:1-26大綱如下:

  1. 耶書亞(耶穌)在橄欖山吩咐門徒取驢駒(11:1-6)

  2. 耶書亞騎驢駒進入耶路撒冷,民眾呼喊「和散那」(11:7-11)

  3. 耶書亞再進耶路撒冷,在途中咒詛無花果樹(11:12-14)

  4. 耶書亞潔淨聖殿(11:15-19)

  5. 無花果樹連根枯乾,耶書亞教導門徒要信服上帝(11:20-23)

  6. 耶書亞教導門徒禱告(11:24-26)

 

第一部分(經文分享)

今次經文記載耶書亞終於到達了耶路撒冷,並騎著驢駒[1]進城,展開了他將受苦被害的序幕。起首的1-11節中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問題。例如:馬可為甚麼要那樣仔細地記載耶書亞吩咐門徒去取驢駒的經過?事實上,在第2節後直接跳去第7節也不會影響耶書亞騎著驢駒進城記載的完整性,那為甚麼要有3-6節的記載?而第3節中「主要用牠」的「主」,到底是指誰?另外,為甚麼第2節要指明那驢駒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之後,在第7節門徒把自己的衣服搭在驢駒上,同樣意味著該驢駒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因為曾被騎過的驢駒應早已有衣布鋪在其上。最後,第11節描述耶書亞「進了耶路撒冷,入了聖殿」是連續用了兩個一樣的希臘文介詞εἰς eis(意思是「入」;into),表示耶書亞兩個連貫的行動,即是他一進耶路撒冷就馬上入了聖殿。因此,《新漢語譯本》把這句翻譯為「進入耶路撒冷,直接來到聖殿」。為甚麼經文要強調耶書亞「直接」入了聖殿?以上種種問題,筆者將會逐一解答。

首先,第3節中「主要用牠」的「主」(κύριός kurios), 一般基督徒會直覺認為是指「主耶書亞」,但其實在《聖經》中,門徒稱呼耶書亞是「主」,大多數是在耶書亞復活之後[2]。事實上,過去耶書亞也沒有特別提及自己是「主」的身分。另一方面,κύριός kurios也可以理解為驢駒的主人,但如果說耶書亞為自己養著一頭驢駒寄放在橄欖山的村子裏就太不合常理了,這說法也沒有經文支持。對於耶書亞所指的「主」比較好的解釋,就是「耶和華」,因為κύριός kurios這個字再次出現在11:9「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正是引用《詩篇》118:26的原本經文「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所以,「主要用牠」可以理解為耶和華要使用那匹驢駒,去成就耶書亞進城的救贖計劃。

11:1-6記載耶書亞到了橄欖山吩咐門徒去取一匹驢駒。第2和第4節都重複提到「驢駒拴在」,讓人聯想起《創世記》49章雅各對猶大的祝福中關乎彌賽亞的預言[3]。而11:7-9記載耶書亞入城的場景,明顯地成就了「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的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亞9:9)。可見隨著耶書亞進入耶路撒冷,他在進一步走近十字架的同時,也逐步揭開自己彌賽亞的身分,不再像以往般隱藏起來,不准人提及。

11:8-9當中的人群,大概是一群曾在加利利聽過耶書亞的教導、經歷過他的神蹟大能而支持他的群眾。他們興奮地隨著耶書亞上耶路撒冷過逾越節,也可能曾在耶利哥親眼看到討飯的瞎子巴底買,怎樣呼喊「大衛的子孫耶書亞!可憐我吧!」(10:47)並見證他怎樣被耶書亞醫治和在路上跟隨耶書亞的經過。現在,這群民眾也向著耶書亞呼喊:「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引自《詩篇》118:25-26)來歡迎他們心目中一直期待的彌賽亞[4]。然而,如果細讀《詩篇》118,便會發現當時的情況其實頗弔詭。因為詩人表明耶和華是他的拯救,自己必不致死(詩118:17-18)。但事實上,耶書亞將要被殺害身亡,犧牲性命去拯救世人!這並不符合當時民眾對耶書亞作為彌賽亞要帶來拯救的那份期望[5]

11:10「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的!」這句是民眾自己加上去的,而不是來自《詩篇》118,清楚表明他們極之渴望大衛子孫的來臨。而耶書亞進了耶路撒冷,民眾呼喊和散那就是憧憬著耶書亞將為王統治他們,帶領他們恢復大衛當年以色列國的盛世。雖然耶書亞進城的情境跟大衛之子所羅門當年進入耶路撒冷時相仿(參王上1:32-35),但當仔細比較兩段經文之後(參下表),便會發現耶書亞與所羅門入城的情況其實大相逕庭。

 

耶書亞進入耶路撒冷

所羅門進入耶路撒冷

騎著甚麼動物?

驢駒(可11:2及其平行經文)

騾子(王上1:33、44)

曾否有人騎過?

從沒有人騎過(可11:2、7,以及其平行經文)

大衛騎過的(王上1:33、44)

是否直接進入耶路撒冷和聖殿?

是直接進城和聖殿(可11:11特別用了兩個εἰς來強調)

不是,所羅門先到了大衛城東邊的基訓去受膏作王,然後才進城(王上1:33-35)

馬可(以及符類福音書的平行經文)除描述耶書亞騎的是驢駒,是沒有人騎過的,此外又強調耶書亞是「直接」進入了耶路撒冷城和聖殿,表達耶書亞成就了創49:10-11和亞9:9的預言,顯明他就是彌賽亞、「大衛的子孫」。但與此同時,經文卻顯示耶書亞不是民眾心目中所期待的,像大衛之子所羅門那樣的彌賽亞。

11:12-14記載耶書亞在一棵無花果樹上找不到果子吃而咒詛它。表面上13節中「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這句話似乎顯得耶書亞的要求極為不可理喻。但若小心察看這節,經文兩次提及「有葉子」,正正表示這棵無花果樹擁有讓人期望它會結果子的特徵。所以,當耶書亞連一個細小未熟的果子也找不到時[6],他感到非常失望。在《舊約聖經》裏,無花果樹常常是用來代表上帝和以色列民之間一份平安的關係[7]。而《彌迦書》7:1「……沒有一掛可吃的;我心羨慕初熟的無花果……」的描述甚至跟耶書亞找不到無花果吃的情況平行[8]。耶書亞發現無花果樹沒有果子,其實是以隱喻的方式指出當時以聖殿為核心的宗教體制,根本就無助建立和維繫子民與耶和華之間的關係!而耶書亞咒詛無花果樹將不再有人吃它的果子,則暗示將不會再給予聖殿更多的機會去擔當它本來應當的角色[9]

11:15-16記載耶書亞再次進入耶路撒冷。經過早一天進城視察,這天他再次直接進入聖殿[10],這表明耶書亞推翻買賣和兌換銀錢的桌子,不許人拿著器具從聖殿裏經過等等,都並非出於一時之氣或隨意而行,而是有計劃地去指出聖殿的問題!(我們須要留意,耶書亞本身並非反對聖殿的獻祭,又或者否定買賣祭物和兌換銀錢的需要和做法,因為這些安排本身都合符摩西的律法[11])。耶書亞所指責的包括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方面的問題是這些商業活動並不應該發生在聖殿的範圍以內(參約2:16)。其實我們不難理解,當大批來聖殿朝聖的信眾,面對這些商業活動時,必然會產生喧鬧和購物心態[12],也就難以專注於敬拜上帝[13]。因此,雖然為朝聖者安排在聖殿範圍內兌換銀錢和進行祭物買賣,可以減省他們事前的準備工夫,使得整個獻祭流程有系統和更暢順[14],但這會干擾他們在敬拜上帝時所應有的心靈預備和專注,扭曲了聖殿的本質和功能;而第二方面的問題更加嚴重,因為是與當時祭司的腐敗有關,在以下11:17的講解中會更詳細探討。

11:17記載耶書亞在一句話中同時引用了兩段舊約經文:「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賽56:7)以及「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耶7:11),去進一步指控聖殿的問題。基督徒一般只看重第一段《以賽亞書》的經文,甚至有人會以「萬國禱告的殿」作招徠發起以色列祈禱團的事工。但其實耶書亞是以反問的方式來引用《以賽亞書》56:7,為要諷刺聖殿未能發揮它「萬國禱告的殿」[15]的功能!而除了外邦人,賽56:7的上下文主要是提及一些尊敬耶和華的太監(參56:3-5),所以「萬國禱告的殿」的重點並非指要致力讓外邦人上耶路撒冷去向上帝禱告,而是指耶和華會悅納一切外表上看似不可能蒙祂喜悅,但內心卻極為尊重上帝、持守祂的約、和守安息日的人(參賽56:4、6),其實都會被祂悅納!承接著上一句諷刺的話,耶書亞引用第二段舊約經文提到他們使「聖殿變成賊窩」,進一步指出聖殿問題的癥結所在。《耶利米書》7:11的上文「你們偷盜,殺害,姦淫,起假誓,向巴力燒香,並隨從素不認識的別神,且來到這稱為我名下的殿,在我面前敬拜……」(耶7:9-10),指出他們犯罪,多行不義,又同時往聖殿敬拜,此舉令上帝極為討厭[16]。事實上,耶書亞時期前後的文獻有指當時的祭司腐敗,透過宗教從人民中謀取暴利[17]。這種外表敬拜上帝但內心卻充滿不義和不尊重上帝的行為,就是耶書亞所指當時「聖殿變成賊窩」的情況。所以,11:15-17說明了耶書亞潔淨聖殿,是因為它是給萬國敬拜上帝之地,然而卻被利用為圖謀利益之地,並以便捷的獻祭方式減低了人對耶和華的尊敬。

11:20再次提到之前耶書亞咒詛的那一棵無花果樹,在之後的一天連根都枯乾了[18],之後耶書亞藉此教導門徒要信服上帝和有關於信心的禱告。11:22-24指出「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裏!』他若心裏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當中「這座山」使用了代名詞τούτῳ touto(this),顯示耶書亞當時應該是指著眼前的一座山而說的。雖然我們不能絕對肯定耶書亞所指的是聖殿山還是橄欖山,但「移山之信」這個基督教術語和觀念,大概就是來自耶書亞這裏所使用的誇張說法[19]。11:24中「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極為容易被濫用作鼓勵信徒相信上帝會滿足他們一切的祈求,但如果留意上下文,就會發現前提是我們應先信服上帝(11:22),要學習放下個人的慾望和對上帝的主觀意願。最後,馬可加入了耶書亞告訴門徒有關「饒恕別人」的教導,這大概是因為它與禱告有關的緣故(參11:25-26)[20]

 

第二部分(問題討論)

  1. 這段經文裏提到哪三樣東西會攔阻人的禱告?

  2. 為甚麼要詳細記載取驢駒的經過(11:3-6)?

 

第三部分(問題解答)

攔阻我們禱告的三樣東西中,第一樣就是耶書亞在11:22所指的缺乏「信服上帝」的心:就是當我們不再相信上帝的旨意會成就在我們身上、不信上帝會給我們能力去面對和勝過困難等等之時,我們便會停止向祂禱告。另外,「信服」的希臘文πίστις pistis 底下的希伯來文אמן amen和אֱמוּנָה ’emunah,不單止蘊含「相信」和「信靠」的意思,它更強調一份「忠心」或「信實」[21]。筆者將這解釋為我們對上帝的一份忠貞和誠信,並且有可靠和堅毅的表現(比較註8,彌7:1-6指當時的子民缺乏誠信),當中包括願意為了忠於上帝的國度和旨意,甚至甘願放下自己個人的慾望和計劃。這正是當時耶書亞一直在訓練門徒要學會的功課。今天,這同樣是我們作為信徒在跟隨耶書亞的路上需要不斷努力學習和鍛鍊的。

第二樣攔阻我們禱告的就是11:25-26所指的「不饒恕人」。當我們不想饒恕別人但同時又認為自己理應蒙上帝寬恕時,我們其實正處於一種自高自大的狀態。自以為已經很貼近上帝的心意,於是把自己放在上帝的位置去論斷別人,認為有某些人是不值得被饒恕的。當這情況出現在一些事工的領袖身上時,問題會尤其嚴重,因為領袖的言論如果中傷和抹黑別人、踩低別人來抬高自己等,往往會在跟隨者中散播仇恨,建立不饒恕人的氛圍。所以,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很屬靈、很愛主和對主忠心,我們也更加需要常常謙卑自己,提醒自己只不過和他人一樣需要主的饒恕和憐憫,並更多說造就人的話而不應隨便論斷別人。

第三樣攔阻我們禱告的就是當「禱告的殿」淪落為「賊窩」。用現今的講法,就是指利用基督徒的身分或宗教的途徑去尋求一己的私利(例如:返教會是為了增加人脈以便對自己的私利有裨益等等)。但另一方面,即使我們自己對上帝的心是清純專一,可是當我們不幸遇上一些假冒為善的屬靈領袖時(起初是不會察覺得到的),就有可能被他們虔誠委身愛主的外表所蒙騙,而不知不覺將自己對上帝的付出(包括:事奉和金錢),投放在某人的個人利益上。這時,我們的禱告其實也被攔阻了!因為一旦遇上這類害群之馬,我們為上帝所作的奉獻和祈願其實都不是真正有效地用在天國的事工上。

第二個問題,經文詳細記載取驢駒的經過除了如上文所說可表明耶書亞成就了《希伯來聖經》裏的彌賽亞預言(創49:10-11、亞9:9)之外,更加是關乎11:3-6節取驢駒的目的和作用。當我們站在當時門徒的角度來看,其實不難明白馬可為甚麼要那樣重複地描述耶書亞對取驢駒的吩咐,以及門徒後來照他的吩咐去取驢駒的經過。因為這樣的描述,表達出門徒所經歷的(11:4-6),是正如耶書亞所預言的一樣成真(11:2-3)[22]!耶書亞要訓練他們去相信自己能夠準確預知未來,目的是為要增加他們對耶書亞和他話語的信心。同樣地,耶書亞預言將不會有人再吃那無花果樹的果子,第二天無花果樹就連根枯乾了,這也是為了增加門徒對他話語的信心而安排的。可是,彼得(十二門徒的代表)為此感到驚訝,就對耶書亞說:「拉比,請看!你所咒詛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11:21)。這表明彼得和其他門徒仍對耶書亞的話語缺乏信心,並不相信原來耶書亞有準確預知未來的能力,不明白他正在按照天父的心意在說話和行事。因此,耶書亞對門徒的回應就是「你們當信服上帝。」(11:22)

假如門徒能夠完全相信耶書亞的話,也知道他原來對將來所有發生的事都可以絕對掌握,那麼他們就能接受之前耶書亞三次預言自己將要被祭司、文士和長老殺害並在三天後復活的預言了!也就是說,耶書亞的被害並非是他的計劃失敗又或是出了甚麼亂子。這完全是天父的心意和安排,耶書亞也早就知道這是一定會發生的。而耶書亞作為完全的人,他勇敢地面對這條困難的路並忠心地走完,成為我們每一位跟隨者的榜樣。

另外,11:3並沒有清楚道出「那人」(參註22)到底是誰,他有可能是拉撒路或患痲瘋病的西門並他們的家人[23]。然而經文的隱晦,正好強調了他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耶和華表示有用得著他之時,「那人」就會甘心樂意地聽從主的吩咐而行!

 

《馬可福音》11:1-26的總結

「不信服上帝」、「不饒恕人」和「為求私利」不但攔阻我們的禱告到達上主面前蒙祂悅納,而且也會攔阻我們的生命和事奉不能被主使用。門徒雖然三次聽過耶書亞提到他將會遇害,但看來仍未準備好接受這是耶書亞所啟示有關天父命定的救贖計劃。為此耶書亞不但在致力信服並執行這救贖計劃,也盡力教導門徒要明白和接受天父的旨意,忠心地信靠上帝。今天,當我們想成為耶書亞心目中一個更好的門徒時,就必定要學習為上帝的國度和吩咐而放下自己的慾望、個人的想法、對人的不饒恕等等,並要努力去信服在祂的話語和旨意中(參太6:33)。

如果連一頭驢駒都能被上帝使用,有份去參與成就祂的救贖計劃,筆者相信我和你只要肯信服上帝,我們定必能夠被主大大使用!當看到天國的需要時,但願我們都勇敢地回應,憑信心接受主的感召,相信天父的吩咐和帶領必定比自己所走的路更有意義和蒙福,因為祂是掌管一切萬有又同時愛我們到底的上帝。最後,願我們的禱告和事奉都蒙主喜悅!阿們。

 


[1] 驢駒(πῶλος polos)是指非常年輕的的幼驢,亦可以指幼馬(參TDNT的解釋)。

[2] 參可16:19-20、路22:49、61;24:3、34;約20:2、13、18、20、25、28;21:7、12、15、16、17、20、21。

[3] 「圭必不離猶大,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直等細羅來到,萬民都必歸順。猶大把小驢拴在葡萄樹上,把驢駒拴在美好的葡萄樹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創49:10-11)

[4] 「和散那」是 הוֹשִׁ֘יעָ֥ה נָּ֑א 的音譯,意思是「求你拯救」,彷彿在呼求耶書亞把他的希伯來名字「耶書亞」的意思(耶和華拯救)實現出來。

[5] 就連門徒也不明白(或不接受)耶書亞正在成就的救贖計劃,所以在耶書亞被捕之時,門徒四散逃走,離開他(參可14:27、50)。因此,民眾呼喊「和散那」時,他們大概並不瞭解耶書亞真正要帶來的是一份永恆的拯救。

[6] 樹木的成長是上帝在創世時設下的大自然定律。然而,這棵無花果樹竟然沒有結果子,即表示它並不按照上帝的心意來成長。

[7] 例如:「……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王上4:25)、「不要聽希西家的話!因亞述王如此說:『你們要與我和好,出來投降我,各人就可以吃自己葡萄樹和無花果樹的果子……』」(王下18:31及其在《以賽亞書》的平行經文)、「主說:我遇見以色列如葡萄在曠野;我看見你們的列祖如無花果樹上春季初熟的果子……」(何 9:10)等。

[8] 彌7:1-6指出當時的以色列民中間出現一些不義、沒有誠信和缺乏尊重的問題。而耶書亞藉無花果樹不結果子作為隱喻,可能他是指當時以聖殿為敬拜核心的以色列出現了與《彌迦書》這裏相似的問題。

[9] 這樣去理解無花果樹的隱喻,並之後它連根枯乾的記載(11:20),可以在緊接著有關耶書亞潔淨聖殿的經文、稍後的13:2有關聖殿被毀的預言,以及主後70年聖殿的確被毀的史實得到支持。

[10] 在11:15,馬可再次用兩個εἰς來表達耶書亞直接進入聖殿。

[11] 參出30:11-16,以及 NIGTC, 444

[12]  聖殿要接待大量朝聖者,尤其在猶太的三大節期,這些運作必然產生大量的物流問題、商業決定和人流管制安排等等,以致聖殿漸漸成為一個商業和物流中心。

[13] 賣祭物者容易出現想賺錢的心態,買祭物者則容易出現要格價的購物心態,兌換銀錢的情況亦然。

[14] 在聖殿範圍的外邦人院裏設立買賣祭物和兌換銀錢的運作,據說大約是在主後30年左右,大祭司該亞法的安排,以便讓整個上聖殿和獻祭的流程變得更加暢順(參 Bruce Chilon, Jesus in Context: Temple, Purity, and Restoration (BRILL), 492)。

[15] 雖然潔淨聖殿理應發生在聖殿的外邦人院(因為可以買賣和兌換銀錢),但經文本身並沒有提及外邦人院,也沒有強調耶書亞的行動是為了恢復外邦人能夠到聖殿敬拜而做的,而猶太人本身也會使用和經過外邦人院,所以就算《馬可福音》的寫作對象是羅馬的外邦信徒,讀者也不會直接把「萬國禱告的殿」看作耶書亞是為了外邦人而作出的行動。他們大概只會理解為耶書亞想潔淨整個聖殿的地方,亦同時關乎猶太人與外邦人對上帝的敬拜。(參 R.T. France, The Gospel of Mark (NIGTC), 445)。

[16] NIGTC解釋大概耶書亞並非指當時的聖殿出現了與《耶利米書》7:9所說一樣的問題,而是籠統地指他們不尊重上帝。

[17] 參《死海古卷》1QpHab 8:8-124Q266 f3ii:22CD6:16)、4Q390 f2i:9以及約瑟夫的《猶太古史》(20.9.2)等。

[18] 這種ABA「三文治」式的表達:無花果樹(11:12-14)、聖殿(11:15-18)、無花果樹(11:19-21),是馬可慣用的修辭手法。這裏再次印證無花果樹的隱喻是關於當時聖殿應有的角色和作用。

[19] 誇張法是耶書亞教導時常用的修辭方式,例如:「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扔在海裏。」(參可9:42及其平行經文)、「駱駝穿過針的眼」(參可10:25 及其平行經文)等等。另外,保羅同樣地使用了「移山之信」的誇張說法去表達一份極大的信心(參林前13:2)。

[20] 這段《馬可福音》跟馬太和路加的平行經文不同,它並沒有另一段特地記錄耶書亞教導門徒禱告的經文,大概馬可是刻意把11:25-26放在這裏,讓耶書亞教導門徒有關禱告的經文集中在一起。

[21] 參NIDNTTE,條目πίστις pistis

[22] 11:3 「若有人」(ἐάν τις ean tis)是假設性的表達,並沒有說明人數,所以之後11:3的「那人」並非要指明只有一位。而從11:5 得知,門徒所遇見的其實是「有些」(τινες tines)在那裏站著的人,所以11:6《和合本》用了眾數「那些人」來表達。

[23] 參約11:1、可14:3。


《馬可福音》查經摘要(安息日研經坊):


分享至你的: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