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4:18-6:1;賽55:12-56:7(或8):是甚麼攔阻了上帝的旨意?

出4:18-6:1;賽55:12-56:7(或8):是甚麼攔阻了上帝的旨意?

分享至你的:

「安息日研經坊」(2022-1-22)《妥拉》與《先知書選段》4:18-6:1、賽55:12-56:7(或8 (筆者:Herbert Chan

圖為摩西對法老說話(參出5:1);by James Tissot in public domain

為甚麼當摩西願意順服上帝返回埃及帶領子民離開,但事情卻很快就變得不順利(法老拒絕他、以色列民埋怨他)?這會否跟他只向法老要求讓以色列民去守節、他們只須走三天路程去獻祭(出5:1、3)等疑似的謊話有關?

 

摩西的岳父葉特羅叫摩西平平安安地去(出4:18-23

出4:18 於是,摩西回到他岳父葉特羅那裏,對他說:「請你讓我回埃及我同胞אַחַ֣י;原文是『我的兄弟們』)那裏,看他們還在不在。」葉特羅對摩西說:「平平安安地לְשָׁלֽוֹם leshalom;在原文『平安』其實只出現一次)去吧!」

出4:19 耶和華在米甸對摩西說:「你要回埃及去,因為那些尋索你命的人都死了。」

出4:20 摩西就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讓他們騎上驢,回埃及地去。摩西手裏拿著上帝的杖。

出4:21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回到埃及去的時候,要留意將我交在你手中的一切奇事行在法老面前。但我要任憑他的心剛硬(見註3),他必不放百姓走。

出4:22 你要對法老說:『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בְּנִ֥י;[單數]),我的長子בְכֹרִ֖י;[單數])。

出4:23 我對你說過:放我的兒子(בְּנִי֙;[單數])走,好事奉我。你還是不肯放他走。看哪,我要殺你頭生的兒子בִּנְךָ֖ בְּכֹרֶֽךָ你的兒子,你的長子;[單數])。』」

上一個《妥拉》分段(Torah Portion)交代了摩西的蒙召經過,並且最終願意回應上帝返回埃及地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今段經文承接上文,記載摩西辭別岳父葉特羅[1],希望得到許可讓自己離開。上帝對摩西的吩咐是要他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但摩西對岳父所說的話只簡化成一句「看他們還在不在」,這讓葉特羅放心讓他上路(4:18)。上帝又在米甸提示摩西,那些尋索他命的人都死了(4:19),所以當時摩西就安心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出發(一個兒子是之前已記載過的革舜,見2:22;另一個是後來才提及的以利以謝,見18:4)。於是摩西帶著象徵上帝的權柄和同在的杖出發(4:20),這一切的描述,在在都表示摩西十分順利地離開了米甸地,啟程返回埃及地。

不過,這時上帝向摩西表明此行必不順利,即使摩西在法老面前行出上帝藉他的手所行的一切奇事(就是上一段經文提及的三個神蹟標記[2]),法老的心將會剛硬[3],不讓以色列民離開。上帝宣告「以色列是我的兒子בְּנִי֙ beni),是我的長子(בְכֹרִ֖י bekori)」,這表明了以色列民在上帝眼中的重要地位和身分。而上帝指示摩西向法老說「放我的兒子בְּנִי֙;兒子在原文是單數)走,好事奉我。你還是不肯放他走。看哪,我要殺你頭生的兒子בִּנְךָ֖ בְּכֹרֶֽךָ你的兒子,你的長子;兩者同樣是單數)。」則說明了事奉上帝的重要性。如果用「以牙還牙」的對等原則來理解的話,攔阻上帝的兒子去事奉祂,後果等同要賠上自己兒子的性命。可見,上帝眼中看自己的兒子未能事奉祂其實與死了無異!反映出上帝期望祂的兒女事奉祂,也只有樂意事奉上帝的人才配得稱為祂真正的兒女。「上帝的兒女」並非只是一個稱呼或角色,更代表著人願意活出一個事奉上帝的生命!

 

摩西被上帝追殺(出4:26-26

出4:24 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摩西,想要殺他。

出4:25 西坡拉就拿一塊火石,割下她兒子的包皮,碰觸摩西的腳,說:「你真是我血的新郎了。」

出4:26 這樣,耶和華才放了他。那時,西坡拉說:「你因割禮就是血的新郎了」 。

這段經文十分難以理解,因為當摩西終於願意順服上帝回埃及時,這時上帝竟然在路上想要殺他,在道理上說不過去。如果這段經文出現在之前摩西推搪上帝之時,或許較為合理。筆者過去曾聽過有教導指,這是以上帝想殺摩西這件事跟法老欺壓以色列民的處境作為平行,並用西坡拉與摩西有婚約關係,去平行以色列民與上帝有立約關係,目的是要把摩西放在以色列當時受欺壓和渴望被拯救的位置中,讓他體會以色列民被法老欺壓的苦況,並生出渴望妻子西坡拉拯救自己的心情,就如以色列民渴望上帝拯救他們那樣(見下圖)。

這是利用經文的元素去帶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本已不錯,但筆者在今次查考中再發現這解釋仍有不足之處。主要是這解釋未有反映經文本身所突顯有關「割禮」和「新郎」的意義(這兩個詞語在短短三節經文中各出現了兩次),而且摩西並非不能體恤他同胞的苦況,他向岳父表明自己此行的目的就是去看望他們(見4:18,當中「同胞」一詞原文作「兄弟」)。過去他也曾多次表現出一種為被欺壓的人抱打不平的個性[4],因此如果說這段記載的目的是為了要把摩西放在以色列民被欺壓的位置去體恤他們的話似乎說服力不足。

筆者從一些拉比的討論中發現,他們主要從西坡拉的回應來理解,並指出摩西未有為其兒子行割禮是耶和華想要殺他的主因[5]。而從這個觀點入手的話,筆者認為可以有一個更合理的解釋:的確,作者在短短三節經文中指出當西坡拉一知道上帝想殺摩西時,就有能力立即解決這場危機,反映出她完全知道問題的關鍵就是「摩西未有為兒子行割禮!」當中「兒子」(4:25)一詞在原文是單數,可以推斷摩西之前大概有為大兒子革舜行割禮,但當小兒子以利以謝出生時就未有為他進行割禮。也就是說,摩西在米甸日子久了,漸漸忽略了割禮記號背後是象徵上帝與亞伯拉罕及其子孫的立約關係。我們要留意割禮其實並非以色列民獨有,在埃及和古近東本已普遍,摩西不可能對割禮毫不知情,甚至應該明白其重要性,但他竟然沒有為小兒子行割禮,於是他的妻子西坡拉即時為摩西彌補過失,為小兒子行割禮(她大概從摩西得知割禮對以色列民的意義),以致上帝放過摩西。而當她割下兒子的包皮並放在摩西腳前,是宣告摩西是自己血的新郎(代表與自己有一種生死相連的婚約關係),向上帝表明了她看重摩西與自己的立約關係,也代表摩西表明他們一家是看重耶和華與以色列之間的立約關係,以致當上帝看見她的悔改和為摩西的代求就止息了怒氣。換句話說,摩西並非對割禮一無所知,卻是輕看了它在上帝眼中的重要性!他需要像西坡拉那樣悔改並再次看重子民與上帝的立約記號,才能勝任去作為上帝的代表去拯救及帶領以色列民。我們必須理解,當上帝派遣摩西帶領自己的子民出埃及,並介紹自己為「他們祖宗的上帝,就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見3:16),祂是在宣揚自己與以色列民的先祖以至他們的後代之間有一份立約的關係,這同時是保證摩西必定能夠成功帶領子民出埃及的根本性原因。祂是那個會堅定在自己的約裏,並信實地成就祂所應許的耶和華上帝[6]。而摩西作為上帝的代表,肩負著帶領子民出埃及的重大使命,他須要說服以色列民、法老、埃及人甚至首先是他自己有關上帝看重對約的應許。所以當他出發返回埃及卻仍然不察覺自己的問題時,其實是輕看上帝所看重的與子民立約的關係[7],這在上帝眼中完全不能接受。可以說,摩西雖然蒙上帝召命,但他必須努力讓自己與這呼召相符!而這段經文就是摩西返回埃及地所遇到的第一個困難,而困難的出現是由於他沒有體貼耶和華的心意,只看見自己是笨口拙舌的,卻未有看重讓他完成使命的能力是出於上帝,並建基於祂與子民的立約關係上。

 

百姓聽見摩西和亞倫的話,看見神蹟就信了,並低頭敬拜(出4:27-31

出4:27 耶和華對亞倫說:「你往曠野去迎接摩西。」 他就去,在上帝的山遇見摩西,就親他。

出4:28 摩西將耶和華差派他所說的話和吩咐他所行的神蹟都告訴了亞倫。

出4:29 摩西和亞倫就去召集以色列的眾長老。

出4:30 亞倫將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一切話述說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

出4:31 百姓就信了。他們聽見耶和華眷顧以色列人,鑒察他們的困苦,就低頭敬拜。

這段經文記載摩西已經抵達埃及面對以色列民,在途中他遇到哥哥亞倫。當時亞倫估計在埃及地一聽到上帝的召命就立刻上路前往曠野去迎接摩西,這一方面對照出摩西起初回應上帝的呼召時的那份遲疑,另一方面也讓摩西(以及讀者)看見上帝會安排人手和資源去作成祂的工。這非單靠摩西的個人能力可以開展的,而且上帝是按照著摩西的需要去配合和幫助他,反映上帝的信實、對事奉者的體恤和看顧。摩西將上帝對他所說的話告訴亞倫,經文就記載亞倫按照摩西的吩咐而行,這繼續強調了亞倫對上帝以至對弟弟摩西的順服和信任!他們在百姓面前述說了上帝要眷顧他們的話,又行了上帝所吩咐的神蹟,經文說百姓就這樣信了,並且低頭下拜(情況有點像今天有新朋友在福音聚會上聽過見證後,明白了上帝對人的愛和所行的奇事,就願意相信上帝一樣)。而這樣的信心可以說是薄弱的,並主要建基於自己被愛的良好感覺和符合自己利益的情況。我們在不久的下文裏,很快就會看見以色列民因為遭遇艱難就馬上埋怨摩西,質疑他是否來自上帝。可以說,這時百姓對上帝的信心和認識仍然非常有限,下文再詳述。

 

法老表明不認識耶和華,不放以色列人離開(出5:1-3

出5:1 後來,摩西和亞倫去對法老說:「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這樣說:『放我的百姓走,好讓他們在曠野向我守節。』」

出5:2 法老說:「耶和華是誰,要我聽他的話,讓以色列人去?我不認識耶和華,也不放以色列人走!」

出5:3 他們說:「希伯來人的上帝已向我們顯現了。求你讓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向耶和華我們的上帝獻祭,免得他用瘟疫、刀劍攻擊我們。」

這段經文記載摩西和亞倫與法老的首次會面和交手。值得留意的是摩西向法老提出的請求,竟然降格為單單帶以色列民到曠野去守節、獻祭,彷彿只是讓以色列民從奴隸的生活中休假三天,而並非真的向法老要求讓他帶領百姓全然離去(“Let My people go!”)。這做法是否代表摩西存心欺騙法老,甚或是他的信心不足以致不敢提出本來要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要求?

猶太拉比對此問題也有不少討論[8]。有些拉比指摩西不是說謊,而是要證明和突顯法老的頑固;也有另一些拉比指上帝原本的吩咐的確是要摩西向法老要求讓子民走三天的路程去獻祭(參3:18),所以在十災過後,法老讓以色列民離開時也一直以為他們只是暫時離去,直至有人向法老匯報說他們逃跑了才恍然大悟去追趕他們(參14:5-6),這說法指對付法老這種人即使上帝欺騙他也不為過;最後也有拉比提出,這說法是從百姓的角度來考量,擔心他們未能接受這突如其來的徹底改變,所以只說到曠野三天,不是要求他們即時全然地改變生活習慣和模式。參考這些拉比的講法後,筆者建議另一個新的理解:首先正如有些拉比所言,摩西只是按上帝的吩咐而說,並非向法老說謊,而上帝早知道法老不會答應(4:21-23),所以用更低的要求去突顯他的頑固!而這其實是猶太人常用的一種稱為「Qal Va’Homer(輕與重)」的解經方法,主耶書亞(耶穌)也常用[9],若然法老連這麼低的一個要求都不願意應允,就足以證明要法老放以色列民全然離去根本是天方夜譚,並突顯之後上帝審判法老、向埃及地施行十災的合理性。與此同時,筆者認為以色列民和摩西都誤以為上帝遲遲不出手(參5:21-23),表面上像是容讓法老去加重苦工惡待百姓,但如果從上帝顧念以色列民的角度來看,祂其實就是顧及了百姓的信心與受苦的情況才指示摩西提出一個較為簡單的要求。意思是:假如摩西提出的要求是要以色列民全然離去的話,法老不但不會答應,亦會再對以色列民加重苦工,大概會比不給他們草但又要他們交足數造磚這個刑罰更為嚴厲!也就是說,以色列民在出埃及之前的日子將會更艱辛,這樣他們對上帝和摩西就更沒有信心了。無論如何,摩西並非存心欺騙法老,但提出更低的要求既是要顯明法老的心硬,證明審判他有合理依據,也為了確保以色列民不致承受法老更重的苦待。因此,摩西所遇上的不順利,完全跟是否欺騙法老無關,而是由於法老不認識耶和華(5:2),他的心剛硬讓摩西不順利,但卻促成上帝用十災去介紹自己讓世人認識祂的大能和法老的無能。

 

法老命令加重以色列民的苦工,懲罰他們的懶惰(出5:4-9

出5:4 埃及王對他們說:「摩西、亞倫!你們為甚麼叫百姓不做工呢?去,服你們的勞役吧!」

出5:5 他又說:「看哪,這地的以色列人如今這麼多,你們竟然叫他們歇下勞役!」

出5:6 當天,法老吩咐監工和工頭說:

出5:7 「你們不可照以前一樣提供草給百姓做磚,要叫他們自己去撿草。

出5:8 他們平時做磚的數目,你們仍舊向他們要,一點不可減少,因為他們是懶惰的,所以才呼求說:『讓我們去向我們的上帝獻祭。』

出5:9 你們要把更重的工作加在這些人身上,使他們在其中勞碌,不去理會謊言。」

因著法老對上帝的不認識,他不但拒絕了摩西的要求,更命令監工和工頭加重他們的苦工(仍舊要他們造出磚的相同數量,但卻不提供草;見5:7-8)。他指控以色列民去向上帝獻祭只是個藉口,為的是偷懶(5:8),這反映他不但對人毫無憐憫可言,更認為上帝沒有能力動搖他的霸權管治。其實古代人一般都懼怕神明會帶來刑罰,所以一般都採取「寧可信其有」的妥協態度,但法老卻完全無視摩西向他作出上帝會降災的警告(「⋯⋯免得他用瘟疫、刀劍攻擊我們」;見5:3),也不理會不提供草的結果可能最終導致減少磚的產量(受損的其實是埃及的利益),加上經文詳細描述法老安排人加倍惡待以色列民的過程和對話,在在就是要突顯出他毫不尊重上帝,反映他說「我不認識耶和華是誰」這句話所表示的意思,就是他的的確確不把上帝放在眼內,他看自己比上帝更大和更有能力。

 

以色列人的工頭指責摩西和亞倫害了他們(出5:10-21

出5:10 監工和工頭出來對百姓說:「法老這樣說:『我不給你們草,

出5:11 你們自己在哪裏能找到草,就往哪裏去找吧!但你們的工作一點也不可減少。』」

出5:12 於是,百姓分散在埃及全地,撿碎秸當草用。

出5:13 監工催逼他們,說:「你們每天要做完一天的工,與先前有草一樣。」

出5:14 法老的監工擊打他們所派的以色列工頭,說:「為甚麼昨天和今天你們沒有按照以前做磚的數目,完成你們的工作呢?」

出5:15 以色列人的工頭來哀求法老說:「為甚麼這樣待你的僕人呢?

出5:16 監工不把草給僕人,並且對我們說:『做磚吧!』看哪,你僕人挨了打,其實是你百姓的錯。」

出5:17 法老卻說:「懶惰,你們真是懶惰!所以你們說:『讓我們去向耶和華獻祭吧。』

出5:18 現在,去做工吧!草是不會給你們,磚卻要如數交納。」

出5:19 以色列人的工頭聽見「你們每天做磚的工作一點也不可減少」 ,就知道惹上禍了。

出5:20 他們離開法老出來,正遇見摩西和亞倫站在那裏等候他們,

出5:21 就向他們說:「願耶和華鑒察你們,施行判斷,因為你們使我們在法老和他臣僕面前有了臭名,把刀遞在他們手中來殺我們。」

這段經文主要記載以色列人得悉法老要加重他們的苦工後的反應。雖然他們之前聽到摩西和亞倫的話和看過他們的神蹟後就信了上帝甚至低頭敬拜,但明顯地他們並不明白信上帝是甚麼一回事,以致這時他們屈服於法老,分散在埃及全地撿碎秸當草用,對法老的惡待逆來順受,不察覺同時敬拜上帝和順服法老是個嚴重的失信。事實上,上帝本來就吩咐摩西和百姓的長老一同前往向法老要求離去的(3:18),但摩西見法老的時候卻不見百姓的長老或其他以色列人的工頭出現,某程度上經文已在暗示他們不想違抗法老的旨意。而他們並不是沒有向法老說話的渠道,因為接著他們向法老哀求,但只是表明自己樂意繼續服侍他,表明自己的忠誠和無辜(5:15-16)。這反映出只要情況還能應付得過去,當時的以色列民仍然甘於服侍法老,甚至當法老指出他們要求向耶和華獻祭是他們受苦的因由,他們的反應是反過來指責摩西和亞倫,認為他們所代表的上帝是不應讓他們在法老面前受苦,以色列民並沒有向法老和摩西表明與上帝的關係。這反映出他們並不知道敬拜耶和華比服侍法老重要,某程度上他們在上帝和法老兩者中選擇了後者,認為這是最容易解決面前艱難的方法,讓自己的生活可以好過一些。明顯地,以色列民並未真正認識上帝以及何謂相信祂和敬拜祂,他們不知道與上帝有立約關係,是等於自己也必須把上帝放在一切之上,好去維繫這段關係,單單事奉上帝。

 

摩西抱怨耶和華一點也沒有拯救祂的百姓(出5:22-6:1

出5:22 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裏,說:「主啊,你為甚麼苦待這百姓呢?為甚麼差派我呢?

出5:23 自從我到法老那裏,奉你的名說話,他就苦待這百姓,你卻一點也沒有拯救你的百姓。」(摩西抱怨上帝差派自己、抱怨上帝沒有讓他經歷順利……)

出6:1 耶和華對摩西說:「現在你必看見我向法老所行的事,使他因我大能的手放以色列人走,因我大能的手把他們趕出他的地。」

這段經文記載摩西返回上帝那裏,抱怨他已按照上帝的吩咐而行,但一切都並不順利,反映他以為事奉上帝、按照上帝的吩咐而行就一切都會盡如人意,然而其實上帝一早已經向他預告過會經歷不順利(4:21)。從上文所見,摩西不順利的原因其實主要是由於法老和以色列民對上帝的不認識、不順服,甚至是不同程度的藐視和敵擋!但從這段和之前上帝想要殺他的記載可見,其實摩西自己也同樣,他在經歷上帝的顯現、蒙召和神蹟後,也仍然對上帝沒有充分的認識,並因為所遇到的挫折而抱怨上帝不出手,不明白上帝的作為和問題的所在,可以說,連摩西也必須要更深地認識上帝。

 

《先知書選段》賽55:12-56:7(或8)與出4:18-6:1的關聯

賽55:12 你們必歡歡喜喜(為甚麼要這樣宣告??)出來(תֵצֵ֔אוּ平平安安(וּבְשָׁל֖וֹם蒙蒙引導。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歡呼,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

賽55:13 松樹長出,代替荊棘;番石榴長出,代替蒺藜。這要為耶和華留名,作為永不磨滅的證據。(以證明離開巴比倫地 “the Babylonian Exodus”是美好的!)

賽56:1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當守公平,行公義;因我的救恩臨近,我的公義將要顯現。

賽56:2 謹守安息日不予干犯,禁止己手不作惡,如此行、如此持守的人有福了!」

賽56:3 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不要說:「耶和華將我和他的子民分別出來。」太監也不要說:「看哪,我是枯樹。」

賽56:4 因為耶和華如此說:「那些謹守我的安息日,選擇我旨意,持守我約的太監,

賽56:5 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紀念碑,有名號(יָ֣ד וָשֵׁ֔ם Yad VaShem,勝過有兒有女;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

賽56:6 「那些與耶和華聯合,事奉他,愛他名,作他僕人的外邦人,凡謹守安息日不予干犯,又持守我約的人,

賽56:7 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我的禱告的殿中喜樂。他們的燔祭和祭物,在我壇上必蒙悅納,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

賽56:8 我還要召集更多的人歸併到這些被召集的人中。這是召集被趕散的以色列人的主耶和華說的。」

有關《以賽亞書》的內容大綱和主題信息可參考第一篇文章摘要裏的簡介[10],而今段《先知書選段》的經文屬於《以賽亞書》較後的部分,與以色列民離開巴比倫地回歸耶路撒冷的吩咐和應許有關。讀者要知道猶太人被擄回歸的記載與出埃及的記載必然會有某些平行之處(都是離開異邦回到上帝所賜的應許地),因此相關的先知書經文常被用作研讀《妥拉》的經文。而拉比特別選了今段《以賽亞書》的經文來對應《妥拉》的經文,大概就是因為兩段經文之間有著一些關聯的重要字眼(見下表):

關聯

《妥拉》出4:18-6:1

《先知書選段》賽55:12-56:8

平平安安地離去/出去的平行

出4:18 於是,摩西回到他岳父葉特羅那裏,對他說:「請你讓我回埃及我同胞那裏,看他們還在不在。」葉特羅對摩西說:「平平安安(לְשָׁלֽוֹם去吧!(לֵ֥ךְ

賽55:12 你們必歡歡喜喜出來(תֵצֵ֔אוּ平平安安(וּבְשָׁל֖וֹם蒙引導。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歡呼,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

上帝的記號(神蹟/證據)

出4:28 摩西將耶和華差派他所說的話和吩咐他所行的神蹟(אֹתֹ֖ת都告訴了亞倫。

出4:30 亞倫將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一切話述說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אֹתֹ֖ת

賽55:13 松樹長出,代替荊棘;番石榴長出,代替蒺藜。這要為耶和華留名,作為永不磨滅的證據(א֥וֹת

向上帝獻祭

出5:3 他們說:「希伯來人的上帝已向我們顯現了。求你讓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向耶和華我們的上帝獻祭(נִזְבְּחָה֙,免得他用瘟疫、刀劍攻擊我們。」

出5:8 他們平時做磚的數目,你們仍舊向他們要,一點不可減少,因為他們是懶惰的,所以才呼求說:『讓我們去向我們的上帝獻祭(נִזְבְּחָ֥ה。』

出5:17 法老卻說:「懶惰,你們真是懶惰!所以你們說:『讓我們去向耶和華獻祭(נִזְבְּחָ֥ה吧。』

賽56:7 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我的禱告的殿中喜樂。他們的燔祭和祭物(וְזִבְחֵיהֶ֛ם,在我壇上必蒙悅納,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

 

結語:是甚麼攔阻了上帝的旨意?

今段《妥拉》經文主要記載摩西願意事奉上帝後返回埃及地所遇上的波折。他首先經歷上帝想要殺他,接著是法老拒絕了他帶領子民到曠野去獻祭給耶和華的請求,法老更因而加重以色列民的苦工導致以色列民也埋怨他。這不禁讓我們發問「是甚麼攔阻了上帝的旨意?」「為甚麼上帝的命令和吩咐不能像祂創造時那樣全然成就?」而今段經文就透過摩西所經歷的不順利去回答了這個問題。首先,摩西按照上帝的吩咐而行但仍然不順利,反映出即使上帝的旨意要在地上執行,過程中都會出現許多攔阻,參與其中的事奉者甚至會遇到極大的挫敗、痛苦和壓力。而這些不順利和攔阻背後的原因,包括:摩西自己對上帝與子民的立約關係的不看重、法老在摩西面前(在上帝面前)的自高自大、以色列民不明白何謂真正信奉上帝等等。換句話說,世人(包括我們自己)對上帝的不認識、不順服和藐視,正是攔阻上帝的旨意成就、祂事工的開展和天國的實現的主要原因!因此,為了讓上帝的國度實現、祂的旨意要成就,世人和我們都必須不斷認識上帝,學會順服祂和尊崇祂。而今段經文的記述可讓我們更多認識上帝的地方包括:

1)在上帝眼中不事奉祂的人與死了無異,所以只有樂意事奉上帝的人才配得稱為祂的兒女;

2)上帝拯救我們,是建基於祂與我們的立約關係。我們不能只要求祂拯救我們、事事順著我們的要求、一切以滿足自己為依歸,而不去努力維繫這段關係;

3)我們的信心不能單單只停留在相信上帝是否真實存在,而必須不斷進深去認識祂,並要滿足於與祂維繫著一份親密的關係、一份立約的委身關係,這是一種每天都把祂放在自己生命中首位的生活模式;

4)我們既有了上帝的呼召和吩咐,就要付出努力和回應,讓自己稱職地配得上蒙召的崗位;

5)不要再單單根據事情是否順利,去判斷上帝是否真實、是否出於上帝的心意,反而更要反思自己是否有真正認識上帝、體貼上帝的心意和順服祂的旨意;

6)雖然事奉上帝的過程絕不容易,但上帝仍在全然掌權,並會按時看顧和供應事奉者的需要;

7)拯救所帶來的「自由」不是為了讓我們自己作主,想怎樣按照自己的利益和想法去生活就怎樣過活,認為對自己有利時才選擇去順服上帝、聽從祂的旨意;而是讓我們有能力和自由去順服上帝,即使面對艱難和壓迫也可以堅持活出真理,選擇不被世界和罪去轄制、攔阻我們去敬拜主和事奉祂。

求聖靈幫助我們不斷更深認識主,並學習從自己做起,努力順服上帝,尊主為大,做好生命見證,傳揚主道,讓世人認識祂,最終讓祂的旨意和國度能透過你和我的生命毫無攔阻地實現在這個世代中!阿們。


[1] 葉特羅並非之前提及過的流珥,他才是摩西的真正岳父。 參《妥拉》與《先知書選段》系列(出1:1-2:25、賽27:6-13)查經摘要〈為自己的靈命和動機把脈〉註3。

[2]  參《妥拉》與《先知書選段》系列(出3:1-4:17;賽40:11-19、31)查經摘要〈以主耶書亞的順服為我們的榜樣〉。

[3] 「但我要任憑他的心剛硬」原文 וַאֲנִי֙ אֲחַזֵּ֣ק אֶת־לִבּ֔וֹ 甚至應翻譯為「但我將會使他心硬」。我們可理解為上帝要透過使法老的心剛硬去讓他堅定在自己的決定中,好讓他能經歷全部十災,真正地認識祂的大能和自己的卑微。

[4] 參2:11-14、16-17等。

[5] Shmuel Goldin, Unlocking the Torah Text: An In-depth Journey into the Weekly Parsha- Shmot (Gefen, Jerusalem 2008), 32

[6] 參上一篇查經摘要。當中有解釋上帝稱自己為「我是自有永有」,是代表著祂信實長存,永恆不變的本質。因此祂會堅立祂與子民所立的約,並實現祂的應許。

[7] 上帝要施行拯救是因為記念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見2:24。

[8] Goldin, Unlocking the Torah Text, 21-25.

[9] 例如「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他豈不更要把好東西賜給求他的人嗎?」(太7:11)就是「輕與重」的表達,這是主耶書亞常用來突顯問題所在的講解手法(另見太6:26、路12:26等)。

[10] 參《妥拉》與《先知書選段》系列(出1:1-2:25、賽27:6-13)查經摘要〈為自己的靈命和動機把脈〉內文「《先知書選段》賽27:6-13與出1:1-2:25的關聯」的段落。

其他《妥拉》與《先知書選段》之《出埃及記》系列查經摘要:


分享至你的:

關於作者

Herbert Chan author

陳金城,現任 BMY 總幹事,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碩士,主修猶太研究,專注於研究早期猶太人與基督徒的釋經、喜愛希伯來語、日語、結他、以色列地旅遊。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