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段《妥拉》經文(創29:31-30:21)講述雅各怎樣生了十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為甚麼經文不簡單直接地列出雅各所生的子女名字,而要詳細地描述整個生子的經過?透過這樣詳細的描述,可帶出甚麼屬靈意義?
上一段經文記述雅各從伯特利順利到達了拉班的家,他為娶拉班的小女兒拉結而服事了拉班七年,後來被拉班所騙要先娶大女兒利亞,以致最終他要為拉班服事十四年。今段經文開始講述雅各的婚姻生活,就是關於他怎樣被夾在兩個妻子的「生子競賽」中。其中經文不但記錄了每個孩子出生的過程和名字的由來,更把雅各、利亞與拉結各人的感受、反應和對話仔細地一一記下。作者如此詳細地記述這些細節,相信除了是要記錄雅各生子的事實之外,還要透過這些細節去帶出一些屬靈的教導。
創29:31耶和華見利亞失寵(שְׂנוּאָ֣ה senu ʾ ah),就使她生育,拉結卻不生育。
創29:32利亞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呂便(רְאוּבֵ֑ן Reʾuben),因為她說:「耶和華看見(רָאָ֤ה ra ʾah)我的苦情,如今我的丈夫必愛我。」
創29:33她又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西緬(שִׁמְעֽוֹן Shimon),說:「耶和華因為聽見(שָׁמַ֤ע shama)我失寵(שְׂנוּאָ֣ה senu ʾ ah),所以又賜給我這個兒子。」
創29:34她又懷孕生子,說:「我給丈夫生了三個兒子,現在,這次他必親近(יִלָּוֶ֤ה yilawah;聯合)我了。」因此,雅各給他起名叫利未(לֵוִֽי Lewi)。
創29:35她又懷孕生子,說:「這次我要讚美(אוֹדֶ֣ה ʾ odeh)耶和華。」因此給他起名叫猶大(יְהוּדָ֑ה Yehudah)。於是她停了生育。
29:31說上帝見利亞失寵就使她生育,但拉結卻不生育,也就是說,二人本來都不能生育,只是上帝幫助利亞,才使她可以生育。她們二人的情況跟亞伯拉罕的妻撒拉、以撒的妻利百加一樣,都是原來不能生育,惟耶和華出手後她們才能生育,可見上帝透過使先祖的妻可以生育來表明自己的掌權:祂既然揀選了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所以往後的一切發展都是按著祂的應許和時間來發生。因此,我們不能看今段經文所描述的「生子競賽」為一則普通的家庭紛爭,而是上帝的手要怎樣介入雅各和他的妻子的生命中,好讓祂的應許和祝福得以成就。
事實上,經文一開始就指上帝要出手去扭轉雅各家當時一個失衡的情況,就是雅各只寵愛拉結,卻輕看了他先娶的妻利亞。這情況並不符合上帝的心意(在後來頒布的誡命中祂也提及這點[1]),以致上帝要為利亞在雅各家的地位作出平反。她一連生下四個兒子,各兒子的名字均有意思:1)呂便在原文的意思是「看哪!兒子」,這是記念上帝看見她的苦情。她說「如今我的丈夫必愛我」正正反映出雖然她是雅各的妻,但卻不被丈夫所愛(留意在古代丈夫與妻子同房主要是為延續家族的下一代,未必包含現代人所理解的戀愛,所以雅各與利亞生子並不代表愛她);2)西緬在原文的意思是「聽見」,代表上帝聽見了她失寵的情況;3)利未在原文的意思與「親近、聯合」有關,表明她期望丈夫會與自己親近,這再次反映一直以來她都遭受雅各的冷待;4)猶大在原文的意思是「讚美耶和華」。而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次她為兒子起名時已再沒有提及丈夫,而只是提及耶和華!這某程度上反映上帝在利亞心目中的位置好像超越了雅各。我們可以想像,她從過去生子的經歷中,已經深深體會到上帝是怎樣真實地為自己平反和施恩,明白到耶和華是她的上帝。而經文這時說她停了生育,估計是上帝的安排而不是她的想法,因為後來30:17記載上帝應允了她,以致她可再次生子,所以或許在生下猶大時,上帝已暫時達到了祂要為利亞平反的目的,包括要讓利亞深深地經歷和認識祂。
創30:1 拉結見自己不給雅各生孩子,就嫉妒她姊姊,對雅各說:「你給我孩子,不然,讓我死了吧。」
創30:2 雅各對拉結生氣,說:「是我代替上帝使你生不出孩子的嗎?」
創30:3 拉結說:「看哪,我的使女闢拉在這裏,你可以與她同房,使她生子歸在我膝下,我也可以藉著她得孩子。」
創30:4拉結就把她的婢女闢拉給丈夫為妾(אִשָּׁ֑ה ʾishah;原文作妻子),雅各與她同房。
創30:5 闢拉懷孕,為雅各生了一個兒子。
創30:6拉結給他起名叫但(דָּֽן Dan),說:「上帝為我伸冤(דָּנַ֣נִּי danni),也聽了我的聲音,賜給我一個兒子。」
創30:7 拉結的婢女闢拉又懷孕,為雅各生了第二個兒子。
創30:8拉結給他起名叫拿弗他利(נַפְתָּלִֽי Naphtali),說:「(原文在此有: נַפְתּוּלֵ֨י אֱלֹהִ֧ים naphtuley ʾelohim;上帝/神明的較力!)我與我姊姊大大較力( נִפְתַּ֛לְתִּי niphtaliti),並且得勝了。」
拉結見自己不生育就嫉妒姊姊利亞,這代表她並沒有反思為何姊姊能生育而自己卻不能。另外,她既知道雅各寵愛自己,就對雅各說出晦氣的話:「你給我孩子,不然,讓我死了吧。」這反映出她不明白生子是上帝在亞伯拉罕後裔中的掌權和介入,以為這是可以靠人的能力去改變的情況。而雅各在今段《妥拉》經文中,只有一句對白,就是他對拉結的回應:「是我代替上帝使你生不出孩子的嗎?」可見雅各知道這事是出於上帝的心意。事實上從上一段經文所記,他在娶妻的事上被拉班所騙,就是在與立約相關的事情上(娶妻與得著上帝所應許的後裔兩者息息相關)被人調包,雅各應深深體會到這是上帝在管教他,祂藉拉班以大女兒冒充小女兒一事去讓自己反思過去怎樣假扮長子去騙取父親的祝福。也就是說,雅各理應發現,自從上帝在伯特利向他顯現後,祂一直與他同在,這包括對他的眷顧(順利遇見拉結)和管教(被拉班所騙)。不過,從當時雅各這句話的反應來看,他或許只是頭腦上知道,而並非真正順服上帝,因為如果他信靠上帝,就大可仿效父親以撒去為妻子禱告(當年以撒為利百加禱告近二十年她才能生育)。
結果,雅各沒有甚麼行動,反而拉結效法當年撒拉所做的,把自己的使女闢拉給雅各為妾(在這裏「妾」的原文是妻子,就是跟當年撒拉待夏甲的情況一樣),要雅各跟她同房好讓她生子歸在自己的名下。闢拉一連生了兩個兒子,而拉結也像利亞那樣為他們起名:1)但在原文的意思是「審判、伸冤[2]」,拉結認為這是上帝聽了自己的聲音而為自己平反,不過實情是上帝使她不能生育,但她卻用了自己的方法去嘗試改變這個境況;2)拿弗他利在原文的意思是「較力、爭競」。當中她的回應包含了一句在《聖經》的中文譯本裏往往沒有被翻譯出來的話「נַפְתּוּלֵ֨י אֱלֹהִ֧ים naphtuley ʾelohim;上帝(或神明)的較力!」然後才指這是她與姊姊大大較力( נִפְתַּ֛לְתִּי niphtaliti)。這反映她一心要與姊姊爭競,甚或可指自己所倚靠的神明要與姊姊所倚靠的神明爭競,這不但說明了她沒有真正認識那位獨一的主,也是不服上帝出手幫助姊姊利亞!
創30:9利亞見自己停了生育,就把她的婢女悉帕給雅各為妾(אִשָּֽׁה ʾishah)。
創30:10 利亞的婢女悉帕為雅各生了一個兒子。
創30:11利亞給他起名叫迦得(גָּֽד Gad),說:「真是幸運(גָד gad)!」
創30:12 利亞的婢女悉帕又為雅各生了第二個兒子。
創30:13利亞給他起名叫亞設(אָשֵֽׁר ʾasher),說:「我真有福(אָשְׁרִ֕י ʾasheri)啊,眾女子都要稱我有福(אִשְּׁר֖וּנִי ʾisheruni)。」
利亞見自己停了生育,就彷效妹妹拉結那樣用使女為自己生子,她的使女悉帕也同樣生了兩個兒子:1)迦得在原文的意思是「幸運」,表示利亞認為這次成功生子是出於運氣,可以理解為並非出於上帝的作為;2)亞設在原文的意思是「有福、開心」,她認為自己在眾人面前會被稱為有福。留意這次她為兩個兒子起名時都沒有提及丈夫或上帝,而純粹是表達她的個人感受。對比拉結把自己使用的手段硬說成是上帝的作為,利亞並沒有這樣做!她或許知道借用使女去為自己生子的手法,未必是上帝的心意,但無論如何上帝未必會出手去阻止一切人憑著己意所作的事。
創30:14收割麥子(原文是小麥)的時候,呂便到田裏去,找到曼陀羅草,就拿給他的母親利亞。拉結對利亞說:「請你給我一些你兒子的曼陀羅草吧。」
創30:15利亞對她說:「你奪走了我的丈夫還是小事嗎?你還要奪取我兒子的曼陀羅草嗎?」拉結說:「今夜他可以與你同寢,來交換你兒子的曼陀羅草。」
創30:16到了晚上,雅各從田裏回來,利亞出來迎接他,說:「你要與我同寢,因為我真的用我兒子的曼陀羅草把你僱下了(שָׂכֹ֣ר שְׂכַרְתִּ֔יךָ)。 」那一夜,雅各就與她同寢。
創30:17上帝應允了(וַיִּשְׁמַ֥ע waʾyishma;聽取了)利亞,她就懷孕,為雅各生了第五個兒子。
創30:18利亞給他起名叫以薩迦(יִשָּׂשכָֽר Yissoskhar),說:「上帝給了我工價(שְׂכָרִ֔י sekhari),因為我把婢女給了我的丈夫。」
在收割小麥的時候,雅各的長子呂便到田野去,並找到了曼陀羅草(《和合本》翻譯為「風茄」)。這植物所散發的香氣和它的根部呈現的人形外貌,在古代人眼中被看為有提升人生育機會的神奇功效[3],所以當拉結得知利亞的兒子尋得這草後,就用當晚可與雅各同寢來作為交易,向利亞索取一些曼陀羅草,以解決自己不能生育的情況。自經文首次提及曼陀羅草後,之後每一次都是以「利亞兒子的曼陀羅草」來描述。這某程度上說明上帝一直都站在利亞的一方,因為上帝只讓利亞的兒子呂便找到這草,而且每當經文提及「她的兒子」,本身也在見證著上帝對利亞的施恩看顧。我們從拉結把當晚可與雅各同寢作為這次交易的條件,便明白到在一般情況下雅各並不會與利亞同寢。也就是說,儘管利亞已經為雅各生下多個兒子,她仍未能得到雅各的愛(這反映雅各仍然沒有因為上帝在利亞身上的工作而改變對她的看法)!可憐的利亞,就只能因上帝在背後的幫助才得到當晚與雅各同房的機會。而上帝亦應允利亞(30:17),在寥寥可數的機會中,讓她生下第五個兒子以薩迦。以薩迦在原文的意思是「工價」,這跟她用她兒子的曼陀羅草把雅各僱下(שָׂכַר sakhar x2次;動詞)一致。可是,她這次為兒子起名時,卻表明她這次能生子並非由於這次交易,而是基於自己曾把使女給雅各(去增添雅各兒子的數目),所以這是上帝報答自己所給的工價(שָׂכָר sakhar;名詞)!換句話說,雖然她在表面上好像行了拉結所行的,安排使女給雅各生子,但其動機卻跟拉結完全不同:拉結為的是自己,但利亞卻一直看自己所行的,是為要在上帝建立雅各家的心意上出一分力,有份成就上帝的應許,明顯地利亞比拉結更懂得看重上帝和祂的心意。
創30:19 利亞又懷孕,為雅各生了第六個兒子。
創30:20利亞給他起名叫西布倫(זְבֻלֽוּן Zebulun),說:「上帝賜給我(זְבָדַ֨נִי zevadni)厚禮(זֵ֣בֶד zeved)了;這次,我丈夫必看重我(יִזְבְּלֵ֣נִי yizbelni),因為我為他生了六個兒子。」
創30:21後來她又生了一個女兒,給她起名叫底拿(דִּינָֽה Dinah)。
上帝對利亞的眷顧還未有停止,今段《妥拉》經文最後以她自己再生多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作結:1)西布倫在原文的意思與「賜給、厚禮、看重」有關[4],也就是她經歷了上帝的恩典,並相信雅各這次應該會真的看重自己了,這表明透過上帝的幫助,她仍然沒有失去信心;2)底拿在原文的意思跟拉結使女所生的兒子但一樣(底拿是但的陰性名詞表達)。雖然經文沒有記載她為這女兒起名的緣由,但回顧上帝讓利亞(和她的婢女悉帕)為雅各生下了六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明顯是上帝的眷顧和為她伸冤(也就是但和底拿的意思)。
撒上1:2 他有兩個妻子:一個名叫哈拿,另一個名叫毘尼拿。毘尼拿有孩子,哈拿卻沒有孩子。
……
撒上1:4 每逢獻祭的日子,以利加拿把祭肉分給他的妻子毘尼拿和毘尼拿所生的兒女。
撒上1:5 他給哈拿的卻是雙分,因為他愛哈拿。耶和華卻不使哈拿生育。
撒上1:6 她的對頭毘尼拿因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就常常惹她發怒,要使她生氣。
《撒母耳記》一開始記載以利加拿有兩個妻子:哈拿和毘尼拿。以利加拿所愛的是哈拿,但她卻不能生育,這情況跟今段《妥拉》經文所記雅各有兩個妻子,但他所愛的拉結不能生育非常相似。難怪拉比會用這段《先知書》經文來聯繫今段《妥拉》經文。而兩段經文不同的地方主要是拉結嫉妒利亞可以生育,但《撒母耳記》的哈拿卻沒有嫉妒毘尼拿,反而是毘尼拿看見耶和華不使哈拿生育就驕傲起來,並惹她發怒。我們知道後來上帝看見哈拿的苦情而讓她可以生育,更生下了上帝大大使用的撒母耳。可見上帝會為那些受欺壓的人平反,這跟今段《妥拉》經文中上帝為利亞平反的情況相似。
賽60:15你雖曾被拋棄,被恨惡(שְׂנוּאָ֖ה senu’ah),甚至無人經過,我卻使你有永遠的榮華,成為世世代代的喜樂。
賽60:16 你要吃列國的奶,吃列王的乳。你就知道我──耶和華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贖主,是雅各的大能者。
賽60:17我要賞賜金子代替銅,賞賜銀子代替鐵,銅代替木頭,鐵代替石頭。我要以和平為你的官長,以公義為你的監督。
賽60:18 你的地不再聽聞殘暴的事,境內不再聽見破壞與毀滅。你必稱你的牆為「拯救」,稱你的門為「讚美」。
賽60:19白晝太陽不再作你的光,月亮也不再發光照耀你;耶和華卻要作你永遠的光,你的上帝要成為你的榮耀。
賽60:20你的太陽不再落下,月亮也不消失;因為耶和華必作你永遠的光。你悲哀的日子定要結束。
賽60:21你的居民全是義人,永遠得地為業;他們是我栽的苗,是我手的工作,為了彰顯我的榮耀。
賽60:22 稀少的要成為大族,弱小的要變為強國。我──耶和華到了時候必速速成就這事。
賽61:1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報好信息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捆綁的得自由;
賽61:2 宣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的上帝報仇的日子;安慰所有悲哀的人,
賽61:3 為錫安悲哀的人,賜華冠代替灰燼,喜樂的油代替悲哀,讚美為衣代替憂傷的靈;稱他們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植的,為要彰顯他的榮耀。
另一段《先知書選段》(賽60:15-61:3)位於《以賽亞書》的第三大部分(56-66章),其背景是以色列民亡國被擄後,上帝使用波斯王古列下詔讓他們可以回歸以色列地,重建耶路撒冷。經文一開始指「你雖曾被拋棄,被恨惡」,當中的「你」指耶路撒冷,而恨惡(שְׂנוּאָ֖ה senu’ah)一詞的原文正是今段《妥拉》經文起首提及利亞失寵的同一個字(שְׂנוּאָ֖ה senu’ah)。接著經文用多幅圖像來表明上帝要扭轉耶路撒冷的苦況:「我要賞賜金子代替銅,賞賜銀子代替鐵,銅代替木頭,鐵代替石頭」(60:17)、「你必稱你的牆為『拯救』,稱你的門為『讚美』」(60:18)。然而經文續指耶路撒冷的光輝不會再靠普通的太陽和月亮,而是靠耶和華親自為她發光和作她的榮耀。這些描述在在都顯出上帝要眷顧耶路撒冷,平反她昔日被厭棄的境況,提升她的地位,表明她的居民是上帝的工作和榮耀(60:21)。這情況就如今段《妥拉》經文中上帝為利亞的失寵平反一樣,叫她經歷上帝的施恩,讓她生了多個兒女,證明上帝的看顧和同在。
賽61:1-3一般會被看作與彌賽亞(受膏者)有關的經文,而學者對經文所提及的受膏者的身分有不同的意見,例如是以賽亞本人、《以賽亞書》中的受苦僕人,甚或是上帝膏立使用的外邦王古列等。筆者認為經文本身的資料雖然未有清楚指出這位受膏者是誰,但對上帝怎樣使用這位受膏者,經文卻有細緻的描述:「叫我報好信息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捆綁的得自由……」當中的意思清楚表明他是一位耶和華大大使用的受膏者,要來平反人生命的苦況,徹底扭轉那些過去受欺壓和轄制的處境!而我們可以從主耶書亞(耶穌)身上清楚看見他的確成就了這位彌賽亞的角色(見路4:16-21、7:22;太10:8、11:5等),甚至歷代的信徒(包括現在我們)也不斷經歷主在人生命中奇妙的作為和轉化的工作。可以說,上帝在今段《妥拉》經文中怎樣為利亞作出平反,這正是上帝透過彌賽亞所作的工!上帝昔日在《以賽亞書》所記的歷史中透過彌賽亞的工作為耶路撒冷以及其居民平反,並從新約時代直到今天,仍然繼續使用祂的受膏者耶書亞去為上帝的子民作工,為要拯救和釋放那些被欺壓和被罪轄制的生命。
自從雅各在伯特利經歷過上帝的祝福和應許,他一方面知道上帝與自己同在,但另一方面上帝並非事事都如他的意思去達成。上一段經文記載了他因為愛拉結,想娶她為妻,於是自己定出工價,主張要為拉班服事七年,他在整個過程中都沒有再求問上帝的心意(完全不像他父親娶利百加的過程中老僕人求問上帝那樣),這反映雅各當時並不依靠上帝,仍然喜歡按自己的意思來行事。結果上帝就容許他被拉班所騙,因著所愛的拉結而要先娶利亞,並要為拉班打工十四年。所以,上帝一方面要讓雅各反思自己過去曾欺騙過父親以撒,並從自己的經歷中明白不可再這樣行。另一方面,上帝要讓他明白只一味按照自己所喜愛的去行是會帶來惡果的。事實上,他既然這麼著緊長子的祝福,就應該切切實實地作上帝揀選的亞伯拉罕子孫,明白這個長子的身分其實身負建立大國的重任,他不能凡事只按照自己的慾望去行,而需要明白和常常考慮到上帝的心意和計劃。
上一段經文他因著拉結的美貌而愛她,結果受了莫大的教訓;而到了今段經文,他繼續只寵愛拉結,忽視上帝也讓利亞成了他妻子的這個事實。雖然他清楚知道上帝在利亞身上工作,並明白自己不能代替上帝去改變這個情況,但從他對利亞沒有改變的冷漠態度可見,他仍然未順服上帝的帶領和心意。事實上,今段經文中雅各所佔的篇幅少之又少,他在作者筆下成了一個被動和沒有能力管理自己家庭的人,他不但沒有能力控制誰可以生子,就連為兒女起名的動作,也全被利亞和拉結所取替,甚至晚上可與誰同寢也並非自己可以全然決定。從他離開伯特利至今,雅各理應深深體會到自己的人生其實並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他需要學習的屬靈功課,就是懂得放下自己的所愛和老我,學習跟隨上帝的心意和步伐,帶領自己和家庭走出困境。
雖然今段經文較多描述的不是雅各,而是利亞和拉結,不過雅各應該可以從上帝在二人身上的工作並她們的回應,像鏡子一樣映照出自己的問題。
首先,在今段一開始拉結沒有反思上帝為甚麼讓姊姊生育而不使自己生育的原因,反倒去埋怨雅各。她不理會當年撒拉和夏甲因為代生兒子的安排而產生家庭不和、導致夏甲母子要被趕走的事件(見16、21章),也不理會上帝正在為利亞平反,而堅持要與姊姊(甚至要和上帝)爭競,要透過使女去為自己生子。之後,她用可與雅各同寢來作交易,向利亞索要呂便所尋獲的曼陀羅草,藉此想解決自己的生子問題(也是自己的地位問題),在在都反映出拉結其實既不依靠耶和華,也不體諒姊姊和雅各的感受。她只是自我中心地用盡一切方法去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慾望,為了尋求自己的利益而罔顧別人的感受。而這情況,就正如雅各起初要奪取長子的名份和祝福一樣,事事都以自己為中心,並不考慮自己的兄弟以掃和父親的感受。可以說,拉結的生命就像一面鏡子那樣反映著雅各昔日的老我,讓雅各看見自己過去那種自我中心、不蒙上帝的喜悅與使用的生命!而他可以選擇的是,既然拉結只憑血氣說話和行事,沒有看重上帝,那麼他明知這樣的生命是不蒙上帝所喜悅的話,是否仍然只過著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命,只要上帝的祝福而不想順服上帝的安排,不願意謙卑地跟從上帝的心意?
另一方面,雅各應該看到上帝不斷在向利亞施恩,大大使用一個他不愛的妻去擴展和興旺自己的家。這雖然會讓雅各心情矛盾甚至難受,然而他其實可從利亞為他所生的兒子們的名字,去明白上帝怎樣介入利亞的生命。首先,利亞從自己被厭棄、沒有得到丈夫的愛,卻因著上帝而把焦點更多地放在上帝身上(猶大的名字只關乎讚美耶和華,沒有提及丈夫)。可以說,上帝的位置在利亞心目中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在那次曼陀羅草的交易中,某程度上也對照了當年以掃與雅各的交易(見25章),以掃為了滿足自己即時的慾望(紅豆湯,原文作「紅紅的」)而賣了自己的長子名份,輕看了上帝所賜予的屬靈福分;相反,利亞則為了可與雅各同房生子,在上帝的應許計劃中有所貢獻而賣掉曼陀羅草。之後的經文並沒有記載拉結因得到了這草而改善了自己的生育情況,但卻清楚記載利亞因為這次的交易,就再為雅各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也就是說,雅各應該從利亞的生命看見,利亞的人生即使並不如意,但因著上帝憐恤和扭轉她失寵的情況,而讓她大大參與在上帝的計劃中,成就祂對亞伯拉罕後裔的應許。
事實上,從接著她為以薩迦起名一事上,可看見利亞原來所為的不再是自己,而是樂見自己可以有份參與在上帝的計劃中,她發現自己的人生原來可以因為有份實現上帝的應許而變得更有意義和價值,甚至在艱難的人生中仍然充滿信心。可以說,如果雅各認為自己活在艱難和不如意中的話,也應該效法利亞那樣,更多去思考自己可怎樣有份參與成就上帝的應許和心意,而不是只寵愛著自己所愛的拉結,被動地不去作任何改變!而雖然雅各不多與利亞親近,但上帝幾乎使用每一次機會去讓利亞為雅各家開枝散葉。可見對比著拉結的自我中心和不看重上帝,雅各理應看見利亞在屬靈上的美麗,和她怎樣大大被上帝使用。
所以,雅各其實一直需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他清楚知道上帝在二人身上的作為,就要好好地想想:自己是否仍然要堅持繼續過著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命,還是願意作出改變?他是否願意讓自己的屬靈生命有所突破,放下自我的喜惡而配合上帝所使用的利亞,為要叫上帝的家可以更多去開枝散葉,讓自己的生命可以更大地被上帝使用?
在《創世記》50章的經文中,雅各是三位先祖當中所佔篇幅最多的一個(從25到50章記載到雅各的一生),這一方面與他兒子特別多(生下十二支派的先祖)有關,他們之後成了大國的雛形,一步步去成就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另一方面,雅各的生命非常人性化,以致他的自我的個性和想法、他所面對的掙扎和他的生命要怎樣被上帝雕琢,都成了我們在屬靈上許多可以學習的功課。在今段《妥拉》經文中,雖然作者對雅各的著墨並不多,而經文的內容表面上也看似只是雅各家中兩個妻子之間的爭競,但其實經文包含了上帝怎樣介入雅各、利亞和拉結的關係,為要扭轉他們的生命。所以作者所記載的不純粹是十二個支派先祖的名字,更加是過程中上帝要怎樣管教和提醒雅各,讓他從兩個妻子的屬靈生命中,看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並且明白自己對拉結的寵愛,其實並不符合上帝要大大使用利亞的方向!筆者猜想雅各大概是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但問題是他是否願意作出改變?他在今段《妥拉》經文中唯一的一句對白「是我代替上帝(הֲתַ֤חַת אֱלֹהִים֙ hatachat ʾelohim)……嗎?」其實非常重要,是每個信徒都應該問的問題,就是我們是否可以代替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位置?如果我們知道答案是不能的話,那麼我們其實好應該馬上放下自己的老我、放下自我為中心不願順服的生命,然後快跑去跟隨主,不再在自我的固執中浪費人生和時間!但願我們都全心相信上帝是那位公義和看顧人的主,祂有足夠的能力去主導和改變我們的人生,甚至在我們跟從祂的路上遇上任何困難,祂也必可為我們平反和扭轉困局,為要讓我們能配合祂的工作,經歷祂的真實和恩典。來吧!就讓我們都嚐嚐被主帶領的滋味,讓主去為我們的人生掌舵吧!
[1]《申命記》21:15-16記載「人若有兩個妻子,一個是他寵愛的,另一個是失寵的(שְׂנוּאָ֣ה ;與利亞『失寵』的原文一致),她們都給他生了兒子,但長子是他失寵妻子生的;到了分產業給兒子的時候,不可將自己寵愛的妻子所生的兒子立為長子,在他失寵妻子所生的長子之上。」這表明在上帝的子民中,祂讓人所娶的兩個妻子以致她們所生的後裔都有其角色和位分,人不應按自己的意思或喜惡去更改甚至破壞。
[2]一般人會看「審判」這詞與刑罰有關,是帶負面意思的詞語,但其實在希伯來的思維裏並非如此,因為若沒有審判欺壓別人的惡人,那麼被欺壓的受害者就不能被拯救。所以審判其實也包含伸冤和拯救的含意,並非單單指向刑罰。
[3]參歌7:13,並John H. Walton, “Genesis,” in Genesis, Exodus, Leviticus, Numbers, Deuteronomy , vol. 1 of ZIBBCOT , ed. John H. Walton; 5 vols.; (Grand Rapids : Zondervan, 2009), 109.
[4] Nahum M. Sarna, Genesis , The JPS Torah Commentary ; (Philadelphia: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y, 1989), 210.
耶書亞研經中心 版權所有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