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掃羅的改變認識「聖靈的工作」

分享至你的:

「安息日研經坊」(2018-12-01)《撒母耳記上》10:1 7-11:15 查經摘要(9

(圖為掃羅家所在的「基比亞」<參撒上10:26>,Reworked photo,original photo credit:  Bibleplaces.com

試從今段經文的記載,討論上帝的靈(聖靈)的工作及其特性是怎樣的?

 

掃羅還未準備好作以色列的王

今段經文主要講述上帝怎樣在以色列民中確立掃羅的君王地位,內容可分為兩段:
1)經公開掣籤後,掃羅被確定為耶和華所揀選的王,但他仍未得所有百姓的認同(10:17-27);
2)掃羅被上帝的靈大大感動並帶領以色列民打勝仗,建立了君王的威信(11:1-15)。

以下是第一段(10:17-27)的結構大綱:

A. 撒母耳聚集百姓在米斯巴,重申立王是子民厭棄耶和華,上帝並不喜悅(10:17-19)

B. 撒母耳透過掣籤,在以色列眾支派面前掣出掃羅為王(10:20-21)

C. 掃羅躲藏在器具中(10:22)

D. 撒母耳宣佈掃羅是耶和華所揀選的人,眾民大聲歡呼(10:23-24)

E. 撒母耳說明國法,然後遣散眾百姓回家(10:25)

  結論:F. 有人受感動跟隨掃羅,也有人藐視他,掃羅沒有理會(10:26-27)

在上一段經文,掃羅雖然已經被撒母耳膏立為王,但他君王的身分還未公開,其王位也並未得到以色列眾民的認同。所以今段經文一開始就記載撒母耳聚集以色列眾民到米斯巴,透過掣籤讓所有人知道掃羅是耶和華所揀選的君王(10:17-21)。然而,當掣籤的結果掣出掃羅,他卻躲藏在器具中,在百姓求問耶和華之後,才得知他躲藏的位置並把他領出來(10:22)。由此可見,掃羅其實還未預備好作以色列的君王,他那時沒有勇氣面對百姓,也沒能力作他們的領袖。

 

「上帝的靈」感動一群人跟隨掃羅

掃羅往基比亞回家去,有上帝感動的一群人跟隨他。(10:26)

在今段經文裏,《和合本》譯作「感動」的詞出現了兩次(10:26、11:6),但在原文裏這兩個詞並不相同。我們會先談在10:26出現的那個「感動」,它的原文是נָגַ֥ע,意思是「觸動、觸摸」。當透過掣籤掣出掃羅是耶和華為百姓所揀選的君王之後,上帝感動了一些人(觸摸他們的心)去配合祂的工作,也就是要他們支持掃羅為王,並願意跟隨和輔佐他。

雖然掃羅有出眾的外表,亦得到撒母耳的推舉和眾民的擁戴(10:23-24),並且有一群受「感動」的人支持和跟隨(10:25-26),但有一些匪徒卻不認同他的資格或能力。他們藐視掃羅說:「這人怎能救我們呢?」(10:27)。「匪徒」的原文是בְלִיַּ֣עַל,意思是「毀壞、毫無價值」[1](這詞在申13:13用於一些勾引以色列民拜偶像的人),有拉比把這個詞分拆為兩個詞בְלִיּ־עוֹל,意思是「沒有負軛」,也就是「沒有承擔上帝的國度」[2]儘管撒母耳對眾民說:「你們看耶和華所揀選的人,眾民中有可比他的嗎?」(10:24)然而這些匪徒不但沒有被上帝感動去跟隨掃羅,他們的回應更可以說是在抵擋耶和華的受膏者(上帝所膏立的君王)。

 

掃羅被人藐視的原因

這些匪徒藐視掃羅,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掃羅躲藏在器具中,不肯出來面對百姓,他的怯懦和退縮,完全不是一位君王應有的風範,難怪令人質疑他的領導能力。此外,當那些匪徒藐視掃羅時,他卻不理會(10:27)。「不理會」原文是כְּמַחֲרִֽישׁ,意思是「沉默不語」(他既然是上帝所揀選的人,理應表明他們所藐視的不是自己,而是上帝。參17:45大衛被歌利亞藐視時的回應),大概由於掃羅的怯懦和無能,他對抵擋他或上帝的人一聲不吭。

第二個原因是他們鄙視掃羅的出身。掃羅曾說:「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憫人嗎?我家不是便雅憫支派中至小的家嗎?你為何對我說這樣的話呢?」(9:21)便雅憫支派的屬地正是撒母耳每年巡行審判之地(參7:16),這可能反映出在便雅憫地的不義之事特別多。而在《士師記》結尾時記載利未人的妾被強暴一事(士19-21章),那不肯交出匪徒的(士20:13)就是便雅憫支派。結果他們被以色列眾支派圍攻並戰敗,最後被殺得只剩六百人(士20:47),故此可說是以色列中最小的支派。至於掃羅的本家基比亞(11:4),更是兇案發生之地(士20:5-6)。當中匪徒的原文與今段經文所用的匪徒 בְלִיַּ֣עַל是同一個詞。當時以色列眾支派要聲討基比亞的匪徒時曾進行掣籤(士20:9)並以米斯巴為集合點(士20:3),這些重點都在今段經文中出現(米斯巴就是以色列眾民集合,掣籤掣出掃羅之地)。兩件事之間的共通之處看來並非偶然,似乎是要人從掃羅的出身聯想到過去便雅憫支派曾犯的各種惡行。難怪不單掃羅感到自己不配作以色列的王,就連今段經文所提及的匪徒,也不認同這位來自基比亞的君王會有資格去拯救他們。

 

掃羅的王位在一場戰役後得到確立

第二段經文主要講述亞捫人到基列‧雅比安營,意圖凌辱以色列眾人(11:1-2)。雅比人於是派使者往以色列全境求救(11:3-4)。掃羅趕牛回來時聽見這消息,上帝的靈就大大感動他,他就大怒,隨即聚集以色列民前往基列‧雅比攻打亞捫人(11:5-11)。掃羅得勝之後,百姓要求殺死那些曾藐視他的匪徒,但掃羅寬恕了那些人(11:12-13)。最後所有以色列民都在耶和華面前認定他的君王身分,掃羅和以色列眾人都大大歡喜(11:14-15)。

這段經文(11:1-15)的大綱結構如下[3]

A.那位行毀壞和欺壓的王(11:1 [4]

B. 亞捫人揚言要凌辱以色列眾人(11:2)

C. 基列‧雅比人回應「七日後我們出來歸順你」(11:3)

D. 使者從基列‧雅比傳來壞消息(11:4)

E.掃羅趕牛(原文אַחֲרֵ֤י הַבָּקָר֙「跟在牛後面」)回來,詢問有關消息(11:5)

X. 上帝的靈大大感動掃羅(11:6)

E’.掃羅使以色列民跟隨他(原文אַחֲרֵ֤י שָׁאוּל「跟在掃羅後面」),招聚眾人成為軍隊(11:7-8)

D’. 使者給基列‧雅比傳送好消息(11:9)

C’. 基列‧雅比人回應「明天我們出來歸順你(原文無「歸順你」)」(11:10)

B’. 亞捫人戰敗逃亡(11:11)

A’. 那位行拯救和保存人性命的王(11:12-13)

結論:F. 撒母耳招聚以色列民到吉甲,在耶和華面前立掃羅為王,眾民都歡呼(11:14-15)

在這大綱的倒影結構裏,其中央位置至為重要,那就是「上帝的靈大大感動掃羅」(11:6)。而從它的上下文可見,原本是掃羅「跟在牛後面」(11:5),現在變成是百姓「跟在掃羅後面」(11:7-8);掃羅在第一段經文表現得「怯懦和退縮」,但當他被上帝的靈大大感動後,卻表現出「英勇和有領導能力」。可見「上帝的靈」讓他的生命有了徹底的改變。

 

掃羅被「上帝的靈」大大感動和改變

掃羅聽見這話,就被上帝的靈大大感動וַתִּצְלַ֤ח :得勝、昌盛),甚是發怒。(11:6)

掃羅經歷「上帝的靈大大感動」並非第一次,之前那次是他像先知一樣受感說話(10:6、10),那是要讓他知道上帝會透過先知發言,而他日後作君王時要懂得聽從先知的話[5]兩次所用的「大大感動」一詞在原文是相同的,意思是上帝的靈充滿了他,他整個人被上帝的靈所得著,以致他能克服自己的軟弱,突破了自己本來的限制。下表嘗試列出在今段經文裏,掃羅被上帝的靈大大感動前後的改變。

掃羅被上帝的靈大大感動之前

掃羅被上帝的靈大大感動之後

掃羅的改變

撒上9:21掃羅說:「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憫人嗎?我家不是便雅憫支派中至小的家嗎?你為何對我說這樣的話呢?」

撒上10 :22就問耶和華說:「那人到這裏來了沒有?」耶和華說:「他藏在器具中了。

撒上10:27但有些匪徒說:「這人怎能救我們呢?」就藐視他,沒有送他禮物;掃羅卻不理會。

撒上11:7 他將一對牛切成塊子,託付使者傳送以色列的全境,說:「凡不出來跟隨掃羅和撒母耳的,也必這樣切開他的牛。」於是耶和華使百姓懼怕,他們就都出來,如同一人。

撒上11:8 掃羅在比色數點他們:以色列人有三十萬,猶大人有三萬。

有勇氣,突破自己的限制和軟弱,變得有能力,也不再自卑、怯懦。

撒上11:5掃羅正從田間趕牛(אַחֲרֵ֤י הַבָּקָר֙ 回來,問說:「百姓為甚麼哭呢?」眾人將雅比人的話告訴他。

撒上11:7他將一對牛(從下文看,這很可能就是掃羅自己原本所趕的牛)切成塊子,託付使者傳送以色列的全境,說:「凡不出來跟隨掃羅(אַחֲרֵ֤י שָׁאוּל)和撒母耳的,也必這樣切開他的牛。」

承擔起領袖的職責和使命。從「跟在牛後邊」變成「讓百姓跟著他」;從只顧自己的事變成顧念上帝子民的事。

撒上9:4掃羅就走過以法蓮山地,又過沙利沙地,都沒有找著;又過沙琳地,驢也不在那裏;又過便雅憫地,還沒有找著

撒上10:27但有些匪徒說:「這人怎能救我們呢?」就藐視他,沒有送他禮物;掃羅卻不理會。

撒上11:11第二日,掃羅將百姓分為三隊,在晨更的時候入了亞捫人的營,擊殺他們直到太陽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沒有二人同在一處的。

英明和有智慧。他原是遲遲找不著驢駒,又不懂得回應別人的藐視的人,到現在懂得用戰術,並找合適時機出戰,攻擊敵人。

撒上10:27 但有些匪徒說:「這人怎能救我們呢?」就藐視他,沒有送他禮物;掃羅卻不理會

撒上11:12百姓對撒母耳說:「那說『掃羅豈能管理我們』的是誰呢?可以將他交出來,我們好殺死他。」

撒上11:13掃羅說:「今日耶和華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殺人。」

憐憫和寬恕。從沉默地面對那些藐視他的人,到赦免他們。

上帝的靈大大感動掃羅並改變了他,為要讓他突破自己的軟弱、無能和限制,真正活出上帝給他的君王職事,有能力去拯救和管理上帝的子民。這些改變明顯地展現出領袖應有的屬靈能力和美善的靈性[6]

 

「上帝的靈」透過掃羅改變以色列民

「上帝的靈」不但使掃羅展現出君王的素質,也藉著他執行了君王的職分而把以色列民從《士師記》時期的罪性和惡習改正過來。正如上文所述,今段經文與《士師記》結尾時利未人的妾那件事遙相呼應。下表嘗試把當中一些共同之處(相同的字眼或相關的意思)作對照,並指出掃羅王被上帝的靈感動後,以色列民隨之而有的改變。

共同之處

利未人的妾事件(士19-21 章)

撒上10:17-11:15

以色列民生命的改變

便雅憫、基比亞

士19:14-15 ……將到便雅憫基比亞……他們進入基比亞要在那裏住宿,就坐在城裏的街上,因為無人接他們進家住宿。

士20:5 基比亞人夜間起來,圍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殺我,又將我的妾強姦致死。

撒上10:20-21於是,撒母耳使以色列眾支派近前來掣籤,就掣出便雅憫支派來;……。

撒上11:4使者到了掃羅住的基比亞,將這話說給百姓聽……。(另參9:21)

在士19-21章裏,便雅憫和基比亞代表著罪惡、不義、羞辱;但在今段經文裏,掃羅因著上帝的靈而活出君王職分,於是他被眾民認同,也使便雅憫和基比亞被賦予了拯救、公義、榮耀等意義。

匪徒( בְּלִיַּעַל ) 和相關的殘暴、報復

士19:22他們心裏正歡暢的時候,城中的匪徒圍住房子,連連叩門,對房主老人說:「你把那進你家的人帶出來,我們要與他交合。」

士20: 48以色列人又轉到便雅憫地,將各城的人和牲畜,並一切所遇見的,都用刀殺盡,又放火燒了一切城邑。

撒上10:27但有些匪徒說:「這人怎能救我們呢?」就藐視他,沒有送他禮物;掃羅卻不理會。

撒上11:12百姓對撒母耳說:「那說『掃羅豈能管理我們』的是誰呢?可以將他交出來,我們好殺死他。

撒上11:13掃羅說:「今日耶和華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殺人。

在士19-21章裏,基比亞的匪徒對利未人的妾毫無憐憫,而以色列眾民的報復十分殘暴,幾乎滅了便雅憫支派。但今段經文裏的匪徒因藐視掃羅以致百姓想要殺死他們,但掃羅卻能從耶和華的角度來考量,力排眾議地寬恕了他們,打消了百姓報復的念頭,可以說是以上帝之名約束和限制了子民的罪惡和暴行

聚集在米斯巴、如同一人

士20:1於是以色列從但到別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眾人都出來,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華面前。

士20:11於是以色列眾人彼此連合如同一人,聚集攻擊那城。

撒上10:17撒母耳將百姓招聚到米斯巴耶和華那裏,

撒上11:7 ……於是耶和華使百姓懼怕,他們就都出來,如同一人

子民從「合一地」任意而行,殘殺自己的同胞便雅憫人,變成「合一地」拯救自己的同胞雅比人並除去以色列民所受的羞辱(參11:2)。

掣籤

士20:9我們向基比亞人必這樣行,照所掣的籤去攻擊他們。

撒上10:20-21於是,撒母耳使以色列眾支派近前來掣籤,就掣出便雅憫支派來;又使便雅憫支派按著宗族近前來,就掣出瑪特利族,從其中又掣出基士的兒子掃羅……。

之前子民掣籤去決定怎樣攻擊自己的同胞,現在變成掣籤去選立一位帶領和拯救以色列的君王

把人/牛切開傳到以色列四境

士19:29到了家裏,用刀將妾的屍身切成十二塊,使人拿著傳送以色列的四境

撒上11:7他將一對牛切成塊子,託付使者傳送以色列的全境,說:「凡不出來跟隨掃羅和撒母耳的,也必這樣切開他的牛。」於是耶和華使百姓懼怕,他們就都出來,如同一人。

之前那個利未人招聚子民去攻擊自己的同胞,現在變成掃羅招聚子民去拯救自己的同胞,對付外敵

基列雅比人

士21:8又彼此問說:「以色列支派中誰沒有上米斯巴到耶和華面前來呢?」他們就查出基列雅比沒有一人進營到會眾那裏;

撒上11:1亞捫人的王拿轄上來,對著基列雅比安營。雅比眾人對拿轄說:「你與我們立約,我們就服事你。」

在士19-21章裏,基列‧雅比人對別人所遭遇的不義視而不見,對自己的同胞漠不關心;但在今段經文裏,他們身處受敵方威脅的位置上,終於體會到同胞之間要互助的重要性

對以色列君王的提及

士21:25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撒上11:13掃羅說:「今日耶和華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殺人。

以色列民從《士師記》時期放縱妄為的光境,就是沒有地上的君王管治,亦沒有視耶和華為王,變成有了地上和天上的王,就是有上帝所立的掃羅去治理他們,約束他們的惡行,子民同時亦開始懂得視耶和華為他們真正的王

結局

士21:2以色列人來到伯特利,坐在上帝面前直到晚上,放聲痛哭,

士21:6以色列人為他們的弟兄便雅憫後悔,說:「如今以色列中絕了一個支派了。

撒上11:15眾百姓就到了吉甲那裏,在耶和華面前立掃羅為王,又在耶和華面前獻平安祭。掃羅和以色列眾(所有)人大大歡喜

從《士師記》時期以色列民經常任意而行,為著自己所作的罪行,往往後悔、痛苦,變成上帝使自己的靈大大感動掃羅,讓子民經歷得勝和大大的歡樂。

 

結語

掃羅的生命在當時之所以能被徹底改變,有能力執行以色列王的職分,完全是由於「上帝的靈」在他身上的工作。這讓我們明白:1)膏立和掣籤等儀式本身沒有甚麼奧妙的法力能改變掃羅,由此我們得知基督教的宗教儀式(例如:水禮、聖餐、按立),本身雖然有其屬靈意義,但我們不應該將聖靈的工作跟這些儀式直接掛鉤[7],以為當人進行了這些儀式後,他的靈命就會瞬間被提升,也定必在事奉上能稱職; 2)掃羅即使有上帝的揀選和確認,也不代表他沒有軟弱和不足,反之,他根本完全沒有能力去擔當這個上帝所賜予的職分,因為真正使人生命改變和得著能力的,就只有靠上帝的靈的工作。正如耶書亞(耶穌)曾說:「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6:63),他臨升天之前又吩咐門徒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因此,重視聖靈的工作、順服聖靈的感動、和靠著聖靈得力,對信徒來說都極為重要,這也是屬上帝的人與世人最明顯的分別之一。

另外,上帝的靈在人生命中的工作,是會有不同程度的「感動」。聖靈有時會觸動、觸摸某些人,使他支持或參與一個屬靈的事工、或去憐憫關顧某些人,藉此有分於建立上帝的國。這些人所受的感動,其程度還未至於要作領袖,或成為前線的事奉者,他們只是願意輔助領袖和前線的事奉人員去完成上帝的旨意。用今天的例子來說,就像是有人會受聖靈感動去奉獻支持一位宣教士(但受感者未必有作宣教士的心志);或有人會受聖靈感動去參與某個聯署簽名行動(但受感者未必會成為那個行動的發起人)。這些受聖靈「感動」的人都願意去支持和協助一些屬靈領袖所帶領的事工,而受感動的人數往往不只一個。

經文提到的第二種「感動」,就像掃羅所經歷過的。上帝的靈大大感動他,徹底改變他的舊我,讓他能突破自己的軟弱、無能和限制,為要使他可以活出上帝所賦予的某個身分、召命或職事。雖然這是一種個人的領受,但並非是其他民眾不能理解的,因為上帝也會使群體當中一些敬畏上帝的人,受感動(觸動)去作出支持和輔助。換句話說,這不是一種「個人主義」或只有靈命高超的領袖才能領會的奧秘。聖靈大大感動某人時,也會讓其他同感一靈的人去作出回應、支持和印證。

這兩種感動,其程度雖然不同,卻有共通之處。首先,受感動的人會有其他人的支持和同行,更重要的是,聖靈感動人的最終目的是要造就上帝的子民、建立上帝的國度,使子民和領袖的靈命都被提升、更新改變,讓屬上帝的群體變得更蒙祂悅納!這或許有助我們去分辨今天基督徒常掛在嘴邊的「聖靈感動」,是否真是上帝的靈在工作?如果那個感動只是讓受感者做出一個關乎自身利益的決定、或純粹是滿足受感者的願望、又或讓受感者得到情緒上的快感,然而受感者的行動在建立上帝的國度上完全沒有益處,那就值得我們質疑這種感動是否真的來自上帝了。


[1]BDBNAS Hebrew Dictionary

[2]參 Rabbi Yosef Weinberger “Translation & Commentary” in 1 Samuel: A New Translation with a Commentary Anthologized from Talmudic, Midrashic, and Rabbinic Sources (ed. Rabbi Nosson Scherman/Rabbi Meir Zlotowitz; ArtScroll, Mesorah 2011), 186.

[3]筆者根據以下的釋經書所提議的結構,再自行編修而成。Dale Ralph Davis, 1 Samuel: Looking on the Heart (Focus on the Bible Commentary; Scotland: Christian Focus Publications, 2000), 118.

[4]《死海古卷》4QSam a在撒上11:1提供了額外的背景資料,當中描述到亞捫王較早前已經欺壓約旦河東邊的迦得和呂便支派,剜出他們的右眼,但有七千人從亞捫地逃走,進到基列‧雅比。

[5]參上一篇《撒母耳記》的查經摘要〈撒上9:1-10:16君王要學習的聽命和信心〉;並留意上帝的靈也曾三次「大大感動」參孫(士14:6、19、15:14),這情況跟掃羅所經歷的一樣,全都是上帝要在當下某個處境透過人作出行動。

[6]我們從掃羅日後的叛逆和愚昧,便知道他這次所經歷的改變並非是持久的,故此一個人曾被聖靈感動及改變,並不代表那個人以後不再需要繼續順服聖靈。在今段經文裏,聖靈確切地大大感動掃羅,使他有能力去勝任君王之職。

[7]雖然耶書亞在受洗時有聖靈降臨,但其屬靈意義並非能普遍地應用在每位信徒的受洗上。人不能透過執行某種指定的動作或儀式而理所當然地覺得上帝(或聖靈)必然要工作或彰顯。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徒2:38)他的意思並非指聖靈必然會透過洗禮的儀式降臨,而是指聖靈降臨的條件是建基於人的悔改,人可以透過洗禮的儀式歸入基督的死(參羅6:3、西2:12),意味著那個人願意讓自己的生命被主改變。而另一方面,聖靈是無須透過某種儀式才能工作的,例如:當彼得在哥尼流家中講道時,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那些人在當時還未受水禮(徒10:44-48)。


分享至你的: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