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43:14-44:17;耶42:12-20查經摘要:從約瑟與哥哥們的故事反思認罪和悔改

創43:14-44:17;耶42:12-20查經摘要:從約瑟與哥哥們的故事反思認罪和悔改

分享至你的:

(作者: Ada Lui)

創 43:14-44:17 是關於約瑟的哥哥們帶著便雅憫下埃及買糧,期間約瑟設宴款待他們,及後卻以計誣蔑便雅憫偷了他的銀杯,要把便雅憫留在埃及為奴。試討論:

1. 在今段經文裏約瑟對哥哥們作出一連串的計謀,其目的是甚麼?

2. 哥哥們的回應怎樣致使之後約瑟願意與他們復和?

(圖為約瑟在埃及再次與便雅憫見面,參創43:29;by James Tissot;Public Domain)

 

今段《妥拉》經文(43:14-44:17)的大綱

今段《妥拉》經文的大綱裏有一個倒影結構:

A. 雅各允許便雅憫下埃及買糧(43:14)

B. 約瑟的哥哥們與便雅憫到了埃及,他們被帶到約瑟的家。約瑟的哥哥們說他們不知道之前那買糧的銀子為甚麼在他們那裏(43:15-25)

C. 約瑟設宴款待他們,而便雅憫的食物是哥哥們的五倍,他們與約瑟一起暢飲(43:26-34)

X. 約瑟吩咐管家把一個銀杯放在便雅憫的袋子裏,及後又吩咐管家為銀杯去追他們(44:1-5)

C’. 管家在便雅憫的袋子裏搜出銀杯,哥哥們撕裂衣服(44:6-13)

B’. 約瑟的哥哥們與便雅憫再到約瑟的家,猶大說上帝已查出他們的罪孽(44:14-16)

A’. 約瑟要把便雅憫留在埃及作奴隸(44:17)

 

雅各允許約瑟的哥哥們帶著便雅憫下埃及買糧

創 43:14 願全能的上帝(אֵ֣ל שַׁדַּ֗י ʾEl Shaddai)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放你們另一個兄弟和便雅憫回來。我若要失喪兒子,就喪了吧!」

承接上一段結尾,猶大的一番說詞成功使雅各允許便雅憫下埃及買糧,於是雅各吩咐兒子們要帶著土產中最好的乳香、蜂蜜、香料、沒藥、堅果、杏仁給「那人」作禮物,又要帶雙倍的銀子去見「那人」(參43:11-13)。這個吩咐很微妙地把之前發生的兩件事串連起來,第一件事:雅各與哥哥以掃的復和。當時雅各見哥哥以掃之前也預備了禮物(參32:13),希望哥哥能原諒他取走其長子的名分及祝福的行為;而今次雅各要兒子們預備禮物去見的「那人」正是他們的弟弟約瑟,所預備的禮物又與約瑟被賣至埃及時的情節有關,那時把約瑟帶下埃及的一群以實瑪利人也是帶著香料、乳香、沒藥(37:25),這好像隱喻著哥哥們這次要尋求約瑟的原諒是因為他們曾加害於他,使他輾轉被賣到埃及。第二件事:以實瑪利人用了二十塊銀子把約瑟買走(37:28)。在約瑟的故事裏,銀子往往用於一個人的「身價」作為買賣(而銀子代表著「身價銀」這個意思在今段經文的後部分再次出現,那就是便雅憫因被指偷了銀杯而要留在埃及為奴);而今次雅各要兒子帶雙倍的銀子(上次被退還的和今次買糧的)去見那人,第一層的意思是用作買糧,但第二層的意思也可以是代表兩個人的身價,因為當時雅各正是有兩個兒子被留在埃及,那就是約瑟和西緬。可見雅各雖然不知道「那人」是約瑟,但聖經巧妙地把雅各的舉動跟發生在約瑟身上的事聯繫起來。

當雅各吩咐兒子們預備好禮物和銀子後,他最後做的就是向上帝禱告,他稱呼上帝為「全能的上帝」(אֵ֣ל שַׁדַּ֗י ʾEl Shaddai),這個稱呼他之前曾兩次聽過,對他別具意義,一次是他父親以撒打發他去找拉班前,就是以上帝的這個稱呼去祝福他:「願全能的上帝(אֵ֣ל שַׁדַּ֗י ʾEl Shaddai)賜福給你,使你生養眾多,成為許多民族。」(28:3)另一次是當他在示劍城因底拿事件而舉家去到伯特利時,上帝向他顯現時也是這樣自稱:「我是全能的上帝(אֵ֣ל שַׁדַּ֗י ʾEl Shaddai);你要生養眾多,將來有一國和許多的國從你而來,又有許多君王從你生出。」(35:11)在古代每個家庭都會視「後繼有人」為最頭等大事,但生育是人不能掌握的,所以這個稱呼強調上帝掌管著生育和其延續,祂就是生命的源頭,是使生命繁衍的那位。而雅各在這裏以אֵ֣ל שַׁדַּ֗י(ʾEl Shaddai)稱呼上帝,很明顯是祈求上帝能保存「另一個兄弟和便雅憫」的性命[1],然而,他似乎也準備好了接受一個相反的結果,因為他說:「我若要失喪兒子,就喪了吧!」

 

約瑟的哥哥們被帶到約瑟的家

創 43:15 於是,他們拿著那些禮物,手裏也帶雙倍的銀子,並且帶著便雅憫,動身下到埃及,站在約瑟面前。

創 43:16 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管家說:「把這些人領到屋裏。要宰殺牲畜,預備宴席,因為中午這些人要跟我吃飯。」

創 43:17 那人就照約瑟所說的去做,領他們進約瑟的屋裏。

創 43:18 這些人因為被領到約瑟的屋裏,就害怕,說:「領我們到這裏來,必是因為當初退還在我們袋裏的銀子,要設計害我們,抓我們去當奴隸,搶奪我們的驢。」

創 43:19 他們就挨近約瑟的管家,在屋子門口和他說話,

創 43:20 說:「我主啊,求求你,我們當初下來,真的是要買糧食。

創 43:21 後來到了住宿的地方,我們打開袋子,看哪,各人的銀子還在自己的袋口上,銀子的分量一點不少。現在我們親手把它帶回來,

創 43:22 我們手裏又帶了另外的銀子來買糧食。我們不知道是誰把銀子放在我們袋裏的。」

創 43:23 他說:「你們平安!不要害怕,是你們的上帝和你們父親的上帝把財寶放在你們的袋裏。你們的銀子,我已經收了。」他就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

創 43:24 那人領這些人進約瑟的屋裏,給他們水洗腳,又給他們飼料餵驢。

創 43:25 他們預備好禮物,等候約瑟中午來,因為他們聽說他們要在那裏吃飯。

當約瑟的哥哥們下到埃及,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管家說:「把這些人領到屋裏。要宰殺牲畜,預備宴席,因為中午這些人要跟我吃飯。」(43:16)於是管家把他們領到約瑟的家,卻沒有告訴他們原因。他們都為此感到害怕,並且認為上一次約瑟指控他們是奸細,今次必然打算再次刁難他們,誣陷他們上次買糧時沒有放下銀子,於是他們猜測約瑟將要對他們所做的事,包括:「1)要設計害我們,2)抓我們去當奴隸,3)搶奪我們的驢。」(43:18)但諷刺的是,這三件事正是他們之前加害約瑟時所做過的,現把當時相關的經文列出如下:

1) 設計害……

創 37:18 他們遠遠看見他,趁他還沒有走近他們,就圖謀要殺死他

2)抓去當奴隸

創 37:27 來,我們把他賣給以實瑪利人,不要下手害他,因為他是我們的弟弟,我們的骨肉。」他的兄弟們就聽從了他。

3) 搶奪……

創 37:23 約瑟到了他哥哥們那裏,他們就剝去他的外衣,就是他身上那件長袍。

為怕約瑟追究他們關於銀子的事,他們在門口(不敢進屋)就急於向管家解釋他們不知道為甚麼銀子會出現在他們的袋子裏,而為表誠實,他們把銀子帶回來了。但出乎他們意料,管家的回覆是:「你們平安!不要害怕,是你們的上帝和你們父親的上帝把財寶放在你們的袋裏。你們的銀子,我已經收了。」(43:23)這位管家應是埃及人,卻安慰他們說那些銀子之所以會出現在他們的袋子裏是「上帝和你們父親的上帝」的作為,並說已收下了銀子。到底是因為他早就知道是約瑟把他們的銀子退還在他們的袋子裏呢?還是約瑟為哥哥們所買的糧食支付了銀子給管家呢?我們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哥哥們第一次所得的糧食是白白得到的。

接著管家把西緬帶出來交給他們,又領他們進入屋裏,給他們水洗腳,又給他們飼料餵驢(43:24)。換言之,他們之前所擔心的那些情況並沒有發生,而且他們現在才知道他們來到約瑟的家是要跟他吃飯,他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約瑟設宴款待他的兄弟

創 43:26 約瑟來到家裏,他們就把手中的禮物拿進屋裏給他,俯伏在地,向他下拜。

創 43:27 約瑟問他們安,又說:「你們的父親,就是你們所說的那位老人家平安嗎?他還在嗎?」

創 43:28 他們說:「你僕人,我們的父親平安,他還在。」於是他們低頭下拜。

創 43:29 約瑟舉目看見他同母的弟弟便雅憫,就說:「你們向我所說那最小的弟弟就是這位嗎?」又說:「我兒啊,願上帝賜恩給你!」

創 43:30 約瑟愛弟之情激動﹝ כְּמַרkemar「沸騰」; 「心急如焚」(王上 3:26 )﹞,就急忙找個地方去哭。他進入自己的房間,哭了一場。

創 43:31 他洗了臉出來,勉強忍住,就說:「開飯吧!」

創 43:32 他們為約瑟單獨擺了一席,為那些人又擺了一席,也為和約瑟同吃飯的埃及人另擺了一席,因為埃及人不和希伯來人一同吃飯;那是埃及人所厭惡的。

創 43:33 兄弟們被安排在約瑟面前坐席,都按著長幼的次序,這些人彼此感到詫異。

創 43:34 約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給他們,但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他們就喝酒,和約瑟一同暢飲。

現在約瑟的十一個兄弟都在屋裏向他下拜,這就應驗了他所做的第二個夢──「十一顆星都向他下拜」(37:9),但約瑟仍然沒有向他們揭示自己的身分,而是先問及他們的父親是否安好,然後就對便雅憫說:「我兒啊,願上帝賜恩給你!」(43:29)經文刻意形容便雅憫是約瑟「同母的弟弟」,接著約瑟以「我兒」這個親暱的口吻去祝福便雅憫,在在都反映出約瑟的愛弟之情當時被牽動起來,經文這裏譯作「激動」( כְּמַרkemar)的這個詞在原文有「沸騰」的意思,而在《列王紀上》3:26,這個詞被譯作「心急如焚」,這份難以抑制的情感讓約瑟必需找個地方來大哭一場。然而,儘管他對便雅憫的愛弟之情這樣濃烈,他都沒有即時跟他相認,而是吩咐僕人開飯。看來,他還有一些事是要藉著這場宴席做的,而這些事比現在就跟便雅憫相認更為重要。

這場筵席的確有一些不尋常之處。第一,是擺席的安排,約瑟的十一個兄弟所坐的次序都是「按著長幼」(43:33),這叫他們感到詫異(他們不知道這長幼次序是由約瑟所示);第二,約瑟分給便雅憫的食物,竟然是他哥哥們所得的五倍(他們當然更想不到這主人就是便雅憫的親哥哥)。他們對於約瑟這種種安排縱然不知就裏,但都沒有不悅之情,因經文說「他們就喝酒,和約瑟一同暢飲。」(43:34)

這「一同暢飲」的情景跟上一次哥哥們坐下吃飯的情景有著天壤之別。那時約瑟遵從父親雅各的吩咐去找哥哥們,卻被他們抓住丟在坑裏,然後哥哥們就坐下吃飯。這邊廂是哥哥們一面吃飯,一面商討怎樣把約瑟賣給以實瑪利人(37:24-27),那邊廂是在坑裏的約瑟不斷地向哥哥們哀求,但他們都置之不理。(參42:21)

 

約瑟吩咐管家把一個銀杯放在便雅憫的袋子裏

創 44:1 約瑟吩咐管家說:「按照他們的驢子所能馱的,把這些人的袋子裝滿糧食,再把各人的銀子放在各人的袋口上,

創 44:2 我的杯,就是那個銀杯,要和買糧的銀子一同放在最年輕的那個人的袋口上。」管家就照約瑟所說的話去做了。

創 44:3 天一亮,這些人和他們的驢子就被送走了。

創 44:4 他們出城走了不遠,約瑟對管家說:「起來,去追那些人,追上了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以惡報善呢?

創 44:5 這不是我主人用來飲酒,確實用它來占卜的嗎?你們這麼做是不對的!』」

原來筵席過後才是約瑟的終極計謀,他先吩咐管家把糧食裝滿各人的袋子,再把各人的銀子放回各人的袋子,然後把他的銀杯放在便雅憫的袋子裏。當他們出城走了不遠(大概是不讓他們有時間打開袋子),就吩咐管家去追趕他們並說:「你們為甚麼以惡報善呢?這不是我主人用來飲酒,確實用它來占卜的嗎?你們這麼做是不對的!」(44:4-5)古埃及的確有用杯子作占卜的做法,方法是在盛了水的杯子裏,滴下油或放一些東西(如石子),觀察其流動的方向或波紋,從而作預測或解謎[2]。約瑟未必真的是用這個杯作占卜,而是想給哥哥們一個印象,他能知道隱秘的事,好叫哥哥們不敢以謊話來含混過關。

有意思的是,約瑟用的這一招「去追趕離開了的人並指控有人偷了神明之物」我們似曾相識,所說的是他父親雅各當年離開拉班家時,拉班用了七天去追趕他們,責怪他們不辭而別,又指控他們偷了他家的神像,當時雅各並不知道拉結偷了父親拉班的神像,所以矢口否認並承諾:「你若在誰那裏搜出來,就不讓誰活。」(31:32)最後拉班並沒有搜出神像(因拉結把它藏在駱駝的鞍子裏,自己坐在上面並以自己有月事而不便起來為由,成功地避過了拉班的搜索)。現在這類似的情節再次上演,結果又是怎樣呢?

 

管家在便雅憫的袋子裏搜出銀杯

創 44:6 管家追上他們,把這些話對他們說了。

創 44:7 他們對他說:「我主為甚麼說這樣的話呢?你僕人們絕不會做這樣的事。

創 44:8 看哪,我們從前在袋口上發現的銀子,尚且從迦南地帶來還你,我們又怎麼會從你主人家裏偷竊金銀呢?

創 44:9 你僕人中無論在誰那裏找到杯子,就叫他死,我們也要作我主的奴隸。」

創 44:10 管家說:「現在就照你們的話做吧!在誰那裏找到杯子,誰就作我的奴隸,其餘的人都沒有罪。」

創 44:11 於是他們各人急忙把袋子卸在地上,各人打開自己的袋子。

創 44:12 管家就搜查,從年長的開始到年幼的為止,那杯竟在便雅憫的袋子裏找到了。

創 44:13 他們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抬在驢上,回城去了。

約瑟的哥哥們出城後都應該為這次任務能順利完成而歡喜,因為西緬已被釋放,他們兄弟十一人都平安離開,而且袋子也裝滿了糧食,豈料約瑟的管家竟追上來並指控他們偷了約瑟的銀杯,他們當然不知道銀杯在便雅憫的袋子裏,於是矢口否認並說:「你僕人中無論在誰那裏找到杯子,就叫他死,我們也要作我主的奴隸。」(44:9)這句說話就跟雅各當年所說的類似:「你若在誰那裏搜出來,就不讓誰活。」(31:32)這位知道箇中底蘊的管家直截了當地拒絕了他們這個承諾,只說:「在誰那裏找到杯子,誰就作我的奴隸,其餘的人都沒有罪。」(44:10)而結果那銀杯從便雅憫的袋子搜出來了,讀者可以想像哥哥們一定感到晴天霹靂,經文形容「他們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抬在驢上,回城去了。」(44:13)

今段經文的很多情節都可以聯繫到約瑟被賣至埃及的事件,而「撕裂衣服」正是當雅各看見約瑟的外衣,以為他已被惡獸撕碎而有的悲痛表現:「雅各就撕裂衣服,腰間圍上麻布,為他兒子哀傷了多日。」(37:34)現在撕裂衣服的是一眾哥哥們,這就好像報應他們那時的惡行,他們為了隱瞞自己加害約瑟的事實,就把約瑟的外衣染血,拿去欺騙父親,令他以為約瑟已遇害。而哥哥們撕裂衣服的這個舉動可以說是為今段敘事掀起了高潮,因為直到此時,讀者們才看到哥哥們對便雅憫的兄弟之情!因為按著管家所說,那隻銀杯從誰那裏找出來,誰就作他主人的奴隸,其餘的人都可以全身而退,但哥哥們全都沒有遺棄便雅憫,而是一起回到城裏去。

 

約瑟的哥哥們與便雅憫再到約瑟的家,約瑟要把便雅憫留在埃及作奴隸

創 44:14 猶大和他兄弟們來到約瑟的屋裏,約瑟還在那裏,他們就在他面前俯伏於地。

創 44:15 約瑟對他們說:「你們做的是甚麼事呢?你們豈不知像我這樣的人必懂得占卜嗎?」

創 44:16 猶大說:「我們對我主能說甚麼呢?還有甚麼話可說呢?我們還能為自己表白嗎?上帝已經查出你僕人的罪孽了。看哪,我們與那在他手中找到杯子的人都是我主的奴隸。」

創 44:17 約瑟說:「我絕不能做這樣的事!誰的手中找到杯子,誰就作我的奴隸。至於你們,可以平平安安上到你們父親那裏去。」

這部分描述約瑟的哥哥們再次來到約瑟的屋裏,這裏特別提及猶大,是要突顯出他在這事上的領袖角色,因為這事涉及便雅憫的安危,而正是猶大向父親保證他必會帶便雅憫平安地回到父家,所以由這裏開始是以猶大作為兄弟們的代表與約瑟對話。約瑟以一副料事如神的態度質問哥哥們,加上「證據確鑿」,哥哥們都百辭莫辯。猶大似乎也不打算辯解,而是準備一起承擔後果,他作為眾兄弟的代表,說:「上帝已經查出你僕人(עֲבָדֶ֔י ʿavade﹝複數﹞)的罪孽了。看哪,我們與那在他手中找到杯子的人都是我主的奴隸。」(44:16)這裏的「僕人」在原文是複數[3],譯作「僕人們」會較準確,也就是猶大不單是指自己一個,而是他們眾兄弟都有罪孽。但留意他並沒有承認他們偷了銀杯(因他們都絕對肯定自己並沒有偷過那杯),而是承認上帝已查出他們的罪孽,那麼這「罪孽」指的應該是他們過去曾一同謀害約瑟(創37章)。對於猶大這番回應,約瑟的判詞跟管家一樣,就是「誰的手中找到杯子,誰就作我的奴隸。至於你們,可以平平安安上到你們父親那裏去。」猶大和眾兄弟會否因此就遺棄便雅憫自己回去呢?我們知道答案是沒有,故事的發展是約瑟與眾兄弟相認並復和,詳情就要待下回分解了。

 

《先知書選段》(耶42:12-20)與《妥拉》經文(43:14-44:17)的關聯

耶 42:12 我要向你們施憐憫(רַחֲמִים֙  rachamim),他就憐憫你們,使你們歸回本地。』

耶 42:13 倘若你們說:『我們不留在這地』,不聽從耶和華──你們上帝的話,

耶 42:14 說:『我們不留在這地,卻要進入埃及地,在那裏我們看不見戰爭,聽不見角聲,也不致缺食挨餓;我們要住在那裏。』

耶 42:15 倖存的猶大人哪,你們現在要聽耶和華的話;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你們若定意進入埃及,在那裏寄居,

耶 42:16 你們所懼怕(יָרֵא yareʾ)的刀劍在埃及地必追上你們,你們所懼怕的饑荒在埃及要緊緊跟隨你們,你們必死在那裏。

耶 42:17 凡定意進入埃及在那裏寄居的,必遭刀劍、饑荒、瘟疫而死,無一人存留,得以逃脫我所降與他們的災禍。』

耶 42:18 「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我怎樣將我的怒氣和憤怒傾倒在耶路撒冷的居民身上,你們進入埃及的時候,我也必照樣將我的憤怒傾倒在你們身上,以致你們受辱罵、驚駭、詛咒、羞辱,並且不得再看見這地方。』

耶 42:19 倖存的猶大人哪,耶和華論到你們說:『不要進入埃及。』你們要確實知道,我今日已警戒你們了。

耶 42:20 你們行詭詐害自己;因為你們請我到耶和華──你們上帝那裏,說:『請你為我們向耶和華──我們的上帝禱告,你把耶和華──我們上帝所說的一切告訴我們,我們就必遵行。』

耶利米是南國猶大的先知,他事奉的年份是公元前627至586年,而南國正是在公元前586年亡於巴比倫,可見耶利米是一位「末代先知」。當時的背景是北國以色列已於公元前722年亡於亞述,但是後來巴比倫興起,它在公元前609年擊敗亞述,並在公元前606年擊敗埃及後,就趁機攻擊猶大,從此猶大的王都在其控制底下。巴比倫多次攻打耶路撒冷,每次戰勝後都擄走一些猶大人。耶42:19所說的「倖存的猶大人」就是那些未被巴比倫擄走卻惶惶不可終日的人,他們打算到埃及避難,但在下埃及之前,要求耶利米向上帝尋求指示他們「當走的路,當做的事」(耶42:3),又承諾說:「他說的無論是好是歹,我們都必聽從」(耶42:6)。今段經文就是在他們求問之後十天,上帝藉耶利米給他們的回覆(耶42:7),內容大意如下:

  1. 上帝說要向猶大施憐憫,祂要使巴比倫憐憫猶大,使他們能歸回本地(耶42:12);

  2. 上帝要他們聽從祂的話留在本地,不要下埃及,不要以為在那裏就不會遇上戰爭和饑荒(耶42:13-14);

  3. 上帝說如果他們不聽從祂的話,定意下埃及,就必會遇上他們所懼怕的戰爭和饑荒(耶42:15-16);

  4. 上帝警告子民他們若下埃及,必會死在那裏;因為上帝會把祂傾倒在耶路撒冷居民身上的憤怒,照樣傾倒在他們身上,他們也就不能回歸本地(耶42:17-18);

  5. 接著是耶利米對他們的警告,要他們聽從上帝的吩咐,不要下埃及;與此同時,又指出他們是行詭詐的,因為他們嘴巴說要遵行上帝的吩咐,但其實並沒有遵行的心(耶42:19-20)。

猶大人向上帝尋求指引他們「當走的路」,上帝就清晰地藉耶利米告訴他們那條當走的路就是「留在本地,不要下埃及」,因為這是一條「活路」,上帝應許說祂要憐憫他們,即使巴比倫攻陷猶大,把他們擄走,上帝也必會使他們歸回本地;與此同時,上帝又切切地警告他們不要走另一條「死路」──下埃及,因為他們「必遭刀劍、饑荒、瘟疫而死,無一人存留」。上帝把這兩條路的結局都陳明給猶大人,就是要他們懂得選擇那當行的路。然而,上帝這番話對於當時的猶大人絕對是一個考驗,因為他們眼前的境況在表面上是,下埃及會比留在本地更安全。到底他們是相信並謙卑聽從上帝的話留在本地呢?還是不相信上帝的警告而堅持下埃及?答案讀者可以從接著的經文得知。

從今段《先知書選段》我們看見,上帝藉耶利米給了猶大人一個考驗,要試出他們會否謙卑聽從祂的話,還是違背祂的吩咐(並違背自己說會遵行上帝的話這承諾)。而今段《妥拉》經文也同樣有一個「考驗」的主題,那就是上帝藉約瑟去考驗哥哥們會否反思己過,謙卑地承認自己曾犯下的罪。此外,這段《先知書》的經文有以下詞彙與今段《妥拉》相同,現以下表列出。

共同詞彙

妥拉(創 43:14-44:17

《先知書選段》(耶 42:12-20

憐憫

創 43:14 願全能的上帝使你們在那人面前蒙憐憫(רַחֲמִים֙  rachamim,放你們另一個兄弟和便雅憫回來。我若要失喪兒子,就喪了吧!」

耶 42:12 我要向你們施憐憫(רַחֲמִים֙  rachamim,他就憐憫你們,使你們歸回本地。』

懼怕

創 43:18 這些人因為被領到約瑟的屋裏,就害怕(יָרֵא yareʾ,說:「領我們到這裏來,必是因為當初退還在我們袋裏的銀子,要設計害我們,抓我們去當奴隸,搶奪我們的驢。」

耶 42:16 你們所懼怕(יָרֵא yareʾ的刀劍在埃及地必追上你們,你們所懼怕的饑荒在埃及要緊緊跟隨你們,你們必死在那裏。

下埃及

創 43:15 於是,他們拿著那些禮物,手裏也帶雙倍的銀子,並且帶著便雅憫,動身下到埃及,站在約瑟面前。

耶 42:14 說:『我們不留在這地,卻要進入埃及地,在那裏我們看不見戰爭,聽不見角聲,也不致缺食挨餓;我們要住在那裏。』

 

約瑟對哥哥們作出計謀的目的以及哥哥們的回應

如上文所述,今段經文有很多情節都跟約瑟當年被賣到埃及的事件有聯繫,當中有一些情節更是約瑟刻意設計出來,為的是想知道哥哥們的生命是否已改變,當年他們因嫉妒約瑟是父親最愛的兒子就加害於他,那麼現在他們會否也對便雅憫、他們同父異母的弟弟,也有嫉妒之心而想趁機除掉他?所以,約瑟所設的計謀都跟便雅憫有關。然而這些計謀都不是出於惡意,而更像是約瑟給哥哥們的考驗,為要試出他們真實的意念以及他們兄弟之間的關係。現列出約瑟給哥哥們的考驗以及他們的回應:

 

約瑟給哥哥們的考驗

哥哥們的回應

1.

創 43:16 約瑟見便雅憫和他們同來,就對管家說:「把這些人領到屋裏。要宰殺牲畜,預備宴席,因為中午這些人要跟我吃飯。」

•      約瑟要他們到自己的屋裏,卻沒有透露原因,為要讓他們在不安中反思己過。

創 43:18 這些人因為被領到約瑟的屋裏,就害怕,說:「領我們到這裏來,必是因為當初退還在我們袋裏的銀子,要設計害我們,抓我們去當奴隸,搶奪我們的驢。」

•      哥哥們感到懼怕,以為約瑟要追究他們,於是反思自己可能犯過的罪。

2.

創 43:34 約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給他們,但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他們就喝酒,和約瑟一同暢飲。

•      故意讓他們同父異母的弟弟得到豐厚的待遇,看他們是否會嫉妒。

創 43:34 約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給他們,但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他們就喝酒,和約瑟一同暢飲

•      哥哥們既沒有因為便雅憫所得的待遇比他們豐厚而不悅,反而與約瑟一同暢飲。

3.

創 44:2 我的杯,就是那個銀杯,要和買糧的銀子一同放在最年輕的那個人的袋口上。」管家就照約瑟所說的話去做了。

•      設計讓便雅憫成為偷了銀杯的人,看他們會否幸災樂禍或趁機遺棄便雅憫。

創 44:12 管家就搜查,從年長的開始到年幼的為止,那杯竟在便雅憫的袋子裏找到了。

創 44:13 他們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抬在驢上,回城去了。

•      為弟弟遭難而哀慟,他們不但沒有遺棄弟弟,反而願意與弟弟共同面對這危難。

4.

創 44:15 約瑟對他們說:「你們做的是甚麼事呢?你們豈不知像我這樣的人必懂得占卜嗎?」

•      明言便雅憫的偷竊行為已證據確鑿而要定他的罪,看看哥哥們會否保護便雅憫。

創 44:16 猶大說:「我們對我主能說甚麼呢?還有甚麼話可說呢?我們還能為自己表白嗎?上帝已經查出你僕人的罪孽了。看哪,我們與那在他手中找到杯子的人都是我主的奴隸。」

•      猶大代表兄弟們承認他們在上帝面前有罪,他們都願意與便雅憫一同承擔懲罰。

今段經文記載到約瑟給哥哥們的一連串考驗,他們都通過了。換言之,在這二十年過後,哥哥們已不再因著同父異母的弟弟得寵而嫉妒他以致想他受禍,而這也成為後來約瑟最終願意與哥哥們復和的重要基礎,而我們從上表可以總結哥哥們的回應裏的四個要點:

  1. 反思自己曾否犯過的錯事

  2. 對別人不再心存惡念

  3. 不再只顧個人的利益,而是以群體的利益為大前題

  4. 願意以行動去承擔罪責

經文用了這許多篇幅去描述約瑟哥哥們的回應,正是要強調真正的悔改必然是從心底裏生出悔罪之情,然後勇於承認己過,並要以行動來表明自己悔改的決心。這份真誠的悔改想必約瑟也能看出來,以致在下一段經文才會有兄弟復和的場面出現。

 

結語:從約瑟與哥哥們的故事反思認罪和悔改

我們從約瑟的故事看到,人在得罪了人之後,若想與人復和,他尚且需要反思己過、認罪和承擔後果,更何況如果我們得罪的是上帝呢?使徒保羅和約翰都口徑一致地說:

羅3:23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

約一1:8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罪,就是欺騙自己,真理就不在我們裏面了。

我們都得承認,我們得罪了上帝,但上帝願意與人復和,祂樂意去拯救那些因罪而與祂分隔了的人。這份恩典是白白的,既不是我們賺取得來,也不是我們配得的,而接受這恩典的人都需要有一顆反思己過和認罪的心,並要在言行上都表現出真正的悔意。至於我們犯罪所需承擔的懲罰,上帝則讓祂的獨生子耶書亞(耶穌)擔當了,是耶書亞成了一個贖罪祭(羅3:25;約一2:2)使我們能與上帝復和。

認罪悔改固然是我們與上帝復和必需有的態度,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與上帝復和之後,我們仍然要與上帝保持一份和好的關係,而這是需要我們時刻自省並持守一顆謙卑和立志悔改歸正的心,因為上帝樂意憐憫這樣的人,也會與他同住。

箴 28:13 遮掩自己過犯的,必不順利;承認且離棄過犯的,必蒙憐憫

賽 57:15 那至高無上、永遠長存、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卻與心靈痛悔的謙卑人同住;要使謙卑的人心靈甦醒,使痛悔的人內心復甦。

願主的話成為我們時刻的提醒。阿們!


[1] 這裏說「另一個兄弟」並沒有說出名字,讀者們很自然都會把這兄弟看為是西緬,但拉比卻認為這也可以是指約瑟,也就是說,雅各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說出另一個事實,他兒子們的「另一個兄弟」約瑟其實也在之前下了埃及。

[2] 參John H. Walton, “Zondervan Illustrated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 (Zondervan Grand Rapids, Michigan 49530, 2009) 1:133。

[3] 《和修本》在這一節把עֲבָדֶ֔י ʿavade譯作「僕人」,但這字在原文是複數,所以譯作「僕人們」會較為準確。可參《新譯本》的翻譯:「……神已經查出你僕人們的罪孽了。看哪,我們和那在他手裏搜出杯來的,都是我主的奴僕了。」


《妥拉與先知書選段》查經摘要(安息日研經坊):


分享至你的:

關於作者

Ada Lui author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