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所看重的器皿

分享至你的:

「安息日研經坊」(2019-4-27)《撒母耳記下》1:1-27查經摘要(27)

(圖為基利波的群山,位於伯‧珊 [或稱伯‧善]西面附近,是掃羅和約拿單與非利士人爭戰,最後戰死之處, 參《撒上》31:8和《撒下》1:6、21、21:12等 ;photo credit: Bibleplaces.com

撒下1:1-27是關於大衛得悉掃羅和約拿單的死訊並為他們寫了一首輓歌。試討論:

1. 大衛對掃羅的死訊所作的一連串反應和行動,在當時會起甚麼政治作用?

2. 我們從中又可領悟到甚麼屬靈教導?

大衛得悉掃羅和約拿單的死訊

《撒母耳記下》是《撒母耳記上》的續篇[1],所以《撒下》1章是承接著《撒上》31章。31章提到掃羅和他的三個兒子,包括約拿單,都死於與非利士人之戰,而今段經文開始說大衛回到洗革拉之後,「有一人從掃羅的營裏出來,衣服撕裂,頭蒙灰塵,到大衛面前伏地叩拜。」(1:2)他告訴大衛關於掃羅和約拿單陣亡的消息,當大衛問他怎樣得知時,他說:

「我恰巧[2]到基利波山,看哪,掃羅靠在自己的槍上,看哪,有戰車、騎兵緊緊地追他。他回頭看見我,就呼叫我。我說:『我在這裏。』他問我說:『你是甚麼人?』我說:『我是亞瑪力人。』他對我說:『請你站到我這裏來,把我殺死,因為我非常痛苦,只剩下一口氣。』我就站到他那裏,殺了他,因為我知道他一倒下就活不了。然後,我把他頭上的冠冕和臂上的鐲子拿到我主這裏來。」(1:6-10)

這個人原來是亞瑪力人,他所說關於掃羅死亡的過程當中有很多情節跟《撒上》31:4-5所描述的不符:

掃羅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說:「你拔出刀來,把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禮的人來刺我,凌辱我。」但拿兵器的人不肯,因為他非常懼怕。於是掃羅拿起刀來,伏在刀上。拿兵器的人見掃羅已死,也伏在刀上跟他一起死。(撒上31:4-5)

關於掃羅之死,《撒上》31章是作者的直接敍述,而今章記載的卻是一個亞瑪力人口述的不同版本。如果我們把兩個版本做對照,就不難發現後者有表裏不一之嫌;這個亞瑪力人一方面為到掃羅之死撕裂衣服、頭蒙灰塵,在大衛面前表現得很悲痛(1:2),然而另一方面他來的目的竟然是向大衛陳明自己就是殺死掃羅的人,並奉上掃羅的冠冕和鐲子(1:9-10),像是為自己幫大衛奪取了以色列的王位而高興!所以,從作者在31章就事件的直述,對照著亞瑪力人言行上的自相矛盾,我們可以推斷這個亞瑪力人是在撒謊,並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編造了一些情節。我們把兩個版本整理後,就可以推測在掃羅臨死前的那刻,這個亞瑪力人是在現場的,他甚至可能聽到掃羅吩咐那個為拿他兵器的人把他刺死。當他看到掃羅自己伏刀而死,就在非利士人發現掃羅的屍體之前,從掃羅身上取走了他頭上的冠冕和臂上的鐲子,然後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大衛。

他故意編造說自己有份殺死掃羅,又把兩件象徵王身份的物件(冠冕和鐲子)帶給大衛,很明顯是以為大衛一直被掃羅追殺,肯定會心生怨恨,也必然會覺得這個「死訊」是大衛的「喜訊」,而自己「親手」把掃羅殺死,又把象徵王的物件奉給大衛,暗示自己為大衛移除了作王的障礙,讓大衛終於可以登上王位,他以為這樣做必定會為自己立下功勞,並帶來厚賞;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大衛不但沒有為此而高興,反而「抓著自己的衣服,把衣服撕裂,所有跟隨他的人也都如此。他們為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以及耶和華的百姓和以色列家的人悲哀哭泣,禁食到晚上,因為他們都倒在刀下。」(1:11-12)可見大衛對掃羅和約拿單的死感到極其哀痛。

大衛問那個人是哪裏人,他回答說:「我是一個寄居者的兒子,是亞瑪力人」(1:13),既然寄居在以色列地,就等於是在以色列王掃羅的管轄之下,而掃羅是「耶和華的受膏者」(1:14、16),所以大衛質問這個亞瑪力人,他動手殺害耶和華的受膏者,為甚麼不畏懼;大衛大概也從他的敘述中聽出破綻(掃羅大概不可能要求一個未受割禮的亞瑪力人把自己殺死),知道他的動機和詭詐;所以,不管他是否真的把掃羅殺死,但基於他親口承認了是自己殺死掃羅,大衛就要追討他殺了耶和華受膏者的罪,於是命一個僕人[3]把他殺了。

大衛的一連串反應和行動,在當時所起的政治作用以及對我們的屬靈教導

大衛對掃羅的死所作的一連串反應和行動,包括:把衣服撕裂、悲哀哭泣、禁食到晚上、殺死那個亞瑪力人、又為掃羅和約拿單寫輓歌。從實際的政治角度看,這些行動在當時應該發揮了以下作用:

1. 大衛尊重耶和華的受膏者

大衛並沒有因為掃羅的死而高興(就如那個亞瑪力人所誤以為的),反而為他悲痛,更為掃羅報仇而殺死那個亞瑪力人。

2. 大衛申明自己與掃羅的死無關

如果連一個外邦人(亞瑪力人)都以為大衛會因掃羅的死而欣喜,更何況是以色列人呢?[4]而如果以色列人都以為大衛與掃羅的死有關(或認為大衛會因此受惠),他們又怎會心悅誠服地擁護大衛作王?所以,這首哀悼掃羅的歌正好澄清這些對大衛的誤解,不致成為掃羅家與大衛發生衝突的一個原因(事實上,接著的四章經文就是關於他們兩家的衝突)。

3. 為建立一個公義的國定下標準

有學者認為,這篇詩是「大衛描述了公義社會的圖景,這個社會使敬虔人有大量的機會興盛,而傲慢和詭詐者要承擔罪責。雖然這幅願景在大衛統治時期並未完全實現,但列王紀的作者仍以大衛的統治作為評判其後列王的標準。」[5]

從今段經文敘事鋪排的角度去看,這首歌是要回應之前那個亞瑪力人所抱的心態,他向大衛報告掃羅死訊的事件,以為大衛會因此而賞賜自己,這與大衛接著的一連串反應(悲哀哭泣、禁食、為掃羅報仇、寫輓歌)剛好成了一個強烈的對比。作者大概是想藉這個亞瑪力人去傳遞一個信息:讀者在這件事上,不可以有跟亞瑪力人一樣的心態!

自《出埃及記》記述亞瑪力人到利非訂與以色列人爭戰那件事開始(出17:8),亞瑪力人就被描述為是一班不敬畏上帝、乘人之危的人,他們趁別人疲乏困倦時去擊殺那些軟弱的人(參申25:17-18;撒上30章),上帝於是起誓必世世代代與他們爭戰(出17:16);祂又曾吩咐掃羅要滅盡亞瑪力人,但可惜掃羅沒有遵守上帝的命令,以致最終被上帝厭棄他作王(參撒上15章)。而今段經文描述一個亞瑪力人把掃羅的死訊帶給大衛,當中不無諷刺的意味:當初掃羅沒有滅盡亞瑪力人,現在卻是一個亞瑪力人帶著掃羅的冠冕和鐲子,要到大衛那裏討賞。這正反映出亞瑪力人抱著一種「乘人之危,從中得利」的心態;而作為上帝的子民,我們絕不可以跟這些不敬畏上帝的人有相同的心態!大衛雖然一直被掃羅迫害,但他並沒有因掃羅的死而高興,甚或覺得掃羅是死有餘辜,反之,他為以色列失去了一位君王而哀痛。大衛所作的一連串反應,都讓我們清楚看見屬上帝的子民不應狹隘地以自己個人的得失為考量,而是要懂得從上帝或百姓的角度去宏觀地看事情,這才是屬上帝的子民應有的心態和質素。

大衛作了這首哀歌,哀悼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並吩咐人把這首「弓歌」教導猶大人,看哪,它寫在《雅煞珥書》[6]上。(1:17-18)

大衛為這首歌命名「弓」(原文沒有「歌」這個字),很可能是指約拿單的弓(1:22),這使人想起當大衛殺死歌利亞之後,約拿單來與他結盟,並把自己的戰衣、刀、、腰帶都給了大衛的那一幕(參撒上18:3-4)。這首輓歌共有9節,有學者稱它是「希伯來詩歌的瑰寶」、「豐富而複雜的藝術作品,需要耐心、藝術眼光和敏銳力」才能恰當解讀。[7]

要詳細去解讀一篇希伯來詩歌並不容易,筆者在這裏只試就詩歌的每一節所哀悼的人物而分為三個列項,然後就每一項的內容作簡單的論述。

列項

經文

論述

掃羅

1:20 不要在迦特報告,不要在亞實基倫街上傳揚,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歡喜,免得未受割禮之人的女子歡樂。

﹝對外﹞這節一連提及兩個非利士城市的名稱和非利士的女子,是因為掃羅死於與非利士人之戰,所以非利士人必會因此而大大誇口,他們的婦女也會唱歌跳舞去慶祝自己的得勝,藉此羞辱以色列(參撒上18:6-7)。

1:21 基利波山哪,願你那裏沒有雨,沒有露!願你的田地無土產可作供物!因為英雄[8]的盾牌在那裏受辱,掃羅的盾牌沒有抹油

﹝對個人﹞這節提到掃羅死亡的地點是在基利波山(參撒上31:8),詩人以基利波山要為此受懲罰來表達其悲憤之情。以色列的冬天會下雨,而夏天則只有露水,說基利波山沒雨沒露,就等於是說它全年都乾旱,這是極其悲慘的事,以此襯托出掃羅的死對以色列民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悲痛。而「掃羅的盾牌沒有抹油」,「抹油」在這裏的原文מָשִׁ֥יחַ(mashiach),正好跟「受膏者」的原文是同一個字,這是以掃羅的盾牌從此不用抹油去暗喻以色列從此失去了掃羅這個耶和華的受膏者。

1:24 以色列的女子啊,當為掃羅哭泣!他曾使你們穿朱紅色的美衣,使你們衣服有黃金的妝飾。

﹝對內﹞與1:20相比,寓意當掃羅作王時,他曾帶給以色列的女子榮華和富足的生活,所以當非利士的女子因掃羅的死而歡喜,她們卻要為掃羅的死哭泣。

約拿單

1:19 以色列啊,尊榮者在你的高處被殺!大英雄竟然仆倒!

﹝對內﹞1:19的句式與1:25相似,1:19所指的「以色列啊,尊榮者」其實可更貼切地譯作「以色列的尊榮者」[9],以致跟1:25的「約拿單」成了一個平行;也就是說,大衛看約拿單為以色列的尊榮者,約拿單雖然不是王,但他的死對以色列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損失,如同是以色列失去了尊榮一樣。

1:25 英雄竟然在陣上仆倒!約拿單竟然在你的高處被殺!

﹝對個人﹞這節指約拿單的死亡地點是高處(在原文「高處」是複數),大概不是要指出他死亡的準確地點,而是因為高處的位置在軍事上較低處更為安全和有利,寓意著耶和華的保護(參詩18:33、哈3:19),這句大概與上句平行,是為約拿單的死而表達一份震驚和惋惜。

1:26 我兄約拿單哪,我為你悲傷!我甚喜愛你!你對我的愛何等奇妙,過於婦女的愛情。

﹝對大衛﹞相對於1:24說以色列的女子要為掃羅的死哭泣,這節說現在為約拿單的死而悲傷的是大衛,因為對大衛來說,約拿單對他的忠誠遠勝過婦女的愛情。[10]

掃羅和約拿單二人

1:22 在被殺者的血前,在勇士的脂肪前,約拿單的弓絕不退縮,掃羅的刀斷不虛回。

﹝英勇的戰士﹞讚揚兩人在作戰時都英勇無比。

1:23 掃羅和約拿單生時相悅相愛,死時也不分離。他們比鷹更快,比獅子還強。

﹝相愛的父子﹞歌頌兩人的父子之愛(在原文也可解作他們都受人愛戴),以及他們的力量和能力。

1:27 英雄竟然仆倒!兵器竟然廢棄!

﹝被殺的勇士﹞哀悼兩位勇士的死亡,如同是兵器被廢棄,不能再上戰場一樣。

結語

大衛以「弓」為這首哀歌命名,又以「英雄竟然仆倒!兵器竟然廢棄!」為這首哀歌作結,而內容又幾次提及兵器(掃羅的盾牌和刀、約拿單的弓;參1:21-22),在在都是以兵器去比喻掃羅和約拿單,哀悼他們二人不能再為上帝和以色列民奮勇爭戰。從戰事的結果來看,他們都雙雙陣亡,表面上並沒有分別;但從屬靈的角度來看,他們卻活出了不同的人生,或者說,他們各自作了完全相反的選擇。

掃羅被上帝膏抹,成為上帝在地上的代表,本應可被上帝使用去治理百姓和攻擊敵人(參撒上14:47-48)。但很可惜,掃羅看自己的王位比那位賜他王位的上帝更為重要,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王國而屢次悖逆上帝,甚至殺害上帝的祭司,又迫害另一位受膏者大衛,最終為上帝所厭棄,失去了受膏者的身分。我們都要以掃羅的結局為鑑,明白到我們其實也是蒙上帝所揀選、是祂手裏的一件器皿。掃羅自被上帝揀選後,就自恃自己的高位而忘記了自己最初被揀選的目的,以致最終沒有成為上帝手裏合用的器皿。所以,我們要謹慎不要重蹈掃羅的覆轍,正如耶書亞(耶穌)對門徒的警誡:「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22:14)我們可以理解這個教導為,我們不要滿足於自己已被上帝所揀選,而是要渴慕能成為上帝合用的器皿。

至於約拿單,他雖然不是上帝的受膏者,但他的身分其實相當尊貴,他是掃羅王的兒子,是當然的王位繼承人,然而當他知道大衛才是上帝所揀選要作以色列的王時,他欣然放下自己的王位繼承權,把上帝的旨意和以色列的福祉看得比自己的位分更重要。約拿單在生時一直活出一份忠誠的愛:包括對上帝的愛、對以色列國的愛、對父親掃羅的愛、對朋友大衛的愛。雖然他的死使人覺得惋惜,但只要人在活著時能活出上帝所喜悅的生命,那麼這個人的生命是長是短就不用太介意(正如主耶書亞也只在地上活了三十多年)。所以雖然約拿單英年早逝,但他在上帝的手裏卻是一件貴重的器皿!正如耶書亞所說,人的生命不在於家道豐富,而是在上帝面前富足。(參路12:15、21)。

我們看重甚麼,或以甚麼為人生的目標和意義,就會被這些價值觀引導我們走一條怎樣的路。掃羅看重自己的王位,最後上帝從他手裏把王位奪去;約拿單看重上帝的旨意,甘願放下王位,得著的是大衛忠誠的愛和上帝的喜悅。作為耶書亞的門徒,我們有沒有真的看重上帝,把祂放在我們生命中的首位?又有沒有因為尊崇上帝而甘願放下我們覺得重要的東西呢?還是我們只是像那個報信的亞瑪力人一樣,只懂花心思去鑽研怎樣利用機會去為自己爭好處,以致最終賠上自己的性命?最後,願以一段我們都熟悉的經文與讀者互勉: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要喪失生命;凡為我喪失生命的,要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裏與他的眾使者一起來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太16:24-27)


[1] 在《希伯來聖經》裏,《撒母耳記上、下》原為一卷書,《七十士譯本》為方便緣故,把它分為上、下兩冊。

[2] 這個亞瑪力人是否真的「恰巧」出現在基利波山,我們不得而知,但作者強調亞瑪力人說自己「恰巧」到了那裏,可能是要反映在聖經的敘事裏,亞瑪力人所代表的,是一種視所有事情均是出於「偶然」和「巧合」的信念,他們不敬畏上帝,更不相信上帝在以色列民當中工作(參申25:17-19)。更詳細的論述可參本機構一篇網上文章〈普珥節的由來與屬靈意義〉

[3] 「僕人」的原文是 נַעַר,意思是「少年人」(或「童僕」),多數指一些未能完全獨立而仍然需要依靠別人的人(參創21:19、44:22;出2:6-7),所以估計大衛當時命令的那個少年人,應該沒有作戰甚或殺人的經驗(參士8:18-21)。此外,由一個少年人出手把亞瑪力人殺死,意味著這個亞瑪力人是死在一個毫無戰鬥力的人手裏,帶有蔑視和羞辱的意思,情況就如《士師記》9章記載亞比米勒被一個婦人所拋下的一塊磨石打破了頭蓋骨,在臨死前叫拿他兵器的青年來把他殺死,「免得有人提到我說:『他被一個婦人殺了。』」(士9:54)亞比米勒同樣是不想自己死於一個毫無戰鬥力的婦人手裏,因為這對戰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耻辱。

[4] 事實上,據之後《撒下》4:8-9所載,當時有兩個以色列人把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殺死,並把他的首級拿到希伯崙給大衛,他們都以為大衛會因此而高興並會賞賜他們,然而大衛最後也是把他們殺了。由此可見,當時的以色列人,除了猶大支派,都以為大衛會把掃羅家的人視為敵人。

[5] 參羅伯特‧范諾伊(J. Robert Vannoy)著,《房角石聖經註釋叢書:撒母耳記》,頁361。

[6] 《雅煞珥書》現已失傳。「雅煞珥」(יָשַׁר ; Jashar)的意思是「正直、公義」,這卷書所記載的可能是以色列那些公義和正直的人的事蹟。另參書10:12-13。

[7] 參羅伯特‧范諾伊(J. Robert Vannoy)著,《房角石聖經註釋叢書:撒母耳記》,頁365。

[8] 這首歌裏所說的「英雄」或「勇士」,在原文都是同一個字גִבּוֹרִֽים,是複數,意思是「有能力的」(mighty)。

[9] 「以色列啊,尊榮者」在原文的字序是「尊榮者,以色列」,意思可解作「以色列的尊榮者」。

[10] 若以1:24及1:26做對照,就清楚看到一個平行:「以色列婦女為掃羅悲傷,大衛為約拿單悲傷」。大衛為約拿單悲傷是因為他們之間曾經結盟,他讚揚約拿單對這個盟約的忠誠遠勝過婦女對他的愛情,這是對約拿單的忠誠的高度讚揚,而不是說他與約拿單之間存有一種像是男女之間的愛情。所以,我們不能脫離整個《撒母耳記》的內容而單單抽出這一節出來解讀為大衛和約拿單有同性戀之嫌。而且,在1:26裏「你對我的愛אַהֲבָה何等奇妙,過於婦女的愛情(אַהֲבָה)」出現的這個「愛」字在聖經裏非常普遍。例如,利 19:18「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你要愛(אָֽהַבְתָּ֥)鄰如己。我是耶和華。」也是用這個「愛」字。換言之,我們不能看見「愛」字就馬上將之理解為男女之間的愛,因為「愛」可適用於不同的關係,包括上帝和人,或人與人之間的愛,而這裏明顯是指一份兄弟之間的愛和情誼,完全沒有男女之間的愛之意思。


分享至你的: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