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過罪惡的智慧

分享至你的:

「安息日研經坊」(2019-8-31)《撒母耳記下》20:1-26查經摘要(44)

(圖為「約押攻打亞比拉和智慧婦人勸服百姓交出示巴」,參《撒下》20:14-22;illustration from the Morgan Bible  [2 Samuel 20], from Public domain

試從今章不同的人物討論甚麼是「有智慧」。

 

《撒下》20章大綱

今章雖然只有26節,但所牽涉的人物和發生的事情卻不少,我們可以把這一章分為兩個部分:20:1-22是主要的敍事部分,記述了示巴煽動以色列人離棄大衛,以及圍繞著這件事所發生的一連串事情;而20:23-26則是大衛政府主要官員的名單。以下是今章主要敍事部分(20:1-22)的大綱及其倒影結構:

A 示巴吹角,煽動以色列人離棄大衛,以色列人各回自己的帳棚(20:1-2)

B 大衛把十個妃嬪軟禁在冷宮(20:3)

C 亞瑪撒召集猶大人(20:4-5)

D 亞比篩帶兵追趕示巴(20:6-7)

X 亞瑪撒被殺(20:8-10a)

D’ 約押帶兵追趕示巴(20:10b-13)

C’ 眾百姓在伯‧瑪迦的亞比拉圍困示巴(20:14-15)

B’ 智慧的婦人勸服約押(20:16-22a)

A’ 約押吹角,示巴叛變失敗,以色列人各回自己的帳棚(20:22b)

自大衛犯罪後共經歷了兩次叛變,第一次是在15章押沙龍企圖篡奪父親大衛的王位,而第二次則是在今章便雅憫人示巴煽動北方的眾支派離棄大衛,不再以他為王。《撒下》15-20章作為一個大段落,當中亦有一個工整的倒影結構[1]

示巴煽動以色列人離棄大衛

20:1 在那裏恰巧有一個無賴אִ֣ישׁ בְּלִיַּ֗עַל ish beliya’al;毫無用處的人[2]),名叫示巴,是便雅憫人比基利的兒子。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份,與耶西的兒子無נַֽחֲלָה nachalah;產業)。以色列啊,各回自己的帳棚去吧!」

20:2 於是以色列眾人都離棄大衛去跟隨אַחֲרֵ֖י acharei)比基利的兒子示巴,但猶大人從約旦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緊緊跟隨דָּבְק֣וּ davequ;緊貼著,包含忠心之意)他們的王。

今章的起首說到「在那裏恰巧有一個無賴」,「那裏」指的應是吉甲(見19:40)。當時以色列百姓與猶大百姓在吉甲,正因迎接王過河一事而起了紛爭,又為了誰與王更有關係而爭持不下,猶大人認為他們與王是親屬(19:42),而以色列人則認為他們與王有十倍的關係(19:43),19章最後以「猶大人的話比以色列人的話更強硬」作結。在一場爭鬧中,有一個名叫示巴的便雅憫人乘亂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份,與耶西的兒子無關。以色列啊,各回自己的帳棚去吧!」這是一句鏗鏘有力的口號,讓一眾憤怒的以色列人認同他們與大衛是無份和無關。「關」(נַֽחֲלָה nachalah)的原文是「產業」,示巴說以色列人與大衛無關,意思是以色列支派在大衛那裏並無產業,他們於大衛是外人,與他毫無瓜葛。於是以色列人都離棄大衛去跟隨אַחֲרֵ֖י acharei;在~之後)示巴,而猶大人則緊緊跟隨דָּבְק֣וּ davequ;緊貼著)大衛,兩者在這裏的中文翻譯雖然都是用「跟隨」這個詞,然而原文所用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猶大人「緊緊跟隨」(דָּבְק֣וּ davequ)大衛,是指到他們仍然忠心於他們的王,跟以色列人的表現形成了一個對比。事實上,在當時以色列人的心目中,南邊的猶大支派與北邊的眾支派是代表著以色列國中兩大勢力[3],而猶大人與以色列人是兩個不同的身分(參19:41-43)。所以大衛在統治期間雖然將以色列統一起來,但南邊猶大和北方眾支派的結連其實依然是十分脆弱。

 

大衛回到耶路撒冷後做的兩件事

大衛回到耶路撒冷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從前留下看守宮殿的十個妃嬪軟禁在冷宮בֵּית־מִשְׁמֶ֙רֶת֙ beit-mishmeret;有守衛的房子),養活她們,卻不與她們親近。她們被關起來,活著如同寡婦,直到死的日子」(20:3)。這十個妃嬪就是之前大衛因逃避押沙龍而離開耶路撒冷時,被留下來看守宮殿的(15:16),及後押沙龍進駐耶路撒冷,聽從了亞希多弗的建議,在屋頂上支搭帳棚,在以色列眾人眼前與他父親的妃嬪親近,藉此建立威信,使眾人歸順他。(16:20-22)這十個妃嬪的悲慘命運,是緣於大衛殺了烏利亞,又娶了他的妻拔示巴,因此招致上帝的審判,把他的妃嬪賜給他身邊的人(12:10-12)。這些妃嬪因大衛和押沙龍的罪而無辜被牽連,她們原先只是被王留下來看守宮殿,卻變成了終生被守衛看守,與王徹底隔絕。

而大衛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對亞瑪撒說:「你要在三日之內召集猶大人到我這裏來,你自己也要留在עֲמֹֽד amod;也作「站在」)這裏。」(20:4)相比起押沙龍的叛變,大衛面對示巴反叛的反應明顯果斷得多,因著大批以色列人離棄了他,他便即時命令亞瑪撒去召集猶大百姓,希望在短時間內增強兵力以平定叛亂。然而亞瑪撒卻耽延,過了王所定的期限。(20:5)亞瑪撒為何耽延,我們雖不得而知,但這是大衛派他作為元帥的首個任務,豈不是應該竭盡全力去完成嗎?就算他招聚到的人數再少,也應該按王所定的時限回來匯報,再加上他曾作過押沙龍的元帥(17:25),他在猶大人當中理應有一定的號召力,所以他的耽延,難免會令人質疑他對大衛的忠誠以及他統領全軍的能力。於是大衛對亞比篩說:「現在比基利的兒子示巴對我們的危害恐怕比押沙龍更大。你要帶領你主的一些僕人追趕他,免得他得了堅固的城鎮,在我們眼前逃脫。」(20:6)示巴的威脅不同於押沙龍,押沙龍要的是以色列的王位,危及的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的性命,但是示巴慫恿北方的以色列支派離棄大衛,會引致整個以色列國的分裂,因此在大衛的眼中,這事所造成的破壞性遠超過押沙龍的叛變。

在這危急關頭,大衛沒有委派約押,而是派亞比篩帶著一些常備兵去追趕示巴,很可能是因為約押之前違背他的命令殺死他的兒子押沙龍(18:5、12-14)。儘管如此,經文形容亞比篩帶領的人當中包括「約押的人」,可見約押雖然被架空,但他在軍中的影響力依然不容小覷。

 

押殺亞瑪撒

20:8 他們到了基遍的大石頭那裏,亞瑪撒來迎接他們。(舉動1) 那時約押穿著戰衣,腰束佩刀的帶子,刀在鞘內。約押前行時,刀從鞘內掉出來。

20:9 (舉動2) 約押對亞瑪撒說:「我的弟兄,你平安嗎?」(舉動3) 他就用右手抓住亞瑪撒的鬍子,要親吻他。

20:10 亞瑪撒沒有防備約押手裏拿著的刀;約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腸子流在地上,約押沒有再刺,他就死了。約押和他弟弟亞比篩往前追趕比基利的兒子示巴。

亞比篩一行人在基遍的大石頭[4]那裏遇到了亞瑪撒,亞瑪撒便前來迎接他們。此前經文沒有提到約押,但他顯然是在追趕示巴的隊伍之中。經文非常仔細地描述約押當時的裝束,目的是要讓讀者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都在他的計算之內,就是他要確保他的刀會在他前行時掉出來[5]。有解經家進一步闡述,一般行軍者會把刀捆在腿上,約押卻故意把刀束在腰上,為要使刀在他俯身迎接亞瑪撒時從鞘內掉出來,令亞瑪撒對自己沒有防備[6]。其後約押稱亞瑪撒作弟兄,又以親吻來表示友好。約押一連三個舉動(20:8-9),都只是為了掩飾他準備向亞瑪撒刺下一刀,他的手法殘暴,經文甚至說亞瑪撒的腸子都流在地上。(20:10)

約押殺了亞瑪撒後便立刻與亞比篩前往追趕示巴,其後約押的一個僕人站在עָמַ֣ד amad)亞瑪撒屍體的旁邊,說:「誰喜愛約押,誰歸順大衛,就當跟隨約押。」(20:11)一眾跟隨亞瑪撒的人目睹亞瑪撒被殺,便頓時不知所措,此時約押的僕人指出跟隨約押就等同是歸順大衛,以王的名義說服他們放下顧忌去跟隨約押。那人見眾人經過亞瑪撒的屍體時都站住עָמַ֣ד amad),便把他從大路上移到田間,把衣服蓋在他身上,眾人就都追隨約押去追趕示巴。(20:12-13)對於亞瑪撒慘死在約押的刀下,也許我們都不太驚訝,約押過去也曾這樣對待過轉投大衛、對他元帥地位構成威脅的押尼珥(3:27),更何況是已取代了他作元帥的亞瑪撒呢?亞瑪撒由原先得以站在עָמַ֣ד amad)王面前,永遠作王的元帥(19:13),變成眾人都站在עָמַ֣ד amad)他的屍首旁邊。亞瑪撒的死可謂源於約押的嫉妒和私欲,因他要報復亞瑪撒從他身上奪走的尊榮和元帥的地位。

 

約押與亞比拉的智慧婦人

示巴和跟隨他的人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瑪迦的亞比拉,約押與眾百姓也到了那裏,便圍困亞比拉城。這城有城牆守衛,約押便對著城建土堆,與城郭相對,然後藉著斜坡上去攻擊城牆上方。(20:14-15)

在約押攻城之際,一個有智慧的婦人在城上呼叫:「聽啊שִׁמְע֤וּ shimu),聽啊שִׁמְע֤וּ shimu),請你們告訴約押:『近前來到這裏,我好與你說話。』」(20:16)當約押就近前到她那裏時,婦人說:「請你שְׁמַע֙ shema)使女的話。」(20:17)婦人接連說了三次「聽」שִׁמְע֤וּ shimuשְׁמַע֙ shema),而「聽」這個字在希伯來文當中除了指在聽覺上接收聲音,也有留心或遵行(採取實際行動)的意思,因此當約押以「我正在聽」שֹׁמֵ֥עַ shomea)來回應時,是代表著他會留心地聽,亦會認真考慮婦人將要說的話。

婦人說:「古時有話說,當在亞比拉求問שָׁאֹ֧ל יְשָׁאֲל֛וּ shaol yeshaalu),事情就可以解決。我在以色列中是和平שְׁלֻמֵ֖י shelumei【複數】)、忠誠的אֱמוּנֵ֣י emunei【複數】)。你現在想要毀壞這城,以色列的根源אֵם֙ בְּיִשְׂרָאֵ֔ל em beIsrael;原文作「以色列的母親」),為何你要吞滅耶和華的產業呢?」(20:18-19)在原文中,婦人重複了「求問」這個動詞,強調了求問的重要性。《申命記》中曾記載有關攻城的律例:

申20:10 「你來到一座城,要攻城之前,先向它宣告和平。

申20:11 那城若願意以和平回應,給你開城,城裏所有的人就要為你做苦工,服事你。

申20:12 若那城拒絕和平,卻要與你打仗,你就要圍困那城。」

因此,婦人這番話是對約押的質問,就是他們圍困亞比拉城之前為何不先求問城裏的人呢?為何不向他們宣告和平呢?婦人以第一人稱「我」與約押對話,然而「和平」שְׁלֻמֵ֖י shelumei)與「忠誠」אֱמוּנֵ֣י emunei)卻是複數詞,代表她是這類人的一份子(大概全城都是她所說的這類人),而雖然經文中並沒有提及這個婦人的名字和身分,但她憑著智慧作了城中所有人民的代表去與約押談判,可見她在城裏絕對不是寂寂無聞的小輩,而是具有相當地位的人物。婦人說他們是和平、忠誠的,因此約押不應該圍困和攻擊他們。加上這城是「以色列的根源」אֵם֙ בְּיִשְׂרָאֵ֔ל em beIsrael;原文作「以色列的母親」),代表這是一個大城,並且有悠久的歷史地位,對它施行毀壞不單是錯誤的行為,這樣做更等同是吞滅「耶和華的產業」,因為亞比拉是上帝的地,城裏的人是上帝的子民,不論這城或其中的人都是屬於上帝所有。婦人這樣說是要提醒約押,他若執意毀滅這城,就等同公然與上帝為敵!經婦人這麼一說,約押立時回答說他絕不吞滅和毀壞,只要他們把示巴一人交出他就離城,婦人亦果斷地代表百姓答應他的要求,並說必把示巴的首級從城牆上丟給他(20:20-21)。後來婦人憑她的智慧到眾百姓那裏,他們就割下比基利的兒子示巴的首級,丟給約押。約押吹角,眾人就離城散開,各回自己的帳棚去了。(20:22)

 

大衛政府官員的名單

大衛官員的名單第一次出現是在《撒下》8:16-18,那裏提到因上帝與大衛同在,以色列戰勝了四圍的列國,而隨著國家版圖的擴張,大衛便設立了一個政府架構以便更有效地管理以色列。今章則是在大衛經歷了兩次叛變,重拾王權之後,提供了一份更新的官員名單。

兩份名單的差距並不大,除了示法取代了西萊雅作書記,睚珥人以拉取代大衛的眾子作祭司之外,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新增了「管理勞役的人」一職,此職由亞多蘭擔任。然而,我們不要輕視這項資料,因為後來在所羅門死後,百姓對在大衛統治時期所設立的苦工制度的不滿,就是整個以色列國分裂的一個主要原因。無論如何,這時官員的名單再次出現,可代表著大衛當時面對的危機經已告一段落,他管治下的以色列國正在回復強盛。

 

甚麼是「有智慧」?

1)行事的智慧

示巴、約押和亞比拉城的智慧婦人都是今章的關鍵人物,他們的言行都帶動著整章故事的發展,讓我們從不同層面去比對一下他們三人的異同:

 示巴約押有智慧的婦人
把握時機19:43 以色列人回答猶大人說:「我們與王有十倍的關係,就是在大衛身上,我們也比你們更有權利。你們為何藐視我們呢?我們不是最先提議請王回來的嗎?」但猶大人的話比以色列人的話更強硬。20:8 他們到了基遍的大石頭那裏,亞瑪撒來迎接他們。20:16 一個有智慧的婦人從城上呼叫:「聽啊,聽啊,請你們告訴約押:『近前來到這裏,我好與你說話。』」
利用以色列人和猶大人之間存在的分歧去煽動以色列人離棄大衛。趁在基遍與亞瑪撒碰面時,藉親吻的機會把亞瑪撒除掉,重奪以色列元帥的位置。在城還未被攻破之時揚聲呼叫,要求與約押對話,把握機會化解滅城危機。
說話有技巧20:1 ……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份,與耶西的兒子無關。以色列啊,各回自己的帳棚去吧!」20:9 約押對亞瑪撒說:「我的弟兄,你平安嗎?」他就用右手抓住亞瑪撒的鬍子,要親吻他。20:18 婦人說:「古時有話說,當在亞比拉求問,事情就可以解決。
20:19 我在以色列中是和平、忠誠的。你現在想要毀壞這城,以色列的根源,為何你要吞滅耶和華的產業נַחֲלַ֥ת nachalat呢?」
以口號去增加渲染力,加劇以色列人的不滿情緒。借虛假的問安去減低亞瑪撒的戒心,然後把他殺死。一步步引導約押要按上帝的律法辦事,以及思考事件帶來的後果。又以智慧去勸服眾百姓把示巴殺死。
為個人/大局個人。
只依照個人的想法和血氣行事,沒有考慮以色列國的整體利益。
個人/大局。
一邊是為鞏固自己地位,另一邊亦可能因對亞瑪撒的忠心存疑而殺死他,以除後患。
大局。
冒著生命危險到城牆上嘗試與約押對話,一心為亞比拉城的百姓著想。
對王的態度19:43 以色列人回答猶大人說:「我們與王有十倍的關係,就是在大衛身上,我們也比你們更有權利。
20:1 ……他吹角,說:「我們與大衛無份,與耶西的兒子無關נַֽחֲלָה nachalah以色列啊,各回自己的帳棚去吧!」
20:10 亞瑪撒沒有防備約押手裏拿著的刀;約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腸子流在地上,約押沒有再刺,他就死了。20:19 我在以色列中是和平、忠誠的你現在想要毀壞這城,以色列的根源,為何你要吞滅耶和華的產業呢?」
一時在送王過河的以色列人中,與王親近,但一時又與王毫無關係,更貶低大衛王的身分,不承認上帝的受膏者。忠心於大衛,卻不尊重大衛是上帝的受膏者,不服從王的命令,只按自己的意思行,透過剷除對手去保持自己在國中的地位。表明自己在國中是忠心的,是在今章唯一提到上帝名字的人,提醒約押不要違反上帝的律例,去吞滅耶和華的產業。

示巴、約押和智慧婦人的相同之處是,他們都充份把握了眼前的時機去說話和行事。示巴把握了以色列人和猶大人爭執的時機去進一步強化他們的矛盾,使以色列人離棄他們的王;約押趁遇見亞瑪撒的機會將他殺死,奪回元帥之位;智慧婦人亦把握時機與約押對話,說服他停止攻城。示巴和約押的行事動機,以及他們對王的態度並不純正,所以他們雖然都抓緊了時機,甚至在人的眼裏算得上聰明,然而這並不是真正的智慧,因為重點不是在於把握時機,而是把握時機所做的是甚麼!把握時機可以是像示巴一樣乘亂在上帝的子民中製造分裂,隨口便說他們與王無נַֽחֲלָה nachalah),或像約押一樣以王之名義去為自己爭取尊榮;但真正的智慧應該像那個婦人一樣,高舉上帝的名,為著耶和華的產業נַחֲלַ֥ת nachalat)甘願冒險發聲!最後婦人以她的智慧拯救了亞比拉和城裏所有的百姓,也阻止約押因毀壞他們的城而得罪上帝。

這位有智慧的婦人提醒了我們一些有關行事的智慧,就是要時刻高舉上帝、著緊屬祂的產業,持守祂的真理和教導,又以此引導別人,並且要懂得以大局和別人的好處著想。若然上帝把時機置在我們眼前的時候,我們就要好好把握,以合宜的言行做正確的事情。聖經中雖然沒有記載這個婦人的名字,但上帝卻使用了她在以色列陷入分裂邊緣的時候去止息紛亂的局面。所以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掌管萬事的是上帝,祂可以使用一個寂寂無名的婦人去止息以色列國的分裂,今天同樣也可以使用微小的我們去作和平的使者,在撕裂中締造和平,阻止罪繼續在群體中擴散。

 

2)聽的智慧

《撒母耳記》中記述了三位有智慧、以上帝的心意去幫助大衛的婦人。第一個是聰明的亞比該,她成功游說大衛不去親手報仇、流無辜人的血,當時大衛聽從了她的勸誡,沒有憑自己的血氣行事,而是將面前的困難交托給耶和華。(見撒上25)另外兩個婦人出現在大衛作王以後,經文雖然沒有記載她們的名字,但卻以有智慧的婦人אִשָּׁ֣ה חֲכָמָ֑ה ishah chakhamah)來稱呼她們(撒下14:2、20:16)。按《撒下》14章所記,當時約押因為看到大衛和押沙龍因暗嫩被殺一事一直未能復和,而押沙龍逃到基述王那裏已有三年之久,所以便請了一個提哥亞婦人裝作要向大衛求判斷,讓大衛說出要憐憫逃亡的人,她便將這個判斷套用在大衛身上。雖然大衛最後識穿了婦人是約押所派來的,但他仍有聽取這智慧婦人的進言,並對約押說 :「看哪,我應允這事。你去,把那年輕人押沙龍帶回來。」(14:21)大衛作為一國之君,選擇聽從智慧婦人的話而不去計較她和約押的欺君之罪,可說是極為難能可貴。最後在今章裏,亞比拉的智慧婦人三次以「聽」去呼喚約押,約押也以「我正在聽」去回應,他不單把婦人的話聽進去,也作出了相應的行動,在亞比拉城的人交出示巴之後便離城而去。這婦人的智慧最終讓約押(和他所代表的大衛,見20:11)在平亂一事上免犯大錯。

由此可見,「聽」在今章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主題,我們懂得聆聽和採納智慧的言語甚至指責其實極為重要!就如《箴言》裏也經常提醒人要聽從智慧的言語,並且要因智慧的責備而回轉:「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廣場上高聲吶喊,在熱鬧街頭呼叫,在城門口,在城中,發出言語,說:『你們無知的人喜愛無知,傲慢人喜歡傲慢,愚昧人恨惡知識,要到幾時呢?你們當因我的責備回轉,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將我的話指示你們。』」(箴1:20-23)另外,亞比該和提哥亞的婦人都在大衛面前自稱為「你的婢女」(שִׁפְחָתְךָ֛ shifchatekha;撒上25:27、撒下14:12),亞比拉的婦人面對約押時亦自稱為「你的使女」(אֲמָתֶ֔ךָ amatekha;20:17),她們三人都是以卑微的身分進言。因此我們聽,並不在乎說話那人的身分地位,上帝可以使用任何人,包括身分比我們卑微的人去對我們作出提醒。因此凡是智慧的言語,我們都應該留心去聽,並重新審視和糾正自己的問題,這樣便能使我們免於犯罪得罪上帝。

 

3)看見的智慧

如本文開首時提到,《撒下》15-20章是一個大段落,記述了由大衛因押沙龍叛亂而逃離耶路撒冷,至他再度返回耶路撒冷中間一系列發生的事情。在這幾章的倒影結構中,值得我們留意的是整個結構的中央位置,那裏記載了有三個人為大衛送上物資(17:27-29):

17:27 大衛到了瑪哈念,亞捫族的拉巴人拿轄的兒子朔比,羅‧底巴人亞米利的兒子瑪吉,來自羅基琳的基列人巴西萊,

17:28 帶著被褥、盆、瓦器,還有小麥、大麥、麥麵、烤熟的穀穗、豆子、紅豆、炒豆、

17:29 蜂蜜、奶油、綿羊、奶餅,供給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吃,因為他們想:「百姓在曠野中,必定又飢渴又疲乏。」

我們驟眼看這些經文也許並沒有看出甚麼特別之處,然而倒影結構的中央部分有時是為要帶出重要的信息,亦有些時候是作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經文的轉折點,讓我們看一下緊接下來的經文:

18:1 大衛數點跟隨他的百姓,立千夫長、百夫長率領他們。

18:2 大衛把軍兵分為三隊:三分之一在約押手下,三分之一在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弟弟亞比篩手下,三分之一在迦特人以太手下。王對軍兵說:「我必與你們一同出戰。」

17:27-29作為《撒下》15-20章的中心,在這之前大衛正在逃亡,而當這三個人為大衛送上物資之後,大衛便好像重新得力一樣,立刻制定作戰計劃去迎戰押沙龍率領的叛軍。因此當我們以較為宏觀的眼光去看這幾章所發生的事情,我們便看到雖然上帝已定意審判大衛的罪,就是要從他家中興起災禍攻擊他,又把他的妃嬪賜給他身邊的人(12:10-12),但上帝對大衛依然有憐憫,祂除了讓大衛有一眾忠心跟隨他的人,亦透過朔比、瑪吉和巴西萊讓這一群因逃亡而飢渴疲乏的人有豐富的供應,可以重新得力。上帝曾應許要堅立大衛的國(7:12-16),祂雖然因大衛犯罪而責罰他,但祂依然信守祂的應許,向大衛施恩,並扭轉他身處的困境,讓他重新回到耶路撒冷作王。

今天我們也需要有這看見的智慧,就算這個世界有多麼黑暗,或是當我們身處困境當中,我們都不要只專注在眼前的境況,而是要相信上帝的信實和慈愛沒有離開,我們要堅心信靠祂,祂必定會信守和成就祂對我們的應許。我們要仰望上帝的憐憫,祂會在困境中為我們開一條出路,使我們重新得力去跨過眼前的困難。

 

結語

面對人的罪性,罪和邪惡的影響力之廣,惟有得著從上帝而來的智慧才能與之抗衡,讓我們有得勝罪惡的能力!智慧是一個大課題,這篇文章固之然不能完全地闡述何謂有智慧,然而聖經會透過不同的人物讓我們認識和學習何謂上帝的智慧,因此我們仍然可以從今章裏的人物學到三個有關智慧的功課:1)要在生命中高舉上帝,謹遵祂的教誨是行事有智慧的根本,能阻止罪的擴散;2)要留心聽智慧的言語,在智慧的責備中回轉,又確實地採取行動回應,讓問題被重新糾正過來,免於犯罪得罪上帝;3)又要有屬靈的眼光,看見主在黑暗的境況並我們一切的艱難中仍然掌權,祂是我們的力量,也是我們的拯救。

最後筆者希望用《以弗所書》5:15-18跟弟兄姊妹彼此勉勵:

5:15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無知的人,要像智慧的人。

5:16 要把握時機,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5:17 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人生在世的時間其實不多,求主把勝過罪惡的智慧加給我們,使我們在邪惡的世代中,能夠好好把握時機,作主所喜悅的事,以致最後我們能站在主的面前,在永恆的國度中有分!

 


[1] 參Tony Robinson, The Scroll of the Gospel of David, (Xulon Press: 2008), 16-17。

[2] 原文的字面意思為「彼列的人」(「彼列」與撒旦、鬼魔有關,參林後6:15),可解作敵擋上帝、對上帝毫無用處等負面的稱呼。

[3] 以色列分為兩派勢力(南邊的猶大支派與北邊的眾支派),是源於掃羅家與大衛家的對立,最明顯是在掃羅死後猶大人在希伯崙膏了大衛作王(2:4),但掃羅的元帥押尼珥卻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到瑪哈念立為以色列人的王(2:8-9),以致在以色列國中同時出現了兩位王的局面。

[4]「所羅門王到基遍,在那裏獻祭,因為基遍有極大的丘壇。所羅門在那壇上獻了一千祭牲為燔祭。」(王上3:4)那個極大的丘壇在基遍應該是個地標,估計「基遍的大石頭」所指的可能就是那個祭祀用的丘壇。

[5]參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猶太古史》(Antiquities of the Jews),7:283。約瑟夫指約押特意讓自己的刀掉下,好叫他從地上拾起來時,手裏拿著刀去親吻亞瑪撒。雖然這解釋有點牽強,但估計約押的確是刻意讓刀掉下。

[6] Robert Alter, The David Story: A Translation with Commentary of 1 and 2 Samuel, (W. W. Norton & Company: 2000), 323.


分享至你的: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