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帝為我們最堅固的保障

分享至你的:

「安息日研經坊」(2019-3-9)《撒母耳記上》23:1-29查經摘要21)(作者: Herbert Chan)

圖為位於以色列地的「馬撒大」(Masada),其意思是「山寨、堡壘、保障」 ;Photo credit: Bibleplaces.com )

《撒上》23:1-29承接上一段的經文(21:1-22:23),繼續記述大衛在逃避掃羅追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經歷。試討論:

1)《撒上》23章曾幾次提及大衛和掃羅都分別聽取意見後才做決定。試把兩者做比較並找出當中的屬靈意義。

2) 從上一段(21:1-22:23)和《撒上》23章中找出大衛與耶書亞(耶穌)生平的一些共同點。

 

簡介《撒上23

上一段經文(21:1-22:23)記述大衛開始了他的逃亡生涯,而最令人深刻的是掃羅下令屠殺祭司,完全地藐視上帝。今段經文則記載大衛在逃避掃羅的追捕時,多次求問上帝的心意,他對上帝的看重,跟掃羅成為一個強烈的對比。上帝也一直在保護大衛,使他不致落在掃羅的手中。以下是今段經文的大綱及其倒影結構:

A. 非利士人前來攻打基伊拉,大衛前往拯救。(23:1-5)

B. 掃羅知道大衛在基伊拉,打算到基伊拉圍困大衛。(23:6-8)

C. 大衛透過祭司求問上帝,最後和跟隨者離開了基伊拉,掃羅於是不去追他。(23:9-13)

X. 大衛有上帝的保護,約拿單前往鼓勵他、與他立約。(23:14-18)

C’. 西弗人向掃羅告密,掃羅要他們確定大衛的所在才肯與他們一同下去。(23:19-24)

B’. 掃羅知道大衛在瑪雲的曠野,就去追殺大衛。(23:25-26)

A’. 非利士人突然犯境,於是掃羅暫不追尋大衛,回去攻打非利士人。(23:27-29)

 

大衛兩次求問上帝

第23章一開始記述有非利士人攻擊位於猶大地的基伊拉(23:1)。大衛雖然在逃亡之中,卻仍然顧念著自己同胞的安危,主動求問上帝可否前往攻打非利士人,營救基伊拉的人(23:2)。

23:2  所以大衛求問(שָׁאַל耶和華說:「我去攻打那些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耶和華對大衛說:「你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

23:3  跟隨大衛的人對他說:「我們在猶大地這裏尚且懼怕,何況往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旅呢?」

23:4  大衛又求問(שָׁאַל耶和華。耶和華回答說:「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裏。」

經文一向較少記述大衛的說話內容,然而「大衛求問上帝」在今章裏出現了四次之多(23:2、4、11、12),值得我們特別留意。以上是最先出現的兩次,「求問」的希伯來原文 שָׁאַל sha’al其實正是掃羅的名字 שָׁאוּל Shaul之意思[1]。所以在今章裏大衛常常求問上帝,就猶如一個雙關語(wordplay),諷刺掃羅沒有活出自己名字的真意,在作一切決定以先他都不會求問耶和華!

雖然大衛得到上帝的准許去攻打非利士人,但他顧及到跟隨者的意見和他們膽怯的狀態(23:3),所以再次「求問」(שָׁאַל sha’al)上帝的旨意(23:4)。而這次上帝的答覆清楚表明了大衛必能獲勝,所以他最後按照上帝的指示去拯救基伊拉。

大衛攻擊非利士人,成功地拯救了基伊拉(23:5)。對比之下,掃羅一直沒有因著基伊拉的危難而有所行動,反而在得悉大衛身處基伊拉後就出發前往,為的不是要拯救基伊拉的人,而是要追殺大衛,甚至不惜反過來去攻打基伊拉。可見,掃羅不配作以色列民的王,他不但沒有承擔起保護子民的責任,更利用自己君王的身分,動用資源去對付自己的敵人大衛。

 

大衛再求問上帝兩次

23:7  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到了基伊拉。」掃羅說:「他進了有門有閂的城,困閉在裏頭;這是上帝將他交在我手裏了。」

掃羅知道基伊拉是有門有閂的城,大衛進了此城便更容易被圍困,於是自行把大衛逃到基伊拉一事解讀為上帝已經將大衛交在自己的手裏。可見,掃羅看一件事是否出於上帝的心意,並非透過求問上帝,而是按照事情的進展是否合乎自己的心意而作出的判斷!在這種思維謬誤下,他甚至將自己追殺大衛這種不義的行為,都曲解為是符合上帝的心意。

相比之下,大衛不會單純按照掃羅要設計謀害自己這單一的資訊來行事(23:8-9),他選擇再次求問耶和華,為要明白上帝的心意和事情的真相。他吩咐亞比亞他取出以弗得來求問上帝:1)基伊拉人將我交在掃羅手裏不交?2)掃羅下來不下來?(23:11)這兩條問題的次序並不按時序,可見大衛最擔心的是掃羅會否為自己的緣故而像先前滅挪伯一樣滅基伊拉城(23:10)。最終上帝回答他:「掃羅必下來」,並在大衛再次求問時指基伊拉人必會把他交出來(23:11-12)。於是大衛與跟隨者一同逃離基伊拉。雖然大衛也可以靠自己直接求問上帝(就像前兩次一樣),但經文所記,當祭司亞比亞他在的時候,他就會透過上帝所設立的祭司制度去求問(23:9)[2],可見他在尊崇上帝的同時,也謙卑地對亞比亞他的祭司身分作出了肯定,這做法可說是一種愛上帝和愛人的表現。

 

大衛在艱難中信靠上帝

大衛住在曠野的山寨裏,掃羅天天尋索大衛,上帝卻不將大衛交在他手裏(23:14)。「山寨」的原文 מְּצָד֔וֹת Metzadot是複數,意思是「保障、堡壘」。這表明了雖然掃羅不斷尋索大衛,但上帝一直保護著大衛,祂是大衛真正的山寨和保障。

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往西弗曠野的樹林逃去(23:15),這時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前來勉勵他,說:「不要懼怕!我父掃羅的手必不加害於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這事我父掃羅知道了。」(23:16-17)約拿單的話對正在逃難的大衛可說是一份莫大的鼓勵和肯定,但經文並沒有記錄大衛有任何回應,只說他們二人在耶和華面前立約(估計當時祭司亞比亞他也在場)。最後大衛仍住在樹林裏,約拿單回家去了(23:18)。使人感到奇怪的是,經文沒有記載大衛有任何的發言,這也許是要指出,大衛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艱苦際遇而哭哭啼啼、怨天尤人、向約拿單控訴他父親的不是,又或是要約拿單幫忙籌算怎樣擺脫目前的困境等等。可見,他清楚知道雖然自己活在困難之中,但上帝是自己的保障,他可以做的就是繼續依靠上帝的帶領,並在上帝面前與約拿單立約,表明自己對祂的信靠。

 

西弗人對掃羅的顧恤與掃羅對西弗人的不信

這時,有西弗人上基比亞向掃羅提供線報,指出大衛的所在,掃羅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因你們顧恤我。」(23:21)。掃羅又像之前的情況一樣,以為有人迎合自己,事情對自己有利,就等於是一件上帝賜福的事。他「敬虔」地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好像上帝也由他所支配一樣,會順著他的心意去賜福與人。可見,懂得宗教的術語跟真正認識上帝是兩碼子的事!其實,掃羅在這裏所用的字眼「顧恤」(חָמַל chamal),在《撒母耳記上、下》只出現了七次,大多數是負面的描述[3],其中三次正正是關乎他「憐惜」了亞瑪力王亞甲和「愛惜」上好的牛羊(15:3、9、15),沒有按上帝的命令去消滅他們。這可以說是作者的一個敘事手法,以掃羅得到西弗人的חָמַל chamal,來讓讀者想起亞瑪力王亞甲也曾得到掃羅的 חָמַל chamal。按這個聯想推演,當時撒母耳把掃羅所「憐惜」的亞瑪力王亞甲殺掉,那麼,現在西弗人所顧恤的掃羅也距離死期不遠了(參31:4)。可以說,違背耶和華心意的 חָמַל chamal,不會讓人經歷真正的平安和保障!

雖然像約拿單前來鼓勵大衛一樣,掃羅也有西弗人前來提供線索,一心要協助他找到大衛。然而掃羅對這班自己的支持者態度傲慢,沒有即時領情,而是要他們再去確實查明大衛的住處和行蹤,看準他藏匿的地方,再回來匯報,屆時才與他們同去(23:22-23)。另外,從掃羅指著大衛說的話:「因為我聽見人說他甚狡猾。」(23:22)這反映出掃羅是基於別人的話去對大衛作出單方面的判斷和指控!他既不是基於事實,也沒有再三印證(更不用說求問上帝),而只是以別人的流言蜚語,再加上自己的判斷,就把自己的理解當成事實。

掃羅和跟隨他的人雖然緊緊地追趕著大衛、四面圍困他(23:24-26)。掃羅甚至幾乎找到了大衛,但正如23:14所說,上帝保護大衛,不叫他落在掃羅的手裏。這時,非利士人的突然來襲,讓掃羅逼不得已要退兵,暫時不再追趕大衛。這明顯是上帝的手在保護大衛,祂透過敵人的攻擊來保護他和跟隨他的人。最後大衛逃到隱‧基底的山寨居住(23:29),經文再次用「山寨」這個詞,繼續提醒我們大衛是活在上帝的保護裏,他雖然活在艱苦的生活中,但上帝能賜他出人意外的平安去面對眼前的困境。

 

比較掃羅與大衛

掃羅對上帝、對人的處事為人、在聽取意見上的態度等,都與大衛成了強烈的對比。現以下表列出他倆在這幾章裏的一些比較。

比較

掃羅(21-23章)

大衛(21-23章)

身分

受膏者(在位有權勢的君王)

受膏者(逃難中失勢、會被出賣的)

行事的動機和處事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追殺大衛、屠殺挪伯的祭司、攻打基伊拉等,妄顧別人的死活。

在自己落難時,仍然顧念他人的需要:主動提出拯救基伊拉、顧及同行者的憂慮和意見等。

怎樣看待別人的生命

屠殺挪伯

拯救基伊拉

對祭司的態度

藐視祭司,不依靠他們去求問上帝,甚至肆意屠殺祭司

保護和尊重祭司;雖然他可以透過禱告尋求上帝的心意,但卻依靠祭司去求問上帝

支持者

西弗人

他的跟隨者和約拿單

聽取意見

喜歡聽一些迎合自己意思的話,以「印證」自己的想法;他對西弗人所提供的線索有保留,覺得他們的消息未夠準確,在他們進一步確認情報之前並不會為此多花時間和資源。由此至終,掃羅都只是考慮自己,沒有顧念那些支持他的人的感受。

不會一意孤行,也不會為討好跟隨他的人而按他們的喜好行事,卻會聽取他們的意見,因顧念他們而再次求問上帝。同時,他不會向基伊拉人、自己的跟隨者、約拿單等發出抱怨的話,可見他行事都會考慮和關切別人的感受。

作決定的法則

只以自己的想法和人的意念為依歸

只以上帝的旨意作為行事和作決定的依歸

人生的依靠、保障

人自己的想法、分析和能力

上帝的話、上帝親自的同在和保護

從上表可見,現在大衛不但在地理位置上與掃羅有距離,他在屬靈生命更與掃羅相距甚遠!大衛和掃羅雖然都是受膏者,但他們與上帝的關係、對上帝的信靠、對人的看待等,都截然不同。掃羅不但不依靠上帝,更只會利用別人去為自己謀好處。相反,大衛顧念別人的生命、感受和意見,以對方的好處為出發點,同時十分著緊上帝的看法,凡事都以上帝的旨意為依歸。

 

大衛和耶書亞(耶穌)生平的共同點

在21-23章所描述的大衛是一個流離失所的逃亡者,是受苦的受膏者(彌賽亞),他與耶書亞第一次降臨地上時所遭遇的經歷有不少相似之處,現以下表列出。

共同點

大衛(21-23章)

耶書亞(耶穌)的生平

1. 被人追殺

受膏後不久就被掃羅追殺

出生後不久就被大希律追殺

2. 曠野中的鍛鍊

在曠野受試煉,學習在苦難中依靠上帝、尊崇上帝

在曠野40日裏依靠上帝、尊崇上帝,又不時到曠野禱告親近天父

3. 肉身上有缺乏、需要

曾向挪伯的祭司要餅吃

曾向井旁的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

4. 看重人生命的價值

祭司見他的需要而給他餅

引用大衛的事件去教導安息日的意義

5. 隱藏自己的真正身分

在非利士人面前裝瘋掩飾自己的身分

多次掩飾、隱藏自己彌賽亞的身分

6. 自己兄弟的改變

大衛的弟兄們離開他後又回轉跟隨他

耶書亞的兄弟雅各不信他,但後來卻跟隨他

7. 憐憫人

接納困苦無助的人,憐憫他們

多次憐憫人,行神蹟醫治和幫助人

8. 受苦、受逼迫的彌賽亞

過著逃難、受逼害的生活,是受苦的受膏者(彌賽亞)

文士、法利賽人常常要找他的把柄,最後被逼害致死,是受苦的彌賽亞

9. 居無定所

流離飄泊、無處容身

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10. 看重天父上帝的心意

常常求問耶和華,尋求祂的心意

常常向天父禱告、看重天父的心意

11. 受苦時仍看顧別人

在患難時仍然顧念別人的需要

在十架上仍禱告求天父赦免當時的猶太人;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

12. 謙卑的僕人

作為受膏者,他仍然謙卑自己、看自己只是上帝的僕人

作為彌賽亞,他仍然謙卑自己,看自己是上帝僕人,遵行天父的旨意

13. 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被王子約拿單支持和尊崇

被施洗約翰支持和尊崇

14. 被抹黑、出賣

被掃羅抹黑、被猶大的西弗人出賣

被誣告靠鬼王趕鬼、被門徒猶大出賣

15. 處於死亡邊緣 / 死而復生

一直被追殺,情況極為凶險,然而最後上帝救了他

被逼害最終被釘十架,當時上帝沒有救他,他在死後第三天復活

 

結語

從今章裏,我們清楚看見上帝是大衛的「山寨、堡壘、保障」(מְּצָד֔וֹת Metzadot),而這讓我們最少可以明白三點。首先,大衛雖然是受膏者,但並不代表他的人生會一帆風順、凡事都能盡如己意;相反,他不斷被掃羅追殺、承受基伊拉城在身不由己下要出賣自己等。今章最後說他被掃羅追捕,甚至四面被困,可說是走投無路,若不是非利士人突然來襲,他在困難中實在看不到一線曙光!這讓我們明白,作為上帝的兒女(甚至是事奉者),人生並不會因這個身分而變得順利和無災無難。事實上,就連耶書亞(耶穌)自己也經歷苦難(甚至藉此才學會了順從,參來5:8),更何況是我們這些跟隨者呢?與其以「耶穌」之名來趨吉避凶,作為信主的人,我們應該像大衛一樣以主的信實成為我們的「山寨、堡壘、保障」(מְּצָד֔וֹת Metzadot),求祂賜我們勇氣去走過人生所有的死蔭幽谷,見證主的大能和恩典。又像約拿單幫助大衛一樣,求主差遣祂的天使加力量給我們,以致我們有力量去克服困難,完成祂交付我們的使命。畢竟,我們跟從上帝並非基於祂能為我們帶來許多好處和祝福,而是建基於祂本身是那位又真、又活、值得我們信靠的獨一上帝!

第二點是關乎大衛對人的態度。大衛能真正地以上帝為自己的保障,把安全感建基於上帝身上,所以他雖然自己落難,但仍然看顧在患難中的基伊拉人,勇於拯救他們。另一方面,他並不一意孤行,會考慮到跟隨者的感受和意願來行事。而且,他不會在跟隨者與自己的意見不合時就顯得不耐煩,亦沒有因為那些迫於無奈要出賣自己的基伊拉人而發怨言,更沒有在前來鼓勵自己的約拿單面前控訴他父親掃羅的不是。由此可見,大衛是一個非常尊重別人、體恤別人的處境、顧念別人需要的人!相比之下,掃羅不會依靠上帝,只會利用和犧牲別人(挪伯、基伊拉、西弗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嘗試不斷建立自己的安全感。雖然他和大衛都同樣是受膏者,然而大衛信靠上帝,甘願默默地承受痛苦、不以自己的性命為念去守護別人,可說是一位可敬佩的領袖。不但如此,他這份甘願犧牲自己的情操,正好預表著耶書亞第一次來臨時所展現的謙卑、忍耐,和受苦中的順服。這提醒我們作為上帝的信徒和僕人,我們不可像掃羅那樣自私自利去對待身邊的人,常常打別人的主意去為自己辦事,卻要以大衛的性情為榜樣、對別人的需要有負擔、以基督的愛去感染身邊的人。作為領袖的,更需要學會體恤、看顧那些比自己軟弱的人,甚至應該以捨己的心去帶領群羊,讓人看見自己也在信靠上帝,而不是要他們一味地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慾望。

最後第三點是關乎今章中「求問」(שָׁאַל sha’al)這個主題。大衛因著全然以耶和華上帝作為他的保障,所以他凡事也求問上帝的旨意,以祂的指示為依歸。他既會考慮到別人的意願和感受,又不會因此而完全傾斜於人的心意而變成「以人為本」,他不是一位一意孤行的獨裁者,而是以犧牲自己去守護別人為前提,再按著上帝的指引來作決定和帶領。反之,掃羅只會按照自己的意思、別人所提供的資訊,和事情的進展是否順利、是否順著自己的期望發生等來判斷是否上帝的心意。這提醒我們不應只著眼於追求事情的順利,更加要追求在一切事情上有沒有聽見主的聲音、自己有沒有順服上帝的吩咐和以捨己的心來行事。耶書亞(耶穌)說他的羊聽他的聲音(約10:27),而如果我們認定耶書亞是我們生命的主,自己是他的羊,我們就要學習好好辨認和順從主的聲音,像大衛一樣專心尋求上帝的旨意來行事,而不再只依靠自己的聰明(箴3:5)!求主提醒我們祂才是我們人生最大、最堅固的保障,以致我們可以凡事信靠祂(林前13:7),為祂作美好的見證、打美好的仗(提前1:18、6:12),並學會時刻聆聽祂的聲音,懂得求問祂的心意,同時本著一顆捨己愛人的心來行事(約15:13),以致我們一生都能被祂所用,帶領更多人去歸向祂。阿們。

 


[1]「求問」這個動詞的原文是 שָׁאַל ,而掃羅的名字就是這動詞的被動分詞(Passive Participle)שָׁאוּל。這個動詞在《撒上》第一次出現在1:17,當時講述哈拿「求問」上帝,要得一個兒子。

[2] 23:6突然提及祭司亞比亞他拿著以弗得去見大衛,這在時序上跟22章的記載不符,但看來這裏的經文是刻意想表明大衛對上帝的依靠,讓23:9記述大衛要求亞比亞他取出以弗得去求問上帝這個舉動,在鋪排上變得更順暢和合理。

[3] 除了23:21,之前三次是關於掃羅憐惜了亞瑪力王的惡行(撒上15:3、9、15),之後兩次是先知拿單斥責大衛時說到那富戶不捨得犧牲自己的羊羔,和大衛指責那富戶沒有憐憫的心(撒下12:4、6),這六次提到חָמַלchamal一詞的記載都是負面的內容,唯一一次有正面的意思是關乎大衛愛惜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撒下21:7)。 


分享至你的:
主頁